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年复活期第四主日:天主通过付出生命的牧人显现
发布日期:2024-04-17   |    作者:意鸣子

乙年复活期第四主日

天主通过付出生命的牧人显现

即使在宗教危机的时候,大多数人仍然相信天主;但是确认这位天主的身份,往往与耶稣启示的天主截然不同。一般入所信仰的天主是适应人类的正义观,按照功德给予奖惩,喜欢祭献,祝福对他虔诚的信徒,禁止奸淫;允许积聚财富和自由投资;其实,有时甚至成为生意伙伴。这位天主允许为了自卫而合法杀人。除此之外,他是无限伟大、无所不能、并能够获得尊重。

这位合理性的天主,在天主教教理讲授课中被接纳,确实对一般人来说亦容易接受。

不过,有一天,真正的天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耶稣内显现了。他与罪人和被排斥的人在一起。他任人唾自己的脸而不回击,他爱那些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他表现出既不是无所不能,也不是无限的。面对这样一位脆弱、无法自卫的天主,所有人的信心都动摇了。我认为:当伯多禄发誓不认识他时(谷14:71),他是以大多数基督徒的名义说话。

相信一位这样的天主是很困难:意味着要卸去一切荣耀,为了爱而甘愿成为一个细小而卑微的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话:

「纵使需要经过死荫的幽谷,我也不会害怕,因为我相信牧人会引领我。

 

读经一 (宗4:8-12)

这是伯多禄的另一篇讲话。宗徒大事录记载了伯多禄八篇讲话,这是第三篇。是上一个主日,我们听到的那篇演讲发表之后不久的一篇。

这篇讲话的背景与上一篇一样。伯多禄和若望医治好了一位在圣殿丽门前乞讨多年的天生瘸子,面对惊讶的人们,他们就宣告说:「因我们信仰他的名,他的名就强壮了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即由他而来的信德,在你们众人面前赐这人完全好了」(宗3:16)。他们正在讲话的时候,来了几位首领,看到当时的情况,这些人「大为恼怒,因为他们教训百姓,并宣讲耶稣从死者中复活,遂下手拿住他们,押在拘留所里」 (宗4:2-3)。第二天,把他们押上法庭,审问他们:「你们凭什么能力,或以谁的名义行这事﹖」(宗4:7)。

今天的读经是伯多禄在法庭上对首领和百姓的回答:我们的治愈「是凭纳匝肋人耶稣基督的名字,即是你们所钉死,天主从死者中所复活的」(宗4 :8-10)。

伯多禄接着引用了圣咏,「匠人所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了屋角基石」(咏118:2)。伯多禄把它解释为指向耶稣的寓言,再次把人的工作与天主的行动作鲜明的对比。他把议会成员比喻作建筑工人,手中有一块坚固可作基石的石头,可是他们不把它纳入建筑的计划中,反而担心它会让他们的建筑物不稳固,因而丢弃它,远远的扔开。天主,却非常珍视这块石头,去把它捡起来,拿来作为天主新建筑物的基石。

这块石头就是耶稣。他以自己新颖的教导,推翻了旧建筑的秩序,动摇了「圣地和民族」(若11:48)。耶稣作为一个平信徒,没有权威,持续不断地挑战犹太宗教体制,这是无法容忍的。大司祭盖法对他的同事们非常合乎逻辑地指出:「你们什么都不懂,也不想想 :  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这为你们多么有利」(若11:49) 。

天主与那些声称在地上代表天主的宗教领袖的想法不一样。对于天主来说,耶稣是忠诚的仆人,因此在逾越节那天,祂从坟墓中把自己的仆人救出、给予他荣耀,把他树立为天主新圣殿的基石。

在讲话的结束部分(12节),伯多禄肯定的说:「除他以外,无论凭谁,决无救援,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字,使我们赖以得救的。」耶稣是唯一救世主。谁把生命建立在耶稣和耶稣的话语上,才可能在坚固的基础上建设稳固的建筑物。他不必担心新教义,新宗教,新意识形态,新人文主义,新科学发现的出现,可能有一天会显露出一些脆弱性。

 

读经二 (若一3:1-2)

基督徒在洗礼时所领受的天主的生命,是一个神秘的灵性现实。耶稣对尼苛德摩说,把它与「风」相比较,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它不会毫无影响地存在,不会没有动静地掠过,不论它在哪里都会引起关注,但是它是眼睛看不到的。(若3:8)

今天读经首先告诉我们的是,这种神性生命的恩赐是无偿的。天主的圣言时常是有效的:如果天主称呼某人是天主的儿女,这个人肯定会真实变成天主的儿女。

天主的儿女,在圣经词汇中,指儿女分享生育他们的父母的生命。创世纪说:「亚当,生了一个儿子,像自己的模样和肖像,给他起名叫舍特」(创5:3)。舍特,从亚当那里获得生命,与他的父亲相似,在许多方面留有父亲的印记。所以,基督徒在世界上,也是神性生命的临在,如同每一个儿女一样展示与父亲的相似。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不认识天主的人,甚至不知道天主所生的(第1节)。 因此基督徒不被理解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现在的状况并不是最后决定性的。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活仍然被蒙着面纱,阻挡我们真实地展现自己。但有一天面纱将被解除,我们将会看到天主的样子,然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会像他一样(第2节)。

这就是基督徒面对死亡的态度。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第二阶段的开始,那是更好的一部分,在那里天主的仆人们和羔羊一起「瞻望他的容貌;他们额上带着他的名字。也不再有黑夜了,他们不需要灯光,也不需要日光,因为上主天主要光照他们;他们必要为王,至于无穷之世」(默22:3-5)。

 

福音 (若10:11-18)

以色列人民即使在客纳罕定居成为农民之后,仍然无限怀念游牧生活,从来没有放弃饲养绵羊和山羊。根据贝督因人的智慧,他们更加喜欢羊群,而不是金银珠宝,这种价值观通过《箴言》这本书告诉我们:「对你羊群的情况,应加注意;对你的家畜,应常留心照料;因为钱财并不能永存,宝藏也不能永留万代。割去了干草,青草又丛生;山间的野草,也收集起来;那时羔羊供你衣料,山羊供你地价,羊奶足以养你,维持你的家庭,养活你的婢女」(箴27:23-27)。

牧人与羊群常常在一个孤立的地方共同度过很长的时间,在牧人与羊群之间因而建立了爱的关系。牧人熟悉每一只羊,知道和称呼每一头羊的名字,而羊也认识牧人的声音。对于羊群来说最大的危险是野生动物,在旧约时代,约旦河谷充满鬣狗、豺狼、狮子和熊等等凶恶野兽,为了保护羊群,牧人常备武器有弹弓、粗大的棒子、火石 ,需要时刻做好准备与野兽战斗,。

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现实,因此,难怪牧人的形象总是在圣经出现。达味是在「羊圈」被天主召叫来牧养以色列人民,「他以纯洁的心牧养了他们,他以明智的手领导了他们」(咏78:70-72)。以色列的君王常常被比喻为恶牧人,他们不是牧养羊群,而是养肥自己,剥夺、抛弃、屠杀羊群。 (则34)

天主常常被比喻为园丁和农民(依27:3;咏65),尤其是牧人,引导、保护、喂养羊群(咏80:2,23),「把羔羊抱在胸前,耐心引导怀孕的母羊」(依40:11)。天主亲自照顾被暴君强暴的以色列人民,并且承诺他们:「我要从我以前驱散它们所到的各地,集合我尚存的羊,引导它们再回自己的羊栈,叫它们滋生繁殖;我要兴起牧者来牧放它们,使它们无恐无惧,再也不会失掉一个──上主的断语。看,时日将到──上主的断语──我必给达味兴起一支正义的苗芽,叫他执政为王,断事明智,在地上执行公道正义」(耶23:3-5)。这是对默西亚的预言,他将成为真正的善牧,拥有天主慈悲心肠的君王。

耶稣的声明:「我是善牧」,以这句话开始今天的福音,明确地指出是实现了先知的预言。他是天主派遣的牧人,照顾人民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 (谷6:34)

「善牧为羊群舍弃生命」(第11节),这是对于比喻的第一个解释。

我们可能都很熟悉玛窦和路加福音中谈到的关于迷失羔羊的比喻(玛18:12-14;路15:4-7),因此很容易把「善牧」的形象与耶稣联系起来,他怀着无限温柔和极大的同情心,去寻找那在生命中走错路的人。

今天的福音中的「善牧」,却不是温柔抚摸受伤的羔羊,而是一位战斗者,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护处于任何危险中的羊群。背景不是悠闲浪漫的田园牧歌,「卧在青绿的草场,走近幽静的水旁」(咏23:2);而是达味面对狮子和熊带走了羔羊的场面,他追逐并与野兽搏斗,撃倒牠们并将受害者从牠们的嘴中夺回(撒上17:34-35)。

今天的福音中所介绍的耶稣,是与土匪强盗和野兽搏斗的勇敢男人,是强大及无畏的。

「善」不是指感情上,含义不是甜密、可爱,而是「真正的」、「真实的」、「勇敢的」。耶稣是真正的牧人,因为他如此的爱护羊群,以至于准备随时为它们付出自己的生命。

为了继续强化这个形象,耶稣与佣工对比。 (12-13)

一个村庄的居民,有时不是各自照顾各自的羊群,常常共同僱用一个牧人看守大家的羊。对他们这种佣工,法律有非常严格的义责任确认:若遇到一只狼、两只狗、一只小动物,他们要处理;但是面对狮子、豹子、熊和贼,他们是可以逃跑离的。在合约中没有条款要求他们必须为羊群付出生命。他们在感情上也不是与羊群密不可分。当他们感觉到危险时,他们可以逃跑,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羊群的命运,而是自己的薪酬。

同样「善牧」,不是仅仅指在教会里面担任职务的人,而是指所有的基督徒。每一个基督的门徒都应该有一颗真正的牧人的心,像我们的师傅耶稣基督一样对人是无条件的慷慨。

谁如果仅仅限于履行合同约责任,寻找哪些义务可以逃避,服从法律仅仅是为了获得薪水酬和逃避惩罚,这样的基督徒就是佣工心态。

谁像耶稣那样不计较?他没有问他的权利在哪里,他的职责在哪里结束; 制定了什么规则,以及与业主的安排是什么?他有一条独特的法则如下:对人「疯狂」的爱。 爱不分国界; 超越任何障碍,风险和牺牲,爱不会停下来。谁如果不像耶稣那样去爱,就永远不会明白耶稣的选择和建议,反而会认为他是一个梦想家、幻想家、冒险家和鲁莽的人。  

读经的第二部分(14-16节),耶稣再次强调「我是善牧」,引出第二个特征。真正的牧人认识自己的每一只羊,而羊也认识他。

在圣经中,动词「认识」的合义不只是理解,当它指人与人的关系时,包括一种深刻的经验,在爱内完全的投入。这是一个内心的问题,多于理性。

这层含义也指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保禄在给迦拉达人书信中,指出他们曾经不认识天主,曾经属于偶像,而现在「你们认识了天主,更好说为天主所认识;那么,你们怎么又再回到那无能无用的蒙学里去,情愿再作他们的奴隶呢﹖」(迦4:9)如果你们已经进入与他生命的共融,如同新娘与新郎,怎可能又离开他的爱呢?

善牧是耶稣,谁以同样的热情投入于天主的爱和兄弟姐妹的爱,他也就是善牧

整个人类将在这一天体验到进入与天主这种互相的「认识」、互相的爱中。耶稣知道还有很多人没有接受他的爱,「还有别的羊,还不属于这一栈」,但是像他这样的真实牧人,不会放弃寻找任何一只迷失的羊,所以他说:「我也该把他们引来,他们要听我的声音,这样,将只有一个羊群,一个牧人。」(16节)

如果我们认真注意耶稣的这个声明,就会意识到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脱离唯一善牧的爱。

读经的最后部分(17-18节),在这种充满动力的爱情中呈现自由的主题。哪里有强迫和恐惧,就与爱不兼容,害怕天主这已是罪。

耶稣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爱,这是他白白的给予,「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我有权舍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 」(18节)

「再取回它」,意味着赋予生命的人的命运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丰盛。  把它作为礼物是「恢复它的唯一方法」,这是一个相同的原则。在另一幅图像中,将被采纳:「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若12:2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