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节三日庆典
发布日期:2022-04-11 | 作者:公教会礼仪发凡逾越节三日庆典
1. 「第三日(他)从死者中复活。」由这句信仰宣言,教会发展出逾越节三日庆典。
a. 圣安博写道:「我们不单须要守住基督受苦之日,也须守住他复活之日,好使我们有一天的苦涩,也有一天的喜乐。」(书信23)。这就是神圣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基督受苦、被埋葬和复活;即星期五、星期六和主日。
b. 罗马教会约在七世纪,在圣周星期四黄昏,引进「主的晚餐」纪念。十世纪时,圣周四被认为是三日庆典之一,这就意味把复活主日排于三日庆典之外。梵二作一妥协,将三日庆典的概念,引伸至圣周四黄昏(亦即圣周五的开始)。
2. 始于三世纪戴都良的时期,圣周五与圣周六,都是「守斋」(fasting)的日子,而复活节是「庆祝」(feasting)的日子。这两天的守斋,是为慕道者受洗前的最后准备,而基督徒团体也与他们一起守斋。守斋的时间,是由日出至日落。由于领圣体被认为是开斋(守斋完结),故此圣周五及圣周六,都不举行弥撒。
a. 人为多种动机守斋(fasting):为贫穷、为灵修、为抗议、为美容的原故。圣周五的守斋,是我们表达与受苦至死的基督同苦,并使我们结合于所有受苦的人,尤其结合于那些在这一天,以致复活主日那天,也因贫穷仍要捱饿的人。
b. 庆祝(feasting)始于复活节守夜礼,当候洗者领洗时、当基督徒团体重宣圣洗誓愿时,以及当复活基督主持他体血的复活之宴时。复活主日是日子中的日子,延伸至八天(octave),八日都仍是复活主日。故此,从前新教友连续八天都穿着洗礼白衣。
《圣周礼仪及灵修》,本笃会士安鹏浩Anscar J. Chupungco, OSB
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