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科技传教”策略及其历史意义
发布日期:2018-08-08 | 作者:王玉鹏利用西方科学技术知识进行传教是利玛窦采用的一种重要传教策略。
1.利玛窦科技传教的条件
耶稣会具有重视教育和从事科学研究的传统,利玛窦在耶稣会的学校和会院中接受过严格的科学教育,系统学习过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测量学、透视学等,这种教育为他以后在华进行科技传教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晚明时期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阳明心学的衰落和实学的兴起,反对空谈心性,讲求经世致用成为一些具有务实开放精神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晚明实学的兴起为利玛窦采取科学传教的策略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2.利玛窦科技传教的主要形式
第一,举办科技展览。分为向私人展示和公开展示。展示的主要器物有自鸣钟、三棱镜、坤舆全图、西琴等。通过展示西方的这些奇物,不仅满足了官僚士大夫的好奇心,更激发了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第二,制作科学仪器。利玛窦亲自绘制坤舆全图,制作浑仪、地球仪、四分仪、日晷、星盘等。利玛窦将制作的这些科学仪器作为礼物赠送给士大夫,成为他沟通感情,结交朋友,打开传教局面的重要工具。第三,写作科技著作。在利玛窦19部著作中,科技著作占了多数,真正的神学著作只有《天主实义》一部。利玛窦通过他的这些著述,极大地扩大了他在知识精英阶层中的影响力,赢得那些具有开明思想的士大夫的欣赏与支持。第四,教授科学知识。晚明拜利玛窦为师,学习科学知识的士大夫主要有瞿太素、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张养默等。利玛窦的科学教育为晚明经世之学的兴起培养了人才。
3.利玛窦科技传教的根本目的
对于利玛窦而言,科学仅仅是手段,宗教才是目的。也正因此,人们甚至怀疑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仅仅翻了前六卷,“留了一手”。利玛窦的初衷是,通过对科技器物的展示,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争取使得人们可以透过这些自然之物的精妙,知识的深奥,以悟得这些都不过是天主的神妙化工和杰作,目的是促使人透过自然真理进入启示真理的深奥。
4.利玛窦“科技传教”策略的历史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受中国传统和功利主义思维的影响,大部分士大夫仅对利玛窦所带来的科学及其器物感兴趣,而当利玛窦论及形而上的天主存在问题时,他们就兴趣寡然,退避三舍了。只有极少数知识分子如瞿太素、徐光启、李之藻等因学习科学而最终皈依天主教信仰。但皈依人数的数量并不能意味着利玛窦科学传教策略的失败。首先,这少数的皈依者在以后教会遭受迫害时期,无论是在“南京教案”还是在“历狱”中,他们都发挥了基督精兵的作用,成为保护教会的坚强“柱石”。其次,利玛窦的这种策略占据了科技文化的至高点,赢得社会文化精英的尊重,为传教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最后,利玛窦这种传教策略为后来的传教士熊三拔、王丰肃、汤若望、南怀仁、毕方济、张诚等所继承,开创了更为辉煌壮丽的传教新篇章。对此,利玛窦确有开山之功。因此,对于利玛窦科学传教策略,应该将之置于整体和更为宽广的历史脉络中,才能有全面准确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