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查经练习:拒不悔改与勇于忏悔
发布日期:2023-09-15   |    作者:曹雪女士

 

悔罪是出路

圣经作者在旧约的第一部书《创世纪》中就反思了罪的问题。创第1-2章描绘了天主赐予恩惠的丰富与辉煌,而创第3章则讲述亚当与厄娃以拒绝来回应天主的恩惠,他们违背了天主的吩咐,结果便使一系列关系遭到破坏。人否认天主的权柄,违背天主的话语,拒绝回应天主的爱,这就是从信仰角度圣经作者给我们对罪做出的神学反思,而这个反思贯穿了整部圣经,人的得救也由此而来。人悖逆天主后,罪恶到处泛滥,结局就是死亡,圣善的天主出于对人的怜悯和仁慈,派遣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来拯救所有的罪人。“看,天主那么爱世界,祂把自己的唯一圣子赐给世界,使凡信祂的人,不至于丧亡,反得永生。”(若3:16)这里的信建立在悔罪的基础上,他要放下骄傲、无信、高抬自己、抗拒命令、自私、冷漠、诡诈等,转回心思归向天主,承认天主的主权,接受耶稣基督做自己的救主。如此,他不但不会丧亡,反而要享受将来永远与天主同在的福乐。

 

如此,围绕着天主对世人的救赎,圣经从旧约到新约展开了一个悔罪-归向天主的旅途。人因为悖逆天主而处在罪当中,也要因为悔罪而转回,归向他的造物主天主,正如厄则克耳焦急地面对流放的子民高声呐喊:“你们转回吧,转回,离开恶道。”(则33:11)因为悔罪-归向天主,能使人重获与天主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让人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继而能够全身心自由地去爱天主和爱人。我们都知道,原祖父母违命犯罪后,罪的具体影响就是互相推卸责任:“你给我作伴侣的那女人把果子给我吃,我就吃了”;“那蛇诱惑我,我就吃了”。(创3:12-13)亚当和厄娃两人谁都不愿意面对违命的后果,他们想逃避罪的恶果,甚至不惜以责怪天主为代价,来为他们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违背诫命后却拒不悔罪,他们最后被天主驱逐出乐园(创3:23)。

 

直到新约时代耶稣基督的到来,人借着无罪圣子的悔罪奉献,祂为全体罪人做了替罪羊和无玷的牺牲,使人重新与天父和好。整部新约记载了这个救赎的过程,而尤其以路23:42一幕最为直截了当:当耶稣被恶人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不仅没有责怪那些迫害他的人,反而以全部的宽恕之爱向天父为罪人祈祷:“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路23:34)在耶稣十字架右边的那个强盗目睹了耶稣对待极度痛苦与死亡的态度,他幡然醒悟,忏悔自己的罪,并向耶稣表达信德:“耶稣,你到了你的王国后,请记得我”;而耶稣就许诺他要重回乐园:“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同在乐园”(路23:42)。拒绝悔罪,就会远离圣善的天主,无缘永生;而勇于忏悔,就与天主和好,并得享祂承诺的幸福。“要是我们说自己没有罪,我们就是自我欺骗,真理不在我们内。如果我们承认有罪,那忠实公义者会宽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的种种邪恶。”(若一1:8-9) “文过饰非的,必不会顺利;认错悔改的,将蒙受怜悯”。(箴言28:13)

 

虽然悔罪是出路,但圣经中也记载了一些人物,他们做错事后,本应该“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过则勿惮改”(孔子),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却恰恰相反,以为掩饰罪过,拒不认错就能逃之夭夭,结果却导向了受罚和灭亡。“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西塞罗)学习一下以色列第一任君王撒乌耳及大先知厄里叟仆人革哈齐拒不认错的悲剧,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懂得及时悔罪和勇于忏悔的重要。

 

 

撒乌耳绝望的一跪

旧约历史中的第一任国王撒乌耳王,就是这样一个知错不改的悲剧人物。他被挑选和任命为国王后,就算做错事,却仍旧一意孤行,从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他越职献祭(撒上13:8-14),战胜阿玛肋客人后又不守诺言(撒上15:15),后来又因为达味出色的战功而迫害他(撒上18:11,19:10),达味因为敬畏天主傅油的人,而两次宽宏大量地放过他的性命,但撒乌耳却悔意不深,仍旧欲置达味于死地而后快(撒上24-26章)。

 

直到最后撒乌耳走投无路了,雅威天主再也不回答他,他不得不请女巫召来撒慕尔的灵魂,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雅威抛弃,生死未卜,以前所追求的虚荣、谎言、嫉妒、权欲等,都将化为虚无,于是他跪到了撒慕尔面前(撒上2814),请求撒慕尔的帮助。然而一切已经为时已晚,撒慕尔除了预言他第二天将战死疆场,也就再没有更多的安慰话语。撒乌耳的悲剧在于他不肯诚实地面对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不愿意承认错误并道歉,结果咎由自取,他自己的错误断送了他的一生。虽然如此,无限仁慈的天主仍旧怜悯撒乌耳,让他为王四十年,借此我们看到天主对待罪人的态度。(宗13:21)“你怜悯众生,因为你是无所不能的,你假装看不见人罪,是为叫罪人悔改。”(智11:24)

 

 

拒不认错的革哈齐

旧约经文中还有一个知错不改的悲剧人物,那就是先知厄里叟的仆人革哈齐。话说阿兰国的将军纳阿曼得了麻风病,在以色列小女仆的推荐下,将军前来找以色列的先知厄里叟,厄里叟让纳阿曼怀着信心去约旦河洗七次,纳阿曼开始不愿意,后来在其仆人的劝说下,他听从了先知的话语,去约旦河洗了七次,纳阿曼的麻风病就洁净了,皮肤变得和小孩子一样。重生的将军于是带着重金去感谢先知厄里叟,但厄里叟为让纳阿曼明白以色列天主的大能和仁慈,一切皆出于恩典,不能用金钱去卖,所以坚决拒收纳阿曼的厚礼。(列下5:1-15

 

糟糕的事情在此发生。厄里叟身边的仆人革哈齐,他看到纳阿曼带来如此一大笔钱财,就动了贪心,在没有经过先知同意的情况下,就撒谎向纳阿曼要了两塔冷通的银子和两套礼服,并把这些东西都放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洞察一切的先知厄里叟用神力看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并没有立即责罚革哈齐,而是想让他知错改错,给他留一条生路,于是先知问革哈齐:“革哈齐,你去了哪里?”革哈齐却说:“你的仆人什么地方也不曾去啊?”(列下5:21-27)跟撒乌耳一样,当他还有机会认错,修正自己行为的时候,他却死不认账,直到所有生命之路都被自己的傲慢、冷漠和贪婪堵死。革哈齐用谎言骗来的钱也许可以让他买很多葡萄园、橄榄园和奴婢,但他却因为不肯悔罪而遭受了严厉的惩罚。“革哈齐身上果然长了癞病,像雪一样白。”(列下5:26-27)“怜悯和义怒全属于上主,他大施宽恕,但也倾注义怒。”(德16:12)

 

 

流放后以民祈祷中的悔罪

知错改错,忏悔己罪,这行为能带来祝福,能使人与天主和好,也与他人和好,同时能治愈和整合自己的生命,给个人和团体共融和力量;而知错不改则会使人听不到天主的声音,导致人被自己的傲慢和挫败感驱使,最后只能让自己成为罪的牺牲品,像撒乌耳和革哈齐。天主是仁慈与宽容的,但也需要跟随他的人能经常省察自己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得罪人和天主的地方,就要积极地忏悔。

 

旧约流放之后的以民祈祷中,常常有悔罪的内容,这是他们能够在亡国并失去一切后,仍旧能够从巴比伦回归,绝地重生的秘诀,悔罪使他们更加亲近天主,与天主合一,信仰团体也更加团结,如此才有力量重建家园。比如多13:7:“我,在拘禁之地,向他感恩,向我罪恶的同胞展示他的力量和伟大。悔改吧,你们这些罪人,在他面前行正道。他一定会高兴,向你们展示仁慈。”乃赫米亚的祈祷词中也提现了悔罪的内容:“我如今在你面前,日夜为你的仆人以色列子民祈祷。我承认以色列子民对你犯了罪,我和我的父家也都犯了罪。我们确实做了恶。你吩咐你的仆人梅瑟所定的诫命和律法、条规,我们都没有遵守。”(厄下1:6-7)厄斯德拉在其祈祷词中表达悔罪的痛苦:“因为我们犯了罪,你便把那里出产的丰富果实,分给了派来管束我们的君主,他们随意处置我们的人民,夺取我们的牲畜,我们实在痛苦极了。”(厄下9:37)

 

而《友弟德》的作者则用外邦阿孟统帅阿希约尔的口,提别提到罪与天主保护之间的关系。以色列人的制胜法宝,只要他们没有犯罪,他们的天主就会百分之百地保护他们;如果他们犯罪而又不悔改,那么他们就不堪一击。“只要他们不冒犯天主,他们便繁荣昌盛,因为嫉恶如仇的天主与他们同在。但如果他们偏离了他的道,他们就会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被掳到异国。他们天主的殿宇被夷为平地,他们的城市被敌人所据。现在他们已经回归天主,从散居的他乡回来,收复了他们圣殿的所在地耶路撒冷,定居在已经荒芜的山地。至尊的主上啊,我们必须找出这个民族是否犯过罪。如果他们犯罪,违背他们的天主,那么,我们就能进攻并战胜他们。但如果这个民族并无过错,我的主上啊,就放过他们吧,免得他们的上主天主,用他的盾牌保护他们,而使全世界看到我们的失败。”(友5:17-21

 

《友》指出了犯罪就会远离天主,而悔罪就会得到天主救助的利害关系,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路加福音中的右盗便是如此,他在生命最后时刻,向身边的耶稣表达他的信德和忏悔,耶稣就慷慨地把永生恩赐给他。(路23:39-42)同样在十字架上另外一位强盗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因为他面对生命的救主,不但没有忏悔自己的罪,还罪上加罪地毁谤耶稣,所以右盗谴责左盗说:你不敬畏天主吗?知错不改等于是蔑视天主。

 

 

悔改带来新生

而引导众人悔罪的洗者若翰被称为是默西亚耶稣的前驱,他以召唤众人悔改来为天父预备良善的百姓。福音及书信也记载耶稣和宗徒们对待罪的态度是要远离,要忏悔,以便和天主和好。比如在玛11:21中,耶稣指责不肯悔改的苛拉匝因和贝特赛达,加上葛法翁,这三个村镇是耶稣当年带门徒们经常前往宣讲的地区,可是他们却傲慢地拒绝了默西亚的福音,这是不肯悔罪的例子,遭到耶稣的批判。而悔罪便领受了洗礼,从此进入教会,成为天主的子女,有份于耶稣的天国,这样的例子在宗237-38最为显著,当时三千多人听伯多禄宣讲耶稣复活的好消息,并且他们问:“兄弟,我们该做什么?”伯多禄回答说:“你们要悔改,你们每人要以耶稣基督之名受洗,好得到罪的赦免,领受圣神的恩赐。”

 

悔改带来新生,同时悔改也是接受天主管教的标志。默2:16说:“你忏悔吧,不然,我马上来找你了,用我口里的利剑,击倒这些人。”当然必须要提及的还有悔罪与得救之间的关系,新约中保禄书信罗6:1-14阐述了人所犯的罪已经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倾流的宝血,而获得了赦免,这是我们领受洗礼时的特恩。整个基督徒的一生,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还需要在不断的悔罪、忏悔当中,与主保持亲密连接。“但愿我们能借着忏悔的心和谦虚的精神蒙你约纳,就如献上公羊和公牛的全燔祭,又如献上了万只的肥羊。”(达3:39)

 

值得学习的“负荆请罪”

其实我们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勇于忏悔的故事,比如“负荆请罪”是中国古代成语,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这个成语的典故来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话说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被赵王任命为上卿,位居赵国将军和功臣廉颇之上,廉颇感到不满,打算找茬让蔺相如难堪。得知此事后,蔺相如就尽量避让廉颇,因为蔺相如认为秦王之所以不敢轻易动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他和廉颇这样一文一武两员大将,如果他们之间闹矛盾,那敌人就会乘虚而入了。得知蔺相如如此以国家利益为重,宽宏大量,廉颇就脱掉战袍,赤裸上身,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后来两个人成为好友,共同为保护赵国而奋斗。廉颇主动认错,负荆请罪,这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人物身上谦逊和坦诚的美德,与圣经的生命教导很一致。正如法国沙百里神父在其著作《中国基督徒史》所言:“凡是善良的文化,都很容易自然地与基督化的生活相吻合,且从它那里获得充足的能力,以确保人格尊严和人类的福祉。”

 

 

总结

圣保禄宗徒说“人人都犯了罪,失去了天主的荣耀。”(罗3:23)自从亚当、厄娃违命远离天主后,人就因为罪而生活在各种矛盾与撕裂当中,然而圣经从头到尾记载了天主向罪人发出悔改的召唤,耶稣更是罪人的朋友与救主。罪人只有发现并承认自己的罪,转而向天主表达忏悔之意,那么天主的保护、恩典与救恩就临到悔罪者身上。发乎于心的悔改,配合上实际行动,去谦卑顺服天主,并善待自己和他人,新生的喜悦就会来到。“虽然悔改包含了一些牺牲、节制刻苦与悔过的善功,但是悔改基本上不是一个可怕的命令,而是一种喜讯:悔改是回到天父家里,是使人从罪恶中康复的途径,是通向救恩的道路。”“这一切都是我手造的,这一切都是我的,上主的断语。我要垂顾谁呢?是贫苦者、忏悔者和敬畏我言语的人。”(依66:2)

 

 

祈祷:“至高者永远为王,其名为圣者说:"我虽居于至高至洁中,但我也与心灵忏悔、谦卑的人在一起,我赐给忏悔者苏醒的心,赐给谦卑者新的生命。” ( 57:15)

 

请抄写下列圣经经文:

格后7:9;路23:39-42;宗2:37-38

5:16;默2:16

创3:12-13;厄下1:6-7;

德16:12;智11:24;

箴28:13;列下5:1-15,21-27;

宗13:21;若一1:9;

 

 

参考书籍:

《天道人语》旧约,思高学会出版

《旧约导论》,房志荣辅仁神学丛书

《圣经关键词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