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作为基督徒,我是基督所说的有福之人吗?
发布日期:2025-02-15 | 作者:意鸣子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作为基督徒,我是基督所说的有福之人吗?
路加福音 6:17, 20 - 26
甘天霖神父
今日福音中的福与祸,与当时犹太人的普遍认知,甚至与我们当今的观念都相悖且有违常理。一般的认知是,穷人、受苦哭泣的人和饥饿的人是被诅咒的。然而耶稣却宣称他们有福!那些 “祸哉” 的表述同样有违常理。一般认为,富足的人、饱足的人、欢笑且受称赞的人有福。不过,耶稣却宣告他们有祸了。
这些以被动语态表述的福与祸,其背后假定的主体是谁呢?虽然这一点并未明言,但是假定的主体是天主!有些人将诅咒穷人的根源归为天主。耶稣却对此予以彻底的挑战。“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 这句未明言的祝福,其主体同样是天主。耶稣——也就是天主——以第一人称宣告:“我已祝福了穷人。” 通过扭转这种普遍认知,耶稣表明天主并非不平等的始作俑者。是谁一直以天主的名义教导这些观念呢?是谁告诉穷人他们是受诅咒的呢?这样的教导和教导者都应从课程大纲中剔除,都应被逐出学校!
要相信耶稣的主张,相信穷人有福,需要极大的信心。将这段经文与耶稣在纳匝肋宣告禧年的内容一起研读,我们就能体会到耶稣的真正意图。他在宣告解放,并赋予穷人在天主国度中的财产权。禧年的宣告要求富人将所积累的土地财产归还给原主,旨在恢复以色列子民之间的平等。如今,耶稣不仅宣告了不动产方面的平等,还包括情感层面的平等!欢笑的人将哭泣,哭泣的人将得到安慰!这就是天主的国度,充满神圣的平等!
为了理解耶稣对平等的重建,我们需要重构耶稣讲道时的场景。以色列作为一个王国,处境岌岌可危,一边是罗马总督,另一边是半血统的犹太人黑落德王充当傀儡君主。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都感觉流离失所。当耶稣谈及天主的国度,说穷人在那里将拥有财产权(“天主的国是你们的”),当时的人们并不认为这个国度是死后的天堂。以色列人期待一位在世上的默西亚君王,所以当他们听到天主国度的应许时,相信的是一个现实中的国度。想象一下,对于那些被剥夺财产、走投无路的人而言,耶稣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希望!那些被忽视、充满负罪感、被视为受诅咒的人,由此获得了自尊与尊严的希望。
圣史路加对天主公义的理解在其福音书中处处可见。我们能从玛利亚的《谢主曲》、纳匝肋会堂中的讲道,或是富人与穷人的比喻中,都能听到角色的逆转。
群众中的冷漠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我们却对此习以为常,觉得有饥饿、贫穷和困苦的人存在是正常的。有时,我们把对自己冷漠的合理化解释成天主的诅咒。这就是我们为自己开脱的方式!
有时,穷人不被认为是受诅咒的,而被看作是一种诅咒本身。他们被视为负担,或是廉价劳动力!一些政府的核心关注点是摆脱穷人,而非消除贫困。对他人的贫穷、不公和压迫所表现出的罪恶冷漠,是我们所置身其中的结构性罪恶。我们对此负有重大责任。
如今我们也看到,教会和许多人在为弱势群体努力,这些人是合乎天主心意的。他们若不与受苦之人接触并减轻他们的痛苦,就无法安心生活。但那些不关心穷人的人呢?耶稣何时才能称他们 “你们也有福了呢”?作为基督徒,你又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