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七主日 创造性的非暴力,慈悲如同天父。
发布日期:2025-02-21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创造性的非暴力,慈悲如同天父。

达味堪称非暴力的导师?在他身为国王大权在握之时,达味曾为满足私欲而显露出谋杀的行径。

 

他觊觎 极其美丽巴尔舍巴,于是设计让她的丈夫乌利在战斗中丧生。然而,王室历史的作者乐于展现,正是同一个人,也能够做出一些非凡之举,而这些举动,我们如今已懂得称之为创造性(甚至带有几分机巧)的非暴力行为。

 

撒乌耳对尚未称王的达味展开搜捕与剿灭行动期间,出现了两个令人瞩目的此类事例。第一个事例发生在达味藏身于恩革狄的一个山洞之时。当撒乌耳进入山洞解手时,达味悄悄绕到他身后,割下了他外袍的一角。随后,达味现身于这位意图杀害他的人面前,让撒乌耳知晓他并未趁其解手而(可乘之机)下手:

 

我只割下你外敞的衣边,没有杀你,从此你可清楚知道:在我手中并没有邪恶,也没有罪过。我原没有得罪你,你却千方百计地想要我的命。愿上主在你我之间施行审判!(《撒上》24:12-13)。

 

在今日的第一篇读经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事例。撒乌耳继续在弗旷野追击达味。一天夜里,达味阿彼瑟潜入撒乌耳的营地,来到国王和他的将军熟睡之处。达味拒绝了阿彼瑟提出的 用一矛将撒乌耳钉在地上的提议。相反,他小心翼翼地避免伤害敌人,只拿走了国王的长矛和水罐。在安全距离之外,达味嘲讽阿贝乃尔撒乌耳,使国王心生愧疚而改变心意。

 

达味这些非暴力策略的吸引,甚至可能从中获得启发,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来聆听福音的内容,即路加《山中圣训》的核心内容。达味偶尔为之的巧妙策略,纳匝肋的耶稣将其拓展为一种生活方式。非暴力居于耶稣教导的核心。

 

毫无疑问,玛窦和路加也是如此理解的。玛窦在阐述耶稣在《真福八端》中的教诲时,将关于非暴力和爱仇敌的言论,置于第五章著名的六个 对照的高潮部分。在路加更为简短的讲道版本中,爱仇敌的内容显得更为突出;他将爱仇敌和非暴力的诫命,紧置于真福和祸哉之后。六节经文之后,路加通过重复这一诫命,结束了该段落。

 

谈及非暴力的动机,达味和耶稣的共通之处或许比乍看之下更为显著。达味的举动并非仅仅是狡黠的自我保护策略。他将敌人视为同在天主审判之下的同类(今日,虽然上主将你交在我手中,但我不愿伤害上主的受傅者。)。而当纳匝肋的耶稣命令人们要非暴力并爱仇敌时,他所倡导的理由,正是对天主的效法(你们要成为至高者的子女,因为祂对忘恩负义者和恶人同样仁慈。)。这一理由在玛窦的版本中阐述得更为完整(玛 5:45):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换言之,要像造物主一样,在仁慈上包容一切。

 

玛窦将这种态度总结为臻于完美——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路加则记录了这句更具感染力(学者们认为也更为原始)的表述: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一样慈悲。这里被译为 慈悲的词是一个罕用词汇 “oiktirmos”,仅在福音书中此处出现(在新约的其他地方,仅在雅各伯书(5:11 出现,作者在此呼应了旧约中对天主的描述,如《出谷纪》34:6 和《圣咏》103:8)。该词指的是天主对受造物的盟约之爱。我们这些宣称以这种方式认识天主的人,被赋予使命,要将这种慈悲延展至所有人。

 

基督徒对仇敌的爱以及随之而来的非暴力,并非仅凭意愿就能做到;它源自与天主以及盟约团体的关系。然而,这也是一项诫命。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福音中展现耶稣首次教诲的两篇讲道,将非暴力和爱仇敌作为这一教诲的核心。为何我们基督徒的教导与实践如此迟缓,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呢?具体而言,以下哪一项更接近耶稣的教导:死刑呢?还是不得假释的终身监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