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令人喜乐的真福
发布日期:2025-02-13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令人喜乐的真福 

谁如果想理财投资,他不会向在路上遇到的推销员投资,而是会向理财策划师咨询:怎样做才可避免亏损,哪些投资可以获取利润,哪些投资是比较可靠的,而又有哪些存在着风险呢!在权衡了利弊后,才选择最有保障的投资。

我们的生命,是天主放在我们手中的宝贵资本,需要人去经营。人想怎样体现自己的价值呢?怎样才能使天主的资本在我们手中增值呢?有些人需求很大,大多数人都在押注一切:不惜一切代价,事业,金钱,健康,荣耀,外表和追求愉悦。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另外有一些行为是不被人看好的: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去而为最弱小的人服务,容忍,忍耐,放弃多余的东西,对有需要的人慷慨大方,个人伦理行为正直..... 在我们的文化中,依靠这些价值观的人是如何的人:有智慧的,单纯与纯朴的,梦想家或理想主义者?

人有多种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尝试,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重覆:故此不允许我们出现错误。我们需要一位可以相信的内行专家,这是不可缺少及迫切的,但是我们也有可能选择了一位错误的顾问。智者的话总是正确的:「我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朋友也不要相信。」只有相信天主才是有价值的保证。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讯息,现在重复以下的话:

仰望上主的人是有福的。     

 

读经一  耶 17:5-8     

上主这样说:「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为自己的臂膊,决心远离上主的人,是可咒骂的! 他必像一株在旷野中的柽柳,即使幸福来到,一点也不觉察,只住在旷野干燥处,满含盐质无人居住之地。 凡信赖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 他必像一株栽在水边的树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热的侵袭,枝叶茂盛,不愁旱年,不断结实。

读经以清晰但也令人不安的话语开始: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为自己的臂膊,决心远离上主的人,是可咒骂的(5节)。

世界上已经存在着许多的不信任,人与人之间都充满着怀疑及警惕!有时被朋友及自己最信任的人出卖,不忠与各种陷阱,给自己造成的痛苦经验,使人开始怀疑信任的价值,认为还是不要相信任何人为好。这样我们被迫按照最后的结果来思考与衡量一切,认为即使有人是最真诚与最无私的建议,也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别人想通过它来获得私人的利益。耶肋米亚邀请我们不是更要谨慎,更要警惕吗﹖

先知所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他愿意给人生命与智慧的准则,他说不要信赖世人给你们建议的价值。谁如果这样做,即使幸福来到,一点也不觉察,只住在旷野干燥处,满含盐质无人居住之地(6节)。建立在这个虚假价值的世界中,像在不能生长任何植物的旷野。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能发展社交,也不可能生存。

读经第二部分(7-8节),描写信赖上主,将自己的价值观,建在天主的许诺保障上所获得的祝福:就像一株栽在水边的树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热的侵袭,枝叶茂盛,不愁旱年,不断结实(8节)。

凡信赖世人,以血肉的人为自己的臂膊是可诅咒的。这并不是天主将惩罚他们,而是说他们被自己的价值观所毁。先知证实与强调以血肉之人为臂膀的人,生命将会带来灾祸:所有的财富与能量,牺牲与祭献都将毫无意义与保留。各人的工程将来总必显露出来,因为主的日子要把它揭露出来;原来主的日子要在火中出现时(格前3:13),所有一切都将毁灭。

那些将自己的生命基础建立在对天主的信赖上,相信天主的建议与安排的人,即使在世界的眼中是失败与愚蠢的,但却是有福的。并不是说接受奖赏,而是他预见了生命。

撒下去爱的种子,善事,所建立的和平将保存到永远。锅炼银,炉炼金,上主炼人心(箴17:3)。最后,重要的就是审判。

 

 读经二 格前 15:12,15-20

 我们既然传报了基督已由死者中复活了,怎么你们中还有人说:死人复活是没有的事呢﹖

此外,如果死人真不复活,我们还被视为天主的假证人,因为我们相反天主作证,说天主使基督复活了,其实并没有使祂复活, 因为如果死人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如果基督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仰便是假的,你们还是在罪恶中。 那么,那些在基督内死了的人,就丧亡了。 如果我们在今生只寄望于基督,我们就是众人中最可怜的了。 但是,基督从死者中实在复活了,做了死者的初果。

为格林多的团体来说,相信基督的复活不是一件难事,困难的是相信人的复活。对于这点,保禄希望他们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因为如果死人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16节)。如果基督没有复活,那么后果就相当可悲:信德就没有任何基础,那些在基督内死去的人就没有任何希望,他们将永远消失,好像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那么基督徒还有希望吗?这样只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享受到生命的快乐,而也有很多外邦人也是如此。保禄明显强调自己的意见,因为虽然有很多人不相信复活,却度着一种简朴与克已的生活。现在却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基督没有复活,基督徒就是被迷惑了。

保禄用「初果」的图像来解释复活的意义。首先成熟的果实与后来成熟的并没有区别,只是首先成熟的果实。基督是第一位复活的,是复活中的初果,所有跟随祂的人,在祂之后死去的人都将复活,分享祂同样的命运。

在我们所遇见的人中,有很多是非常善良,慷慨大方的人;即使他们不相信存在着复活的生命,他们的生活可以成为别人的表率。毫无疑问,天父将接纳他们到天上的家乡,甚至他们将比那些只有基督徒之名而毫无基督徒之实的人早进天国。现在,如果这些人的行为已表现得很好,那么为什么还要打扰他们,为甚么还要向他们宣讲复活的消息,为什么要告诉他们永恒的生命呢?  

「福音」并不是像一些人所宣讲的一系列必须遵守的法律条文,而是向人宣布天主为人所做的一切,并为人带来的喜乐。当人看到天主作为,体会到这种喜乐时,还生活在无知中,这样是不正确的。他必须立刻向别人说:「天主对你有个爱的计划,你将享受天主为你带来的救恩。你从虚无中来,但是却不会回归虚无;你是在爱的相遇中出生,最终将与爱相遇。」所有人都要知道,现世的生命是为将来可以在新生命中诞生作准备。这样的希望使人评价所有在现世所发生的事情 — 喜悦与痛苦,幸运与灾祸 — 将在一种完全新的视野中看待这一切。

 

福音 路 6:17,20-26

耶稣同他们下山,站在一块平地上,有他的一大群门徒和很多从犹太、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边来的群众。 耶稣举目望着自己的门徒说:「你们贫穷的是有福的,因为天主的国是你们的。 你们现今飢饿的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得饱饫。你们现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要欢笑。

 几时,为了人子的缘故,人恼恨你们,并弃绝你们,并且以你们的名字为可恶的,而加以辱骂诅咒,你们才是有福的。 在那一天,你们欢喜踊跃吧!看,你们的赏报在天上是丰厚的,因为他们的祖先也同样对待了先知。 但是,你们富有的是有祸的,因为你们已经获得了你们的安慰。 你们现今饱饫的是祸的,因为你们将要飢饿。你们现今欢笑的是有祸的,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 几时,众人都夸赞你们,你们是有祸的,因为他们的祖先也同样对待了假先知。

每人都喜欢听别人说恭维的话,尤其是那些有声誉、有权有势,杰出的人士。

 耶稣也向别人说出这种恭维的话(「真福」:意思是「祝贺你所选择的」)。耶稣列举了四种真福,同样警告四种相反真福的选择,它们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具有吸引力,且明显是令人欣慰的。

耶稣时代的经师们时常用一种固定的格式来表达「有福」与「有祸」。他们用这样的格式谆谆教导人,向他们提出建设生命意义与价值:有福的人……。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教导人要注意具有欺骗性与幻想性的灾祸:这样行事或那样的行事的人是有祸……。在读经一中,耶肋米亚也用同样的方式表述「有福」与「有祸」。即然以色列的智者是用这样的方式向人传递有福与有祸的讯息,那么在«福音»中出现了大约十多次的「有福」,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有祸」就不足为奇了。现在我们记住一些这样的真福: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5)。怀过妳的胎,及妳所吮吸过的乳房,是有福的(路11:27)! 主人来到时,遇见醒寤着的那些仆人,是有福的(路12:37)。因为你看见了我,才相信吗?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29)! 但你几时设宴,要请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人。如此,你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可报答你的;但在义人复活的时候,你必能得到赏报(路14:13-14)。凡不因我而绊倒的,是有福的。(玛11:6)你们的眼睛有福,因为看得见(玛13:16)。

这些引用足以证明,在耶稣的时代,如何使用「真福」来传达讯息是常见的。

在玛5:1-12强调的多种有福与今日福音中路6:20-26强调的多种有福,值得去检视这两个列表之间的主要差异。

 在«玛窦福音»中,耶稣是坐在山顶宣布真福(玛5:1);而在«路加福音»中耶稣是在平原宣布真福(路6:17),这是个次要的细节。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在«玛窦福音»中有八个「有福」,而在«路加福音»中只有四个「有福」,另外还有四个「有祸」。

 «玛窦福音»强调「真福」的精神层面。「神贫的人是有福的」(玛5:3),「飢渴慕义的人是有福的」(玛5:6)。而«路加福音»强调它的现世意义:你们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你们飢饿的人是有福的,你们现世哭泣的人是有福的。却同时又指出灾祸:「你们现在富有的人是祸的,你们现在饱饫的人是有祸的。你们微笑的人是有祸的」。没有任何的精神层面意义,路加所强调的全是实际生活中的事实。

现在看看今日福音片段。为了明白它的意义,必须明白真福是是对谁说的。耶稣同他们下山,站在一块平地上,有他的一大群门徒和很多从犹太、耶路撒冷及提洛和漆冬海边来的群众,他们来是为听他讲道,并为治好自己的病症;那些被邪魔缠扰的人都被治好了。群众都设法触摸祂,因为有一种能力从祂身上出来,治好众人。耶稣举目望着自己的门徒说(路6:17-20)。明显的,与接下的「有祸」一样,它只是对门徒们而说的,就是基督徒团体。很明显,「真福」的接受者和随后的「有祸」者不是对人群说,而只是对门徒,最终是对基督徒团体说的。

让我们开始第一个真福:你们贫穷的人是福的。

从哪方面可以说伯多禄,若望,雅各伯与其他的宗徒们都是些贫穷人呢?他们虽然不是富人,但是也不是一贫如洗,至少还有渔船与居住的房子。有很多人却不如他们。为什么只是对他们说他们是有福的呢?他们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为了明白它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上星期日福音的最后一句开始。在他们看到了捕鱼的奇迹后,耶稣委托伯多禄,命令他将人从死亡的深渊中释放出来,并将他们带向生命的境界中去。路加总结说:他们把船划到岸边,就舍弃一切,跟随了祂(路5:11)。再往后一点,对肋未的召叫,它的结尾是一样的:他便舍弃一切,起来跟随了祂(路5:28)。

 在«路加福音»中,在每次的召叫后,「舍弃一切」这句像一个标记一样重复出现。耶稣对富少年说:你还缺少一样:把你一切所有的都变卖了,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路18:22)!这种自愿贫穷不是可有可无的的选择,不是只是对那些想在别人心目中成为英雄或自认为比别人强的人,而是基督徒的基本特征:同样,你们中不论是谁,如不舍弃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门徒(路14:33)。

 怎样才算是「舍弃一切」呢?是不是要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从窗户外扔出去呢?这样就面临着强盗将之拿走的危险,变为穷人,以乞讨为生?不是这样,这是个愚蠢的想法,是误解与歪曲了耶稣的话语。耶稣从不鄙视财富,也不要求毁灭。只是要求舍弃,因为它的危险会使人只想着财富,心生贪婪,成为进入天国不可超越的障碍(路18:24-25)。现世的财物是宝贵的,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但必须保持在适当位置,如果我们高估它们或者把它们变成偶像,就会有祸了。

受基督的话启发的人,将财富给予适当的价值,在福音意义上是贫穷。他欣赏,尊重它们, 知道它们是来自天主的礼物。 由于它们是礼物,人应该适当地运用它们。 他意识到它们不属于自己,他只是一个管理者,并按照主人的计划进行投资。 他收到的全是白白得来礼物,他也要把它们白白的施予,成为他人的礼物。

 «福音»中「贫穷」的意思,是指不为自己积攒任何物质,不朝拜金钱,不将之偶像化;也不滥用与浪费时间,不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学问,称号,社会地位为依靠。真正贫穷的人,就是那些相似在天之父,虽然自己拥有无数的东西,却没有是为自己保留的,随时准备奉献与施予,不为自己留下任何东西,没有一样不施予的,完全的奉献出去。

基督徒的理念并不是贫穷,而是一个具有福音贫穷精神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没有人只为自己积攒财富,没有任何人感到无助。每位都从天主那里所领受到,随时为自己的兄弟服务。「贫穷的人是有福的」这句话,不是屈从与放弃,却是希望与安慰。在这个新世界中,没有任何人感到自己还再有需要(宗4:34)。

这个有福的许诺并不是一个未来遥远的果实,也不是许诺在死后进入天国,却是宣布一个立即就可以获得喜乐:「天国是你们的」!当人选择保持贫穷的生活时,就进入了天主的国,就进入一个新的条件中。

谁如果不做这个具有决定性的选择,继续按照地上的逻辑思维思考,自己的心就被所拥有财富所牵连,并将自己的幸福建在财富的希望上。他们就得不到自由…..他们就还未有福。

只有真正的门徒是有福的,因为他们明白人的生命不取决于所拥有的财富,心灵不能同时被「钱财」所牵连,又同时向天主带给这世界的救恩而开放自己的心灵。

选择度福音劝谕的贫穷生命的后果是什么呢?那些放弃自私使用财富的门徒应该期待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耶稣用第二种「有福」来回答:你们现在饥饿的人是有福的(21节)。

没有幻想,没有欺骗,没有幸福,舒适,安逸自在生活的许诺。真正在飢饿,不是精神上的,就是那些拥有一切者,将自己的一切都与贫穷的人分享。这样也许将为他们带来贫穷,不幸,缺衣少食,甚至有时缺少必须品,这是无可避免的后果,但是他们却是有福的。

耶稣向他们表示最大的恭贺并许诺保证说:「上主将使他们得到饱饫」。天主通过你们建立一个新世界,每种飢饿与需要都将得到满足,天主为每人都准备了丰富的盛宴,使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依25:6-8)。通过你们,天主降福这里食粮充裕,穷人们都吃得饱饫无忧(咏132:15),赐给飢饿者食物(咏146:7)。

第三种「有福」。你们现在哭泣的人是有福的,这是一种处在实际的不幸与重担中的境遇(21节)。谁如果成为贫穷的人,将体验忧伤与无助,没有安慰,因为虽然自己付出所有的牺牲与奉献,却没有立即看到所带来的结果,没有解决贫穷所带来的所有问题,体会到失望,也只有痛哭。天主将要安慰他,使他的眼泪变为喜悦。由他在痛苦中所撒下的善良种子将会成倍的成长与获得丰富的收获(咏126:6)。就像正处在临盆时的妇女一样: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因为她的时辰来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因为一个人已生在世上了(若16:21)。

 最后一种「有福」, 与前面的不同,是「为了人子的缘故,人恼恨你们,并弃绝你们,并且以你们的名字为可恶的,而加以辱骂诅咒,你们才是有福的」(22节)。这并不是描述门徒们现时的情况,而是描述痛苦将要发生在门徒们身上的事;这不包括一个可以改变现时状况的许诺,而是当他们为了人子的缘故,受到欺压时,邀请他们仍要喜乐(22-23节)。

谁如果拒绝遵从统治现世思想的原则 — 那思想就是自私自利,竞争,欺压,寻找自己的利益 —就会被人认为是危险人物,并将受到别人的排挤,好像是他人的一种威胁。旧的世界不会消失,旧世界不会相信世界的进步建立在天主对人白白恩赐的基础上,时常准备无条件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去为他人服务,寻求最末位。谁如果选择这个新世界的标准,就会与充满这个世界思想的人产生冲突,将被孤立,受到迫害。世界的同意与赞赏是个否定的标记。迫害是正义的人常常承受的结果:因为«旧约»中先知们也常常是受到别人的迫害。

 门徒「尽管」遭受迫害并不报复;他不报复,因为总有一天迫害将结束,而他们在未来却可以领受来自天上完美的奖赏。处在迫害中的人是福的。受迫害实际是跟随耶稣不可辩驳的标记。

 四种「有祸」,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它只是简单的对「有福」的否定。提醒门徒们时常要小心,不要被世界的原则,「撒旦的逻辑」所诱惑。

当人重新开始计算自己银行的存款是否增长了,考虑自己的职业与薪水,只考虑自己的益处,只为自己积攒财富时,就是迷失了方向。当别人哭泣或因为饥饿而死亡,那些人是「可诅咒的」,并不是因为天主仇恨或惩罚他们;是「可诅咒的」,因为他做了错误的选择,将自己放在「天主的国」之外,他们只从人那里接受祝贺与欣赏,而不是从天主那里接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