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虚
发布日期:2013-10-18 | 作者:亚洲孤儿
1959年,由查尔顿·赫斯顿主演的电影《宾虚》在推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荣获11项奥斯卡奖,成为当时奥斯卡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
影片给人们讲述了发生在犹太耶路撒冷地区,从白冷到哥耳哥达的范围内,时间跨度33年的事情。影片的主人公是虚构的一位名叫犹大·宾虚(Judah Ben-Hur)的犹太王子。
罗马政府的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指挥官梅萨拉(Messala)来到耶京,他为了自己在耶京对犹太人的殖民统治,强迫自己的幼时好友犹太王子宾虚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以帮助自己的统治。而他的要求被宾虚拒绝,梅萨拉怀恨在心,借口一次在罗马总督巡视时发生的意外,指控宾虚谋杀罗马总督,将宾虚流放,并且把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关进地牢。
宾虚在流放途中,干渴得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人过来将他救醒,并且递给他水喝。罗马兵丁扬起鞭子企图阻挠,可是在那人面前,罗马兵丁缓缓地垂下了手。宾虚被救起,也从那人身上得到了在苦难中生存的信心和力量,深信上主必定会保守他的生命,他继续踏上流放的路途。
后来,宾虚作为奴隶在一条罗马战船上服刑。在一次海战中,他救了舰队司令。舰队司令给了他自由,将他收为义子,带回罗马。但是宾虚却无意留在罗马,他意欲返回耶京向梅萨拉寻仇。途中,一位东方博士向他询问,这位博士多年前受一颗大星的吸引,曾经献礼于一位婴孩面前,而那位婴孩现在正是宾虚的年纪……
宾虚返回耶京和迫害他的梅萨拉催马驱车角逐于赛场。最终,梅萨拉丧命。宾虚寻找到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而她们已经身患麻风病,被隔离于谷中。宾虚看到自己亲人患病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苦毒和仇恨。途中,他看到一个人在山上向人们宣讲:“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宾虚带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从麻风病谷中回家途中,看到街上空无一人,宾虚追随人群而去,看到罗马巡抚彼拉多正在下令将一个人钉十字架。那人被鞭打、戴茨冠、身负十字架。宾虚认出了那人,就是在他流放途中给他水喝的人。他盛起水,递了过去……在哥耳哥达,宾虚目击那人被钉十字架,听到那人说:“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因身患麻风病而痛苦不已。突然,天色变暗,暴雨如注。在哥耳哥达,那人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雨水把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冲到了下游麻风病人所处的谷中,当宾虚的母亲和妹妹沾到那人的血后,她们的麻风病得到了医治,而那人的血已经汇流成溪……
如果人们留意的话,在电影《宾虚》中,影片以马槽的圣婴降生开始,以引领群羊的牧人结束,虽然整部影片的主角是宾虚这个人物,但是影片真正要告诉人们的是那个身影——基督。在片中时时有细节出现,为基督对罪人的救赎而埋下伏笔。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不着笔墨反胜浓墨重彩,未曾大声宣扬却又人人心领意会,而影片的主角宾虚,是来讲述和见证关于基督这一切的。
该片改编自刘易斯·华莱士(LewisWallace,1827-1905)的畅销同名著作《宾虚》。华莱士与朋友的一次交谈,引起他对耶稣的兴趣。他的那位被人们称为“伟大的不可知论者”的朋友——美国政治家兼演讲家罗伯特·英格索尔(RobertInqesoll,1838-1899)先生,一贯批判基督教。这次也不例外,当他与朋友谈论时,华莱士发现了自己的尴尬——因为他对这一话题完全一无所知。于是他希望好好地研究《圣经》,顺便可以把耶稣的故事写得更生动些,但是他写作的目的是,告诉人们耶稣只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人而已——尽管他是一个伟人。1880年,华莱士先生的这门功课终于完成,他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宾虚》,小说的副标题是“基督的故事”。和他当初所设想的不同的是,华莱士先生对于上主和耶稣基督的观点,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当华莱士先生认真地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先前的立场不得不改变。他已经不再同意英格索尔先生所说的一切,并且用他的书去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的。
如果说,在1880年,华莱士先生是用一本名叫《宾虚》的书,完成了他自己从一个不可知论者到成为一个基督徒的个体性生命皈依的蒙恩见证的话,那么,在1959年,作为一部电影的《宾虚》,已经是人们在群体性的仰望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医治。的确,这个世界需要主耶稣基督的救恩。笔者也希望《宾虚》这部影片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来仰望主,仰望他的救恩。惟愿这位为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三日后死而复活的主,他的救赎和医治因信仰降临到每一位仰望他、信靠他、皈依他的人。
摘自豆瓣电影,有删改
影片给人们讲述了发生在犹太耶路撒冷地区,从白冷到哥耳哥达的范围内,时间跨度33年的事情。影片的主人公是虚构的一位名叫犹大·宾虚(Judah Ben-Hur)的犹太王子。
罗马政府的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指挥官梅萨拉(Messala)来到耶京,他为了自己在耶京对犹太人的殖民统治,强迫自己的幼时好友犹太王子宾虚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以帮助自己的统治。而他的要求被宾虚拒绝,梅萨拉怀恨在心,借口一次在罗马总督巡视时发生的意外,指控宾虚谋杀罗马总督,将宾虚流放,并且把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关进地牢。
宾虚在流放途中,干渴得奄奄一息。这时,有一个人过来将他救醒,并且递给他水喝。罗马兵丁扬起鞭子企图阻挠,可是在那人面前,罗马兵丁缓缓地垂下了手。宾虚被救起,也从那人身上得到了在苦难中生存的信心和力量,深信上主必定会保守他的生命,他继续踏上流放的路途。
后来,宾虚作为奴隶在一条罗马战船上服刑。在一次海战中,他救了舰队司令。舰队司令给了他自由,将他收为义子,带回罗马。但是宾虚却无意留在罗马,他意欲返回耶京向梅萨拉寻仇。途中,一位东方博士向他询问,这位博士多年前受一颗大星的吸引,曾经献礼于一位婴孩面前,而那位婴孩现在正是宾虚的年纪……
宾虚返回耶京和迫害他的梅萨拉催马驱车角逐于赛场。最终,梅萨拉丧命。宾虚寻找到自己的母亲和妹妹,而她们已经身患麻风病,被隔离于谷中。宾虚看到自己亲人患病却无能为力,心中充满苦毒和仇恨。途中,他看到一个人在山上向人们宣讲:“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宾虚带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从麻风病谷中回家途中,看到街上空无一人,宾虚追随人群而去,看到罗马巡抚彼拉多正在下令将一个人钉十字架。那人被鞭打、戴茨冠、身负十字架。宾虚认出了那人,就是在他流放途中给他水喝的人。他盛起水,递了过去……在哥耳哥达,宾虚目击那人被钉十字架,听到那人说:“父啊,宽赦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
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因身患麻风病而痛苦不已。突然,天色变暗,暴雨如注。在哥耳哥达,那人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雨水把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冲到了下游麻风病人所处的谷中,当宾虚的母亲和妹妹沾到那人的血后,她们的麻风病得到了医治,而那人的血已经汇流成溪……
如果人们留意的话,在电影《宾虚》中,影片以马槽的圣婴降生开始,以引领群羊的牧人结束,虽然整部影片的主角是宾虚这个人物,但是影片真正要告诉人们的是那个身影——基督。在片中时时有细节出现,为基督对罪人的救赎而埋下伏笔。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不着笔墨反胜浓墨重彩,未曾大声宣扬却又人人心领意会,而影片的主角宾虚,是来讲述和见证关于基督这一切的。
该片改编自刘易斯·华莱士(LewisWallace,1827-1905)的畅销同名著作《宾虚》。华莱士与朋友的一次交谈,引起他对耶稣的兴趣。他的那位被人们称为“伟大的不可知论者”的朋友——美国政治家兼演讲家罗伯特·英格索尔(RobertInqesoll,1838-1899)先生,一贯批判基督教。这次也不例外,当他与朋友谈论时,华莱士发现了自己的尴尬——因为他对这一话题完全一无所知。于是他希望好好地研究《圣经》,顺便可以把耶稣的故事写得更生动些,但是他写作的目的是,告诉人们耶稣只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人而已——尽管他是一个伟人。1880年,华莱士先生的这门功课终于完成,他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宾虚》,小说的副标题是“基督的故事”。和他当初所设想的不同的是,华莱士先生对于上主和耶稣基督的观点,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当华莱士先生认真地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先前的立场不得不改变。他已经不再同意英格索尔先生所说的一切,并且用他的书去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的。
如果说,在1880年,华莱士先生是用一本名叫《宾虚》的书,完成了他自己从一个不可知论者到成为一个基督徒的个体性生命皈依的蒙恩见证的话,那么,在1959年,作为一部电影的《宾虚》,已经是人们在群体性的仰望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医治。的确,这个世界需要主耶稣基督的救恩。笔者也希望《宾虚》这部影片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来仰望主,仰望他的救恩。惟愿这位为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三日后死而复活的主,他的救赎和医治因信仰降临到每一位仰望他、信靠他、皈依他的人。
摘自豆瓣电影,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