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弥撒感悟:贪欲?治愈?
发布日期:2025-02-04 | 作者:意鸣子
除夕弥撒感悟:贪欲?治愈?
除夕当天下午我去教堂参与弥撒,教堂里挤满了教友,而且认真虔诚。于是我就选择了站后排参与弥撒,待领完圣体后,心里油然感叹自己很懒……“癞病”一词浮现在脑海里,也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对于懒惰的我来说,能注意到这个声音实在是不易。
“癞病”一词如同圣神的警醒,光照我的心灵。于是,我默想癞病人寻求耶稣医治,还有纳阿曼人得癞病寻求厄里叟先知等圣经记载,才发现自己竟然还不知道癞病是什么。由于自己平时没留意,最后只能百度查一下,原来是麻风病,过去这病确实没救,而且隔离人心。
难道我没病吗?“癞病”寄居我身上,灵魂上瑕疵在今生永远存在,癞病好像是灵魂上的罪,难以剔除,更无法始终一尘不染。虽然领洗赦免了原罪,但是原罪的影响仍然有活力的存在,癞病依然在,让我经常想到圣保禄的焦虑,对天主的渴望和自己软弱的张力。
我想起纳阿曼癞病被治愈后,承认以色列的天主是大能的天主,让厄里叟收下礼物最后却被拒绝,倒是先知身边的仆人革哈齐追纳阿曼索要礼物,贪财之心滋生出来。不只如此,面对厄里叟问话,他却说谎,这贪财之罪又滋生这样的罪。我琢磨这仆人内心恐惧,用撒谎的方式保护自己。纳阿曼的礼物多么丰厚,多么诱人,足够解决革哈齐后半生的物质生活,但是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主之仆人,服侍厄里叟。
这事当然瞒不过厄里叟:“那人下车转来迎接你的时候,我的心岂没有跟你去吗?”(列下5:26)于是告诉他代价是:“纳阿曼的癞病也要附在你身上和你的后裔身上,直到永远。”(列下5:27)
面对礼物诱惑,厄里叟和革哈齐心态如此不同,一个持守先知本分,清心寡欲;一个先知仆人,蠢蠢欲动;一个在心内,一个在心外;作为先知厄里叟,必然在心内观察革哈齐的心,预见了他的悲惨结局。
革哈齐从厄里叟出来当然得了癞病,而且还遗传后裔,这代价太大了!
亚当厄娃犯罪,也是遗传后裔,也是很大代价,后代子孙得“癞病”生活。不过,由于天主慈悲,不忍人一直受制于此,派耶稣医治人心“癞病”,但是渴望接受医治的人又有多少呢?
只有拥有信德之人才会如此吧!癞病人找耶稣医治,内心多么渴望自由,多么渴望爱,不被隔离和歧视!
耶稣走进一个村庄,有十个癞病人怀着渴望而卑微的态度与耶稣相遇,“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他们提高声音说:师傅,耶稣,可怜我们罢!耶稣定晴一看,向他们说:你们去!叫司祭们检验你们罢!他们去的时候,便洁净了!”(路17:12)其他人呢?只不过不承认自身“有病”,没有回到耶稣跟前寻求更深的医治。
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宣告喜讯的时候,引起一群人质疑,他们看不起耶稣的出身——匠人之子,耶稣知道他们的傲慢与偏见,而不肯接受他的光。“在厄里叟先知时代,在以色列有许多癞病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得洁净的,只有叙利亚的纳阿曼。”(路4:27)耶稣毫不避讳说出他们傲慢的心理,指出他们不承认自身“癞病”,因此他们“愤怒填胸”,不愿“治愈”自己,还妄图伤害耶稣。
教会里有“癞病”人存在,一部分教友承认“癞病”不断谦卑自己,依靠天主光照祈祷,恳求医治贪欲并获得灵性成长;另一部分教友要么没察觉,要么忽视,耶稣怀着爱心在寻找我们每一个“癞病人”,想要医治我们。有时候,我们只是如同祂的家乡人,并不认识耶稣的救恩,也不怎么渴望祂的医治。
我在社会上接触教大部分外教人不承认自身“癞病”,不肯认识耶稣,就算认识耶稣,宁可向外寻求贪欲也不渴望接受医治。耶稣来寻求“癞病”人,“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癞病人获得医治。(路5:32)
耶稣在时刻等待着我们“浪子回头”,好让更多人获得恩典而治愈。
我承认我有“癞病”,需要耶稣治愈,更要有耐心徐徐图之。
这是耶稣的新年希望,藉着我们的更新而更新教会团体。相比身体的癞病,我们更需要渴望灵魂癞病的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