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介绍(一)
发布日期:2024-02-14 | 作者:万有真原四旬期介绍(一)
——Fernando Armellini神父
「安息日既过,一周的第一日,天快亮时」(玛28:1)。关于那位复活了的人在逾越节那天的显现,玛窦以这句话开始叙述,就是说出为甚么基督徒庆祝他们的星期日不是像犹太人那样在安息日,而是在安息日的翌日,罗马人称该日为太阳日。这名称不久就改变了,基督徒称这一天为「主的日子」。他们聚集在一起「擘饼」(宗20:6-12),为了给有需要的兄弟姐妹奉献他们在这一周内节省下来的东西(格前16:2; 格后8:9)。
在教会初期,既没有圣诞节或圣母的节日,也没有任何其它节日。唯一的节日就是每一周庆祝主复活的日子。
教会过了几十年,基督徒感到有需要用特别的方式,来庆祝信仰的核心事件,因此诞生了复活节。这是第一个节日,被认为是「主日中的主日」,「节日中的节日」,这好像是在众节日,众主日,及一年中所有日子的皇后。
公元二世纪的时候,所有的基督徒团体都庆祝复活节。庆祝的高峰是在晚上的守夜祈祷,以感恩圣祭结束。参与这个聚会非常重要,初期教会有一位著名的基督徒作家德尔图良留下一段话,谈到一位基督徒女青年与一位异教徒男青年结婚可能产生的困难,说:「她的丈夫会允许她在复活节前夕,出外参加逾越节的庆祝吗?」
四旬期是怎么样产生的?
为了充分理解逾越节的精神意义,基督徒意识到对这个节日应该有所准备。起初是两天的准备,包括祈祷,反省,斋戒,为了纪念耶稣的死亡。后来这个准备期越来越长,公元三世纪的时候成了一个星期,后来又延长为三个星期。四世纪的时候变成今天这样的四十天,所以就诞生了四旬期,也叫做封斋期。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谈到四十日的时候,好像当时所有的基督徒团体都已经普遍实行。
逾越节不应该只是准备,还应该有需要延长其喜乐及灵性财富。所以很快就有了我们知道的七周,五十天的五旬节,直到圣神降临节。这个期间应该以巨大的喜乐来庆祝,如公元二世纪里昂的主教圣依来内所写,「这五十天好像一个单独的节日,但与主日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在复活期,人们站着祈祷,不允许斋戒,会施行洗礼,他们希望复活期能持续至.....五十天。
为什么是四十天?
当我们在圣经中遇到数字的时候,要用心去寻找它的意义,因为一般来说都有象征含义。四十或者四十的倍数,通常都是一个象征时期。
例如:我们很难相信厄里亚只吃了一块薄饼,喝了一罐水,就一直走了四十天四十夜,到达天主的圣山曷勒布(列上19:6-8);同样梅瑟停留在西乃山四十天四十夜,不吃也不喝(出34:28);还有耶稣也是在沙漠里四十天四十夜(玛4:2)。
四十这个数字有很几个意思,它指的是一代人的生命,或者人的整个生命。另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熟知的准备期(或长或短),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事件。例如:洪水延续了四十天四十夜...为了准备新人类;以色列人民在沙漠漂流了四十年,为了准备进入福地;尼尼微的居民四十天做忏悔,为了获得天主的宽恕;厄里亚步行四十天四十夜,为了来到天主的山;梅瑟和耶稣四十天四十夜斋戒,为了准备开展使命。那么为了准备基督徒最伟大,最重要的节日,需要多少天呢?当然是四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