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经文阐释经文,奇异自见!
发布日期:2025-01-24 | 作者:意鸣子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经文阐释经文,奇异自见!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犹太人如此,穆斯林如此,基督徒亦如此。一群人聚在一起敬拜永生的天主,会有人为他们诵读一本古老典籍中的内容。
他们的理由如出一辙:这些古老的文字讲述了他们信仰中的先辈们,经验到天主是如何开创并维系世界,又是如何主动使他们成为一个民族。此外,他们承认自己与这位天主仍保持着鲜活的关系,这位天主值得他们感恩,会倾听并回应他们的祈求,且深切关注他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人们诵读这本古老典籍,是为了明白自己是谁,正在做什么。
本周日的第一篇和第三篇读经,突出了这种反复出现的情形。我们看到,司祭厄斯德拉在犹太人从巴比伦被掳归回约八十年后,向犹大人发表讲话,仍致力于围绕重建的圣殿和圣城,恢复共同的生活。
他诵读的是民众的章程,即《托拉》的修订版本。在福音书的读经中,我们听到路加亲自讲述他所记载的耶稣故事,这是他所处时代以色列人所需要的全新版本(其中还会包括 “第二部”——《宗徒大事录》,讲述早期教会的故事)。此外,路加特意选取的一个情节,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的返乡场景。在那里,耶稣效仿厄斯德拉,诵读经文,并宣称其对 “今日” 具有现实意义 —— 对聆听他讲道的以色列人所处的当下,以及对路加的读者们而言,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现实意义。
这就是经文阐释经文的情形之一,此时《圣经》就像是一本关于其自身的使用手册。
路加所记载的场景令人惊叹。在这个小村庄(考古学家估计人口约150人)里,一位有名的工匠归来,他因行医治病而声名远扬,且行事风格宛如古代先知。他来到会堂,打开依撒依亚先知书的卷轴,翻到我们所称的第 61 章,诵读了一位先知人物的第一人称自述,称自己受傅油并被差遣,要从事释放与医治的工作,然后大胆地将这段经文应用到自己身上。
厄斯德拉、耶稣和路加,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在礼拜仪式中诵读《圣经》的意义所在:我们诵读古老的经文,是因为它们向我们讲述了当下我们与天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接着是圣保禄的书信。公元 1 世纪 50 年代,他针对一个特定的希腊群体的需求写了一封信。格林多的基督徒群体的合一受到了多方面的威胁——有竞争对立、二元论思想,还有对穷人的忽视。保禄对这一系列特定危机的回应极为精彩,以至于这封 “应景之作” 的书信最终被公认为是受圣神感动而写的经文,能够在任何时候,针对任何群体,阐述基督徒合一的要义。
在今天所读的经文中,我们听到了著名的 “身体” 比喻。教会所共享的圣神生命,使教会成为一个类似于任何生命体的有机整体。就如同人体的肢体和器官,基督的身体(教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独特且不可或缺的角色要扮演,目的是造就这个身体。脱离了这个身体,单个成员就如同长在草丛中的一只 165 磅重的眼睛,看起来壮观却毫无用处。
圣保禄将教会比作身体的比喻,有助于我们思考教会当前 “优先选择穷人” 的呼吁。这反映了自然界中时常发生的现象。例如,最近我的大拇指指甲感染了,我的身体自然而然且始终优先照顾这个小部位;我无需别人劝说,就会 “优先照顾” 我的大拇指。
如果在教会和社会环境中,我们想要忽视身边的穷人,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忘却了实际上我们是一个整体。恢复这种关联感,或许与耶稣要通过我们继续开展的释放与医治使命有关。
因此,保禄和厄斯德拉(以及记载厄斯拉事迹的编年史家)、耶稣和路加一道,教导我们在聚会敬拜时为何要诵读古老的经文(即便有时 “水门” [《厄下》8:1] 并没有特别的、偶然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