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伯多禄跟随耶稣,却误解了目标
发布日期:2024-09-14   |    作者:意鸣子

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

 伯多禄跟随耶稣,却误解了目标

 

​面对一个我们希望跟随的人,可能我们会问一个问题就是:你想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在加里肋亚湖边,当耶稣邀请他们:「跟随我!」(谷1:17)的时候,门徒们忘记了问耶稣这个问题。他们好像被耶稣的话语和目光所迷住,立即放下渔网、父亲和佣工,去跟随了耶稣,没有目标,没有发问,故后来产生了误会。他们以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成功的人做导师,可是结果却是一个被判刑的、没有能力从十字架上下来的人。

​决定接受邀请,开始旅程,这取决于给我们提供的目标是什么、给我们动力是什么、经济能力、我们的兴趣。实际上耶稣向愿意追随他的人们曾给予建议:「你们中间谁愿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筹算费用,是否有力完成呢﹖」(路14:28)

公元110年,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被押往罗马,在前往殉道之前,他从罗马写信给基督徒团体说:「现在我开始成为门徒」。作为主教,他在叙利亚的教会投入了多年;然而,只有在那个时刻,在通向殉道的路上,他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门徒。 他确定自己不会弄错:正在与师傅一起走向逾越。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复以下的说话;

​「只有当我追随基督的足迹时,我的步伐才是坚定的。」

 

读经一       (依50:5-9a)

当我们将我们的判断与天主的判断一起比较时,我们意识到彼此有巨大的差距。如何解决可能将生命指向短暂的判断? 如何使它们与上主的判断一致?

在旧约中,天主很早就教导祂的子民一种新逻辑。祂让人们知道,天主所偏爱的不是伟大,而是渺小。祂从万民中拣选了以色列,不是因为他们最强大,而是因为他们最微不足道(申7:7);天主拣选了达味,因为他是叶瑟最小的儿子(撒上16:7)。不过在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比依撒意亚先知书中著名的「上主仆人」之歌对这个理念表达的更加清楚。

就这位仆人,我们在主的受洗节已经讲到过。今天的读经再次介绍给我们这个神秘的形象。这是一个被伤害、被欺凌欺、被侮辱的,失败的人;但是天主并没有把他抛弃给敌人,而是荣耀他,给予他成功,向普世昭示他是正义的。(8-9).

我们很难确定,先知是不是在指一个特定的人,或者只是以象征性语言讲述被敌人暴力摧残的以色列。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初期基督徒在这个形象中看到了他们的老师,纳匝肋的耶稣,他被与他同时代的宗教和政治领袖们折磨、打败,但是却受到天主的认可,通过复活让他成为永远的、真正的胜利者。

 

读经二          (雅2:14-18)

​不是果实让树木成长,但是,如果树木不结果实就如同死了一样。雅各伯告诉我们,信德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果实也不过是死的。

​雅各伯指的果实,不是礼仪实践,或者圣殿的隆重仪式。他已经澄清,「纯洁而无瑕」的信仰在于帮助孤儿寡妇(雅1:27),在于尊重穷人和践行慈善(雅2:1-13)。今天的读经更加具体地重新提到这个话题。如果有兄弟姐妹缺衣少食,那么最实际具体的行为就是马上帮助他,否则所谓信仰不过是自欺欺人。

如果信仰仅仅停留在祈祷虔诚、神学研究和对启示真理的宣誓,那么许多没有认识基督的人,他们生活良善,关怀穷人,帮助急需,可能被认为是没有信仰的人。但是,耶稣基督的圣神并不是被封闭在教会体制内,祂的行动是自由的,祂也赐予非基督徒灵感和生命,感动每一个人敞开自己,关怀他人。任何接受圣神推动的人,即使没有意识到,但是他已经行走在信仰内,正在追随基督的脚步。

 

福音          (谷8:27-35)

在玛尔谷福音所介绍的耶稣,是一个经常行走着的耶稣,追随他的门徒们也在他后面行走。从一开始,门徒们就意识到他们追随的是一个非普通的人物。他们总是关心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对人们的称赞很敏感,很高兴人们像他们一样分享他的成功。然而,他们与老师共同生活过数月之后,却仍然未能掌握到老师的真实身份。

在这部福音的前几章,很多次谈到,人群和宗徒们询问:他是谁?这个有能力驱逐魔鬼(谷1:27),行使奇迹,甚至让大海服从命令的人(谷4:41)……他到底是谁?

从今天的读经开始,我们进入玛尔谷福音的核心,耶稣要揭示奥秘,回答人们提出的问题,昭示他的真正身份。

事情发生的地点是斐理伯的凯撒勒雅(27-30)。这是大黑落德的一个儿子,斐理伯的封地,位于以色列版图最北边,是他的王国的首都。居民大部分是异教徒,可能是这种原因让耶稣离开加里肋亚湖周围的城市和村庄,而来到这里。为了宣告救恩属于所有的人民。

我们已经走到马尔谷福音的一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耶稣对门徒们的培训应该也走了一半。

在路上耶稣问了门徒们两个问题,第一个很简单:人们说我是谁?第二个较具挑战性:你们说我是谁?

流传在人们中间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玛尔谷已经列举了很多: 「因为耶稣的名声传扬出去,黑落德王也听到了。有人说:『洗者若翰从死者中复活了,为此这些奇能才在他身上运行。』但也有人说:『‘他是厄里亚。』更有人说:『他是先知,好像古先知中的一位。』黑落德听了,却说『是我所斩首的若翰复活了!』」(谷6:14-16)​

这些都是人们对耶稣的看法,但是耶稣更加希望知道门徒们对他怎么看。他们是不是看到了更多还是像大众一样﹖

几天前耶稣曾经严厉地谴责过他们:「为什么你们议论没有饼了﹖你们还不明白,还不了解吗﹖你们的心仍然迟钝吗﹖你们有眼看不见,有耳听不见吗?」(谷8:17-18)他们那时还没有能力认识耶稣的真实身份。

今天,我们得到一个惊喜:在讨论了流传在人群中的看法之后,伯多禄表现出他的领悟力,他以全体宗徒的名义宣告:「你是默西亚」、是基督!先知们宣讲了很多、人们期待了已久的救世主。

再也难以找到另外一个更加适合的称呼了。 

玛窦福音还记载了师傅对他的表扬:「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玛16:17)。

但是在伯多禄的回答之后,耶稣叫他沉默。耶稣还不希望把他是默西亚的身份撒播开来(27-30),因此暂时保密非常有必要。而且伯多禄只是在形式上说出了准确回答,但实际上在他头脑中设想的内容完全是错误的。他仍然认为耶稣即将在世上开启天国,将要通过强大的武力和奇迹获得胜利。他确信耶稣会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是其他门徒的观点。尽管他们已经理解的比人群更多,却被吸引到评估基于所取得成功的生活结果的心态中。 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从一开始,师傅就认为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建议,即把握权力并将自己表现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玛4:8-10)。.

他们完全误会了耶稣的成功,现在是时候矫正这个危险的错误。耶稣需要澄清他的旅程目标是什么,解释天父如何在他身上实现的救恩工程。

玛尔谷福音书是写给罗马的基督徒团体,他邀请他们检视引领他们相信基督的理由。伯多禄错误解了,其他十一个宗徒也误解了,这同样也是基督徒团体的困难。信仰宣誓是正确的,但是我们需要反省:在这个正确的形式之后,天主的真实形象是怎么样的?生命的含义是什么? 

读经的第二部分(31-33),耶稣开始教导他们,人子应该受很多苦难,将不是人们期望的成功,而是失败,他将被反对他的人们钉死。他前往耶路撒冷不是把他的敌人打得狼狈逃窜,而是为他们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开始教导:玛尔谷这句话有些让我们不安,有些失望,就好像在一个学年已经过了一半期间,一门课程马上就讲完了,可是又要从头再来,因为学生完全没有领悟。

门徒们根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耶稣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是为了这个而抛弃家庭、渔船跟随耶稣。难道他要把他们带向失败和毁灭吗?

耶稣没有收回自己的话,而是两次重复:「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中,为人所杀;被杀以后,过了三天,他必要复活」(谷9:31);「看,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于司祭长和经师;他们要定他的死罪,要把他交给外邦人;这些人要戏弄他,唾污他,鞭打他,杀害他;但三天以后,他必要复活」(谷10:33-34)。

第二个宣告更加让人心寒,因为他详细列举了细节,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他指出六种行为:定他的死罪、把他交给外邦人、戏弄他、唾污他、鞭打他、杀害他,这些组成人对赠予救恩的上主的回答。但是,他在「三天后要复活」(谷10:34)。这将是天主的工作。

根据人类的逻辑,面对如此悲剧不可能平静如常,因此伯多禄才阻止耶稣。这不是因为害怕牺牲,我们知道他说过在必要的时候,随时准备好付出自己的生命(若18:10),但不是为了失败而付出,而是为了胜利。他们抛弃一切,投身于耶稣,不能是为了一个荒谬的计划,不能眼看着走向失败,因此他试图说服老师改变主意。

耶稣对伯多禄这个企图阻碍他脚步的尝试给予非常严厉的回答:「撒旦,退到我后面去!」。不是让伯多禄离开,而是让他回到正确的道路上。这句话的原意不是「滚开」,而是「跟在我后面」、「在我要去奉献生命的时候,你要跟随我。」

伯多禄的错误是走在老师的前面。他依靠自己的宗教信念,觉得应该指点道路。而耶稣邀请他回到自己的位置:后面;跟随老师的脚步。耶稣叫他「撒旦」,因为以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使得他的眼界受到限制,没有能力理解天主的计划(智2:21-22),反而成为撒旦的工具,他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与天主的选择相反。

在谴责了伯多禄之后,耶稣召集群众(34-35)。这个场景比较突然,前面从来没有提到跟随他们来的有很多人。玛尔谷在这里考虑到他自己的基督徒团体。他希望把耶稣提出的严肃问题放在每一个愿意跟随耶稣的人面前。这个条件没有让步,不能讨价还价。它只能是被接受,或者被拒绝。

这个没有妥协和商量的根本选择包含三个命令:「弃绝你自己、背起十字架、跟随我」。

「弃绝自己」:意味着不要再纠缠于思考你自己!

这与这个世界的逻辑完全颠倒。人心深刻地倾向于「为自己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中心,一切都考虑到自己的好处,而对他人的利益置之脑后。对于选择追随耶稣的人,首先就被要求走出自私,放弃做事情围绕自己利益考虑的习惯。

有能力放弃自我中心的门徒,不要求自己的善行获得奖赏,甚至不考虑未来在天堂的荣耀,只是无偿地爱,无偿的付出,仆像天主一样。 

「背起十字架」,不是指耐心对待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牺牲,也不是赞赏以苦痛为工具赚取天主的喜欢。基督徒不寻求痛苦,而是寻求爱。

十字架是给奴隶的酷刑,是没有自由的人承受的刑罚。选择十字架,也就是选择成为他人的仆人,成为为他人服务的人,像耶稣那样,如斐理伯书中著名的话:「他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7-8)。

通过耶稣,天主表示出来不属于自己,而是成为人类的仆人。

十字架是天主爱的标记,是祂为了人类而彻底付出自己的标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意味着让我们自己像耶稣一样,自由地为他人服务,甚至殉道。

「跟随我」,不是说把耶稣当做榜样,而是分享耶稣的选择,分担耶稣的计划,像他那样、和他一起,为了人类的幸福付出自己的生命;和他一起面对不被理解,和他一起放弃自我,承受被抛弃和失败,一起感受死亡。如此选择,你的命运将不是毁灭,而是获得永生;为了达到永生,我们需要经过死亡。(31)

读经的最后部分(35),耶稣用一句智慧格言解释自己的要求。

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全世界的统治权,掌握了一切知识、钱财、权力、荣耀和享受,可是却伤害了自己的灵魂,摧毁了自己的生命本质,这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他获得的一切,他的一切成功,都是短暂的,都不是他生命本质的需求。「你看,智者死去,愚昧者也同样沉沦,他们都将自己的财产遗留给别人。他们虽然曾以自己的名号,给一些地方命名,但是他们永久的住宅,万代的居所却是坟茔」(咏49:11-12)。

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赠出的人,才会获得永远的价值。

在天主进行最后审判时,将要为每一个人的一生估价,那些没有与基督一起背负十字架的人,要承受永远的失败,将要明白如何浪费了耶稣曾经提供的机会。

关于耶稣身份的讨论今天仍然在继续。没有任何人否认,他无可匹敌的改变了人类历史,但是这对于成为他的门徒是不够的,欣赏耶稣并不等于成为耶稣的门徒。

门徒们被严格地要求不宣扬他的身份。如果我们不能在今天福音的指示下明白什么是基督徒的真正意义,耶稣也会严格地要求我们保持沉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