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旅 | 北京教区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后桑峪天主教堂
发布日期:2024-08-09 | 作者:万有真原
天主教北京教区后桑峪堂(耶稣圣心堂)地处北京西南门头沟区斋堂镇后桑峪村,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哥特式教堂。后桑峪村是北京教区比较有名的教友村。
据说早在元朝时期,就有国外传教士来这里边行医边传教,当时有一间民房作为祈祷场所。到元统二年(1334年)教友已发展到100余人。现有大门口的石狮狗为证,石狮狗上有文字“镇宅吉利,怀林德义,元统二年,李或索信甫,元旦二日”
明朝嘉靖年间,教友发展到200余人,同时兴建一座长16.6宽10米的大教堂。
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教堂扩建为长30米,宽10米的规模,且教友发展到300余人、临村教友达200余人。当时已有两位神父常住于此传教,一位是姓自的法国神父,一位是姓夏的比利时神父。在新修的教堂大门内的屏风门上有一块,上书:“博爱为怀”四个大字,下款是“光绪二十一年重扩修”
抗战时期,后桑峪堂成为平西抗战的重要联络点,指挥部曾设于教堂内,为抗击敌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九·一八事变后,时任后桑峪堂本堂赵义堂神父,同北平的辅仁大学后桑峪籍的大、中学生,以及天津南开大学的学生们,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激情鼓舞下,在京西开展了爱国抗日活动。在抗战中,后桑峪抗日烈士共4名,其中3位是加入八路军的学生兵。杨巨恩烈士牺牲前是侦察连的连长;杨再林烈士在抗战中多次立功,于解放战争中牺牲。1940年,教堂被日寇浇上汽油烧毁。
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后,于第二年复建教堂。1993年,石惠文神父带领教友开始修复圣母山,成为北京教区唯一的朝圣地。1997年在修复教堂时新建了高21米的钟楼。1999年再次重建教堂,并增修祭台。2012年在时任本堂贺兵神父的带领下,对圣母山开展了修缮工程。
后桑峪堂历经多位神父,1993年石惠文神父为首任本堂神父。冯国新神父、宋占军神父、贺兵神父、牛宁宁神父先后来此担任本堂神父。现任堂区神父为庞若望神父。
如果您也想给您的教堂拍摄记录/宣传片,欢迎添加微信客服:liudianbanamdg,咨询洽谈
往期节目
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