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贵阳 坚贞的信仰
发布日期:2018-10-31 | 作者:寇宏广岳母是贵州苗寨人,我妻子身体里也流淌着苗寨人的血液,那片神秘的土地是我一直都向往的地方。2008年春节期间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拜访,那是一个叫红岩的小山村。就是那么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却有着一间基督教小教堂,每到主日,周围的基督徒都会去那里,除了祈祷,还会唱着苗族的赞美歌曲,穿着苗族的服饰欢乐地跳着苗族舞,嘹亮的歌声透过石墙荡漾在布满星空的群山中,如同天堂里的相聚。直到后来再次去贵州接岳母到河北来生活,才有机会在贵阳拜访了几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片土地上的信仰。
触摸清晨的信仰
初到贵阳,就看到一句广告词:“爽爽的贵阳”,这句话的确是真实的。贵阳教区的胡国霖姊妹把我安排到主教府住宿,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来之后到院子里转了转,天刚蒙蒙亮,眼前还是云雾缭绕的,凉风徐徐吹过,深秋之中竟然有一种夏天晨曦之时的凉爽。
在弥漫着轻雾的主教府内漫步,转到教堂后面的一座石碑面前,从石碑的轮廓上来看,似是纪念性的铭刻,所以自己很是漫不经心地用手去抚摸着,想感受一下石碑的历史。当我的手指顺着石碑上的沟槽逐渐往下游走时,内心被狠狠地触动,因为手指所勾勒出来的,是“张公字程万之墓”几个字,仅仅是这几个字,就把我久闭的心门打开了,这是中华圣人之墓啊。待我镇定下来,拨开遮挡着石碑的树枝,露出整个石碑的面貌后,确定这是张大鹏墓碑无疑了,为嘉庆二十年其胞弟所立。
如果说我刚来到贵阳教区主教府就被其教堂及附属建筑独特的民族风格所吸引的话,那么这块石碑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对于我来说,见到这块圣人墓碑,就如同穿越到历史的那一刻,见到了圣人的所经所历。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抚摸,随着岁月的更新,虽然已有残破,但我相信,信仰的血液已经渗透到石碑中,我所触摸之处,则是圣人的血,圣人的泪,还有圣人的梦。
据贵阳教友讲述,这墓原来就在教堂附近,因为历史原因则把墓碑安放到了主教府教堂的后面,以此来供人凭吊。
青岩镇老堂
历史沧桑的青岩
听人讲,到了贵阳如果不去青岩镇,则是最大的遗憾,所以,在胡国霖姊妹的陪同下,前往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青岩镇不仅历史悠久,历为军事重镇,更是一座集饮食、文化、宗教、古建筑于一体的经典名镇。蜜汁猪肘、鸡辣椒和玫瑰糖是青岩镇独有的特色美食,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就诞生在这里,镇里的牌坊、民居及城墙也颇具特色。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么一座小小的古镇中,竟然同时有四大宗教存在,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寺院、教堂耸立在小镇里,且都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
青岩教案就发生在这里,至今罗廷荫、张文澜、陈昌品、王玛尔大的衣冠冢依然可以在去青岩镇的路边看到,那是一片山坡中的玉米地,虽然已经破败,但都遮挡不住教友们凭吊圣人的热情,因为有一条被踩得曲折蜿蜒的小路,从公路一直通到墓前。在阴沉的天气中,我顺着磕磕绊绊的小路,走到墓前,用心感受着圣人们与我一起跳动的脉搏声,从墓前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那里就是圣人们致命的地方,他们的血就流淌在那里。
现在的青岩镇天主教老教堂就是当时教案发生后,重新建造的教堂,为当地的民居风格,虽然现在已经停止使用,被旁边一座高高耸立的新教堂代替,但依然不失当年的风采,外观保存甚是完好。踏着石阶,走到老教堂门前,似乎自己走到了一百多年前的岁月。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都见证着圣人们跟随耶稣所走过的每一步。在教堂院门口,雕刻着一副楹联,“两大包罗统属一元开造化;群生普仰并无二帅可钦崇。”据说,这是清朝康熙皇帝亲赐的楹联,这让我想起,贵阳教区主教府的北堂,不仅教堂门口有三副楹联,教堂内也有六副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具有名族风格的贵阳北堂
更迭交错的筑城
提到贵阳北堂,不得不说说它的建筑风格,中西完美合璧,虽然现有的教堂是2005年修复过的,但多采用原建筑材料及风格,尤其是马头墙式七架三间牌门上塑满了山水花鸟彩色纹饰的牌坊,在国内少有,为贵阳北堂独有的特色。从老照片上看,原有的北堂院落在当时是非常大的,囊括诸多房屋建筑,由围墙环绕一周,如今均已不见。从教堂正门走出去,向右拐进虎门巷,再由陕西路绕回来,一路走来想寻觅当时教堂围墙的身影,但唯有高高低低的马路,还有依地势而建的楼房,证明着曾经的老教堂是建造在高坡之上,当时从老教堂的钟楼上就可以俯瞰整个贵阳城区,而如今教堂却淹没在众多高高耸立的高楼中。
紧邻教堂的陕西路,曾经的名字是和平路,这个名字就取自于教会,老南堂门前的路叫仁爱路,如今都已经成为了历史,在新的贵阳城市版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些名称。北堂附近的一片区域,依然叫做和平社区,在陕西路旁的一条小巷里,甚至有一家“和平摄影”店,证明着这里曾经存在过的名称。就如同贵阳古代的名称“筑城”一样,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如今的贵阳,不仅树木林立,城市建设更是依着山势而建,为非常显著的山城,坐着老公交车在贵阳市里转,就能够感觉到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吃力,烟囱突突地冒着黑烟。
初到贵阳的人,肯定会辨不清方向,因为这里的路交错纵横、高低起伏,转两圈就迷失了方向。但是这里的夜晚却是另外一个景象,不仅有彻夜不眠的夜市可以供你吃喝侃谈到天明,就连马路旁装修精美的店铺屋檐下,都会聚集着三三两两拿着扁担及箩筐到城里打工的乡下人,他们露宿街头,期待着黎明之后的工作,就如同曾经来过和致命于贵阳的外国传教士们一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一边艰难地传教,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现今的贵阳教区,依然秉承着先辈们的遗愿,踏着他们的足迹,把信仰的火种播撒在这片炙热的土地上,无论从神职人员们积极推动福传学习班上看,还是教友们主动参与到宣讲福音中去,都已经让信仰之光重新照亮大地。犹记得,那位守护在青岩镇天主堂的张乐琼阿姨,每天不仅热情地接待到访的每一位参观者,更是把信仰种子埋在了参观者的心里,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饱含感恩之情的信件,就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