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认识圣经:路加福音——2.天使报喜
发布日期:2025-01-19   |    作者:意鸣子

2.天使报喜

圣史路加在耶稣公开传教的叙述之前,用一大段叙述,讲述耶稣的童年。路加福音的前两章专门介绍耶稣出现在大众之前的事件。实际上,在第三章,圣史,作为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和希腊学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框架内叙述这一事件:“凯撒提庇留执政第十五年……”等等,以当时的长官为参考,那时,“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话传给若翰”。

因而,在这个时刻,将耶稣显示给以色列。但是这个人以前经历了什么?他来自哪里?他是谁?他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路加如何得到了他记载的这些讯息?他没有参与这些事件,其他的宗徒也没有。耶稣的门徒,甚至玛窦和若望也没有。他们遇到老师时,他已经是成年。出生时他们没有在场,也不知道他的家庭。

因此,这些消息肯定来自其他人的见证。与耶稣的家庭环境有关的事实,人们都知道。古代的传统经常说,耶稣的母亲告诉了圣史许多重要的史实。尽管没有文件记录,但有可能。我们知道,路加从公元58年到60年,在耶路撒冷住了两年。古代的基督教传统认为,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一直住在耶路撒冷,直到安息。什么时候?没有讯息提到这件事。我们不知道,路加在耶路撒冷时,玛利亚是否还在世。如果在,路加肯定认识她,他们会谈话,她能告诉他很多事。

另一个传说很有意思,说路加是画家,也有一些古老的圣像,人们认为是圣史路加的作品。例如,博洛尼亚的主保,是“圣路加圣母”,还有,“罗马人骨骸”(Salus Populi Romani)-可以在我右边看到复制品;这幅画作也被认为是画家路加的作品。这是一幅古老的画像,保存在罗马的圣玛利亚大殿中。这幅画像的真正作者不太可能是路加。

教会传统认为,圣史描绘了玛利亚的画像,因为关于耶稣童年时期的记述中,主角首先是玛利亚,耶稣的母亲。路加是用文学描绘玛利亚的画像,而不是用画家的画笔,但是,传统加上了这样一个细节:标准的路加像,是手握画笔,正在画板上绘制天主之母的画像。

因此,很可能路加在耶路撒冷居住期间,遇到了许多见证人,并找到了与耶稣早期生活有关的成文的资料。他还遇到了洗者若翰的亲戚,也与耶稣有某种联系。肯定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洗者若翰出身的记述,因为路加记述了天使报告、他的出生,也合并了一些与耶稣有关的事件。或许他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中间中发现的这些资料,与洗者有关。

正文是用典型的初级希腊语写成的,语法规范,典型的讲希伯来语的作家,学过希腊语,表达方式非常简单。在我们的语言中,这不太明显;如果能够阅读原文,就很明显。正文的前4节与5节之后的叙述,存在很大的差异。前4节经文是路加直接写的。5节之后,作者引用了某些资料,抄录的这些资料不是他写的,之前就已经存在。

有人说路加是希腊人,用优美的希腊语写了福音。不是这样。路加的希腊语即使不算差,也只算普普通通。但这不是路加个人的原因。问题来自这些资料的来源。玛窦的希腊语要好得多;但是,我们知道玛窦福音是为希伯来人写的,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他用的希腊语并不优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玛窦是在希伯来传统中写的,他不必用心保存古代的文献,用文学功底,采用了优美又平淡的希腊语。

相反,路加不是来自希伯来传统,他通过证人和古代的文献,知道了宗徒们的宣讲内容,他十分敬重这些内容,因此,他感觉到自己不可以修改或修饰这些内容,把这些看作神圣的物品。我们手头的正文是用简单的文字写成的,且带有特有的思维方式,虔敬的环境,热心的献身者,圣人,灵性深厚且成熟的上主的穷人,正在等待天主的启示,默西亚的来临。

实际上,在序言之后,路加立刻开始讲述洗者若翰的诞生。场景设在圣殿中:“在犹太王黑落德的时候,阿彼雅班中有一位司祭名叫匝加利亚,他的妻子是出于亚郎的后代,名叫依撒伯尔。二人在天主面前是义人,都照上主的一切诫命和礼规行事,无可指摘。但是,他们没有孩子,因为依撒伯尔素不生育,两人又都上了年纪”。注意,这里的语言多么简单。简单的语法,简短的句子。在原文中,甚至找不到动词,“是”这个词都找不到。结构很简单。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旧约中的两个义人,两位没有孩子的善良老人。没有孩子,有点戏剧性。我们知道,在圣经传统中有很多例子,儿子是天主的祝福。如果儿子失踪了,父母似乎就失去了天主的祝福。毫无疑问,这位老司祭,没有子嗣,生活在痛苦中。司祭传统是父亲传给儿子。所以匝加利亚感到没有继承者,无法传递他的司祭职务。据说,他属于阿彼雅的班次,是二十四个司祭班次之一。每六个月,每一班司祭在圣殿服侍一周。这样每年十五天。司祭人数众多,可能上千。每周都有一班负责日常的服务,每天由抽中签的司祭特别负责献香。

现在,正在举行晚间的献香礼,正好当天轮到匝加利亚进入上主的圣殿,发生了不寻常的事。发生了神圣的启示。这段记述与《达尼尔》书中的预言有某种关系,只是与古代的宣布相似。最接近的是《民长纪》中,关于三松出生的宣告。天使加俾额尔在香坛右边,显现给匝加利亚,宣布他将生一个儿子。老司祭仍然难以置信,在他看来,告诉他的这件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当然想得到孩子,但是现在超出了他的期望。因此,他认为这件事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信的态度导致了一件痛苦的事件: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匝加利亚离开圣殿,不能说话了,其他人都没有看见里面发生的事情。人们担心,因为他出来得晚。他在里面滞留的时间太长,他不应该留在那里这么长时间,他不能说话了。他们就知道发生了点什么事,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服务的一周结束后,匝加利亚回到耶路撒冷外的老家,路加没有说那地方叫什么,但是传统认为是恩•卡雷姆镇(Ein Karem)。依撒伯尔发现她丈夫变成了哑巴。这里很有可能指向旧约中的厄则克耳先知,他有同样的经历,一段时间变成哑巴,大概表示要沉默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儿子若翰出生后,匝加利亚就恢复了。

这是一个转变的阶段。旧的司祭制度结束了;肋未人的老司祭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旧约结束了;天主的恩宠进入了历史,开启新时代。记述洗者出生的同时,路加记述了耶稣的诞生。实际上,在此之后,我们立即读到著名的、隆重的天使报喜。路加没有描述环境的细节,只记录了特征:“到了第六个月……”意思是天使预报洗者若翰受孕后的第六个月,随后是天使的宣告:“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与被派遣到圣殿的是同一位,“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

请注意差异:第一次宣告发生在耶路撒冷,传统的中心,以色列信仰的中心,圣殿中-希伯来人认为最神圣的地方,宣布给一个人,一位司祭,可以说,具有权威。相反,第二次宣告,环境是外围,边缘地带,加里肋亚的一个小镇,圣地之外,耶路撒冷的外边,在犹大地区。加里肋亚住了很多外邦人,是外邦人的聚集地。

旧约中从未提过纳匝肋。从未提及。在那个地方,没有发生过值得记忆的事情。这次宣告的接受者,是一位女子,童贞女,名字叫玛利亚,已与达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定了婚。为什么达味家族中的人,最初应该在白冷,现在居住在纳匝肋?这里没有解释。

接受天使加俾额尔宣告的这位少女,已经与若瑟定了婚。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有了婚约。根据犹太地区的惯常做法,结婚仪式分两个阶段。首先,正式的婚约,包括婚姻盟约的所有义务,但是不同居。这样,双方公开表示愿意结婚,如有必要也会见面,准备婚房等等。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几个月,最多一年,举行一个庆祝活动,夫妻两位开始一起生活。正是在这段时间,在婚约与同居之间的这段时间,发生了“天使报喜”事件。

天使加俾额尔向玛利亚自我介绍,并带来一个消息。路加用剧本的形式记录这一过程,只记录了他们说的话,直接引用,不加评论,没有描述。天使说……玛利亚说……天使说……玛利亚答说……天使离开她去了。全部是直接引用,这是路加的文学技巧,无疑,包含着神学意义。

这位叙述者,在文本中插入了重要的神学讯息。天使对玛利亚的问候,使用了一个重要的词:Χαῖρε =喜乐吧!天使没有称呼她的名字,而是用了一个复杂的短语:κεχαριτωμένη =充满恩宠者。“上主与妳同在”。这种问候曾经用于首领,梅瑟、若苏厄、基德红,他们被托付重要任务时,用了这种问候。玛利亚很惊讶,想知道这样的问候有什么意思。她注意到,这种问候是用于伟大人物的,用于那些有卓越成就的人。天使解释了这一重要问候的含意:“玛利亚,不要害怕,因为妳在天主前获得了宠幸。看,妳将怀孕生子,并要给祂起名叫耶稣。祂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祂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祂。祂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祂的王权没有终结”。

基本上,天使告诉她:“妳将有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将成为默西亚,并开启默西亚的王国”。玛利亚与若瑟定了婚。天使没有告诉她说:妳已经怀孕了。而是告诉她:你将怀孕生子”。因此,玛利亚没有拒绝说:我还没有结婚,所以不可能怀孕。但是,她问到:这事如何成就?我不认识男人。目前我也无意认识男人。有必要澄清玛利亚对守贞的渴望。这就像与神师谈话。在这位女子的认识中,除了婚姻之外,不知道其他的选择。她问到:所以,我对童贞的想法没有根基,如果你告诉我,要生一个儿子,我将不能再是贞女了。

在预告的最后,天使给她解释,她将成为母亲,正是因为她是童贞女。这里谈论的贞洁,远远超越生理的范畴,是心灵的贞洁。κεχαριτωμένη=充满恩宠者,这里提到了这位少女的质量,完全被恩宠充满,以完美的方式被拯救,正是这位少女贞洁的心灵,将使“降生成人”实现。她将成为天主之母,因为她是贞洁的,因为她完全接受许诺。

天使解释说:“圣神要临于妳,至高者得能力要庇荫妳,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被称为天主的儿子”。不只是默西亚,且是天主的儿子,这里给了她一个记号,也可以叫试探:“且看,妳的亲戚依撒伯尔,她虽在老年,却怀了男胎……”天使好像在说,你还记得她吗?人们都说她不能生育,看起来无法生育,但是,已怀孕六个月了。“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可能的事”。玛利亚的反应跟匝加利亚不一样,她没有迟疑,而是请求解释,“这事如何成就?”当天使指出,这一非同寻常的方式将满足她童贞的渴望时,她热情地说:“愿照祢的话成就于我吧”。

γένοιτό μοι,希腊语中,是一个选择,表示愿望:我真的很高兴,“我是主上主的婢女,愿照祢的话成就于我吧”。这并不是谦卑的说法,天主的仆人是首要的使者,是天庭中的重要人物,这里是唯一一次出现阴性形式(婢女,指女性)。玛利亚知道,她已经被选为使者,被托付了伟大的任务,她接受了。“天使便离开她去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