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献主节:把自己和孩子献给主,认出主在生命中的临在。
发布日期:2025-01-31 | 作者:意鸣子丙年,献主节
把自己和孩子献给主,认出主在生命中的临在。
甘天霖神父
路加福音 2:22 - 40
自圣诞节已过去四十天,在献主节里,或许带着一丝怀旧之情,我们忆起这个节日曾唤起我们的情感,更想起那婴孩带给我们的喜讯。
这个节日让我们读到关于玛利亚和若瑟带着婴孩前往圣殿的记载。玛利亚和若瑟知道,他们怀中的孩子并非只属于他们:天主将孩子托付给他们照料,但孩子始终是天主的。他们会悉心守护祂,直至祂开启注定要完成非凡使命的那一天。这使命并未向他们揭示,而是完全笼罩在奥秘之中。他们带耶稣到圣殿,将祂奉献给天主:他们承认耶稣是上主的。他们永远不会将耶稣据为己有;他们会预备耶稣,在天主指定的时间,将祂作为礼物献给世界。
他们是所有蒙天主托付孩子之父母的榜样。这些孩子并非他们以占有欲之爱所拥有的亲生骨肉,而是天赐的礼物,要被献给世界。父母被呼召将孩子奉献给天主:去发现天父赋予孩子的使命,并让他们有能力去践行。
在献主的场景中,有西默盎。当他看到抱着小孩子的父母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战栗、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涌上心头。他从孩子父母怀中接过耶稣,激动地将祂举向天空,高呼:“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放仆人安然去吧;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西默盎并非如通常所描绘的那般是位老者。路加这样描述他:“这人又公义又虔诚,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第 25 节),并且,他是 “被圣神感动” 的人(第 27 节)。这些内在特质是默观者的特征,他们能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超脱于这世界的表象。仅有虔诚和宗教信仰,并不足以让人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人和世界。西默盎是以色列忠信余民的象征,多少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等待默西亚。他明白,默西亚不只为他的民族而来,而是被差遣将救恩带给万邦,成为万民的光。
与西默盎一样,现场还有另一位女子,年长的女先知亚纳。她在这个外表并无特别之处的孩子身上认出了主。是什么赋予她这般属神的敏锐呢?这先知般的洞察力从何而来?福音书作者解释说,亚纳是一位与主紧密相连的女子。她一生只思念主:“她是个寡妇,已经八十四岁,以禁食和祈祷,昼夜在圣殿事奉天主。” 她八十四岁,这个数字相当于7×12,具有象征意义:7代表完美,12代表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亚纳是达到完全成熟的圣洁子民的象征,将所盼望的救主带给世界。与西默盎一样,亚纳代表忠信的以色列。在她的生命中,以色列这个“新娘”只有一份爱。之后,她一直守寡哀伤,直到在耶稣里认出她的丈夫——上主的那一天。然后,她再次欢喜,如同找回唯一爱人的新娘。亚纳不离开圣殿,因为那是 “她丈夫”的家。
献主节通常唤起我们两种属神的鉴赏力:其一,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奉献给天主;其二,拥有像西默盎和亚纳那样属神的洞察力,去识别天主在人们中间以及我们周围的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