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常六:不要妄图软化福音,而要踏实靠近天主。
发布日期:2025-02-13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不要妄图软化福音,而要踏实靠近天主。

或许耶肋米亚先知想出那番智慧之言时,正处于他诸多不顺的日子。想想看,要是我们信赖人类,就会受诅咒。

 

当我们在经文中听到这般离谱的言论时,如果没打瞌睡,就必须在意识里拨动某个小开关,好让自己想:这肯定是无稽之谈。这样我们就不必操心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其意义。没有哪个心智健全的人会像耶肋米亚先知那样思考或说话。

 

但这恰恰是我们该停下来思考的。或许我们健全、符合人性的思考方式并非天主的方式。倘若天主的道路与我们的截然不同,那又如何呢?

 

基督是天主进入我们人性的途径,从而改变了整个受造界乃至大地本身。

我们试图将天主纳入人性中可敬的行列,把祂当作我们之中最优秀、最高尚、最睿智的。但天主并非我们。天主完全超越我们的言辞与概念,远比我们最深切的渴望更为浩瀚,且与我们微薄的常识相悖。

 

此外,若以圣史路加对山中圣训的记载来判断,即便与我们同在的天主耶稣,对人类事务的看法也与我们的大相径庭。如果我们无视耶肋米亚先知对人类的不信任,想象一下,要忽视基督对我们每一个人性冲动的否定,我们得施展多大的压抑本领。

 

蒙昧的尼采足够聪慧,能洞察山中圣训里可怕的真相。耶稣所倡导的,是对人性的公然逆转。尼采深知,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财富充裕、温饱无忧。我们惧怕苦难与泪水,而且被他人仇恨、排斥和侮辱,是我们最可怕的噩梦之一。

 

不过,耶稣却称这样的境遇为有福。如果我们贫穷饥饿,就应当喜乐。我们要为自己的泪水而欣喜,欣然接受被当世权势所摒弃。这种对自然智慧与欲望的全然否定,让尼采怒不可遏,他对那些胆敢追随基督的人怒吼道:不是满足,而是更强的力量;不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和平,而是战争;不是德行,而是效率。弱者与残缺者应当灭亡:这是我们人性的首要原则。甚至应当助他们一臂之力促其灭亡。还有什么比任何恶行更有害呢?——对所有残缺者与弱者的实际同情——基督教。(《反基督者》,2

 

尼采意识到,基督教里有些东西与我们的自然冲动严重相悖。他绝不会满足于一个被淡化、只会让我们感觉良好、与我们一同趾高气昂的耶稣。

 

不幸的是,基督徒恰恰这么做了。我们没有彻底拒绝基督的教诲,而是用我们所谓更现实的智慧之枕,将其软化并扼杀。正如伟大的英国作家兼神学家多萝西・塞耶斯所指出的,我们捕获了犹大之狮,修剪了它的爪子,把它变成了一只家养的小猫(《给日渐式微的教会的信》)。

 

不过,如果我们让耶稣的道路与言辞充分发挥其力量与活力,我们就会意识到,有一种更高的智慧,颠覆了我们所有的范畴。这是无法逃避的。如果我们要接受基督,就意味着有某种、某个人,与我们的本性和倾向全然不同。在耶稣内道成肉身的天主,那永恒的圣言成为血肉,指向一个永远无法被简化为人类维度的现实。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从某种深刻意义上说,耶肋米亚先知是对的。我们不能信赖人类。说来奇怪,这正是尼采那具有毁灭性的主张。他要我们只顺从本性的驱使,即我们对权力的意志。这不仅否认了天主对我们的权威,也否认了任何其他存在对我们意志的要求。这是我与你的生存之争。

 

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的力量与希望,不在于我们的肉体,也不受制于尘世的循环。圣保禄虽说不像耶肋米亚先知那般好辩,但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如果死人不复活,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仰便是虚空的。对保禄来说,复活的新生命只是天主那不可探究、难以理解的道路的一个表征。

 

基督既是天主进入我们人性的途径,从而改变了整个受造界乃至大地本身,而祂的存在本身就传递着一个信息:除了我们的人性,除了宇宙的一切秩序,还有更多。

 

如果没有超自然的秩序,山中圣训就毫无意义。我们的礼仪,连同其中神圣的行为与言辞,也同样毫无意义。当我们齐聚敬拜时,我们并非仅仅颂扬和尊崇我们脆弱的团契与故事也不是在崇拜自然世界的变迁我们所做的,是让自己亲身感受到天主那伟大的作为,天主是 奇妙而迷人的奥秘

 

作为基督徒,我们的任务并非让天主的基督迎合我们的需求与期望。我们的任务是让我们的生活符合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