谈法利塞人
发布日期:2015-12-10   |    作者:田晓庭

    其实法利塞人在当时的民众中是很有威望的。诚如主在比喻中所说的那个法利塞党人自语:“我每周两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献十分之一。”(路18:12)主耶稣对他们的这点功德还是肯定的,只是说他们做得不够好:“因为你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义、仁爱与信义;这些固然该作,那些也不可放过。”(玛23:23)记住:主耶稣是这样教导的:“我告诉你们:除非你们的义德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你们决进不了天国。”(玛5:20)奉献自己所得的十分之—,我们能做到吗?每周守两次大斋,我们能做到吗?如果这些做不到,我们能做到公义、仁爱和慷慨施舍吗?有时候,我们批评那些只知道念经祈祷的人,可是我们能做到常常祈祷吗?有时候我们批评那些在街上宣讲福音的人是“法利塞人”,我们有这个勇气吗?我们是否比我们批评的人更好?有资格批评法利塞人的是耶稣基督,而不是我们。

    当人们把“在犯奸的时候被捉住的女人”带到耶稣面前时,记住主耶稣是怎样对那些人说的:“你们中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结果,那些人都走了,没有留下一个。看来,他们并不比那个女人好多少。不要总是批评这个,论断那个,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资格。
    我们中许多人远不如法利塞党人,却常把自己当作耶稣。
    有人学了圣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但有的人学了圣经,却发现了别人的不足。
    有人学圣经,是为了自我反省,明白天主对自己的旨意;但另有些人学圣经,却是为了找到攻击别人的有力武器。
    有人学了圣经,明白了许多道理后,变得更加谦卑、温和、仁爱。但也有的人学了圣经,明白许多道理之后,更具攻击性——今天批评某教友不好,明天批评某神父不对,后天接着批评整个教会有问题。
    有人在学圣经、听道理的时候,总会发现有的地方就是在说自己。但有的人边听边说:“看哪!这段话是批评某些人的;这句话放在某某人身上多合适啊!某些人确实应该来听听,可惜没有来呀!”
    有的人看到教会中的恶表,就发奋图强,立志从自己做起,振兴教会;但有的人看到教会中令他不满意的地方后,就远离教会,自以为义地说:“我以在这样的教会里为羞耻!”
    同样的学习,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说到底:是我们的心态决定了结果。
    圣经和圣人的训导可以引人成圣——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有颗“学子”般的谦卑受教之心。傲慢的心永远学不到知识中的精华,永远无法悟到智慧中的真谛。总是以一种“评委”的心态去学习的人,只能变得更加傲慢、固执和孤僻。
    让我们反省一下:每次听道的时候,自己是评委还是学子呢?每次祈祷的时候,自己是那个自负的法利塞人还是那个谦卑的税吏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