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式灵修|分辨7
发布日期:2025-02-21 | 作者:文/多玛斯﹒格林闹市中的黑暗
第 一 部
第一章
玛尔大在厨房中所遭遇的黑暗(三)
在天主上智的安排下,阴谋、挫折以及误会,在圣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确,他们的遭遇都很坎坷。令人讶异的是,圣十字若望虽然主张「虚无」与脱离的学说,可是他所度的不仅是繁忙的生活,还经历了「外在」世界中的闹市黑暗。
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一旦我们自由地降服于天主,灵魂开始陷入更深、更干枯的祈祷之中,那么我们在「世界上」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呢?就如在前面我所暗示的,以及下面几章所要表明的,我相信「在世界」的这个生命,在我们往内朝向神圣与结合的成长中,扮演着极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
...当玛尔大被主指责之后,返回厨房,按着她的性格和她当时的心情来看,她一定处在「厨房中的黑暗」。她必定想知道,她这样努力地爱主,并尽力去事奉祂,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对。是不是主也要她坐在祂的脚前,而让大伙儿挨饿呢?如果照我们现在身为旅行者的情况来评估,我认为玛尔大事奉主的方式是更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参与、服务, 以及必然会产生的「黑暗」,在我们转变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上篇
爵式分辨(七)
在天主上智的安排下,这种阴谋、挫折以及误会,在圣人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确,他们的遭遇都很坎坷。令人讶异的是,圣十字若望虽然主张「虚无」与脱离的学说,可是他所度的不仅是繁忙的生活,还经历了「外在」世界中的闹市黑暗。我在此所要提出的,若是由天主的观点来看,我相信这种吊诡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奇。这就是为什么读了圣十字若望的著作,也了解他所强调的脱离,却惊讶地发现他的生活结合了黑夜与闹市。一旦我们明白了「虚无」(暗含着超然的意义),并不是灵修之旅的目的,也不是今世之旅的目的。我猜想,我在这本书中所探索的奥秘,已经在圣十字若望个人的经历中展现得很清楚了。一旦我照着超然的本意,真正的自由了,接着怎么样呢?照常理来说,如果我无病无灾,我是不会死的,也不能与我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种种需要与挑战断绝关系。因此,我发现现今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就是我着手写这本书的同一问题:一旦我真真实实地,并且自由地降服于天主,也真诚地对天主说「是」的时候,天主要我在这个世界的参与投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重要吗?为每一位成熟的基督徒祈祷者,不论他有什么特别召叫,都是这样吗?一般来说,「超然」 这个名词对忠实的基督徒与祈祷者而言,就是指不关心和不参与。因此当我提出一个人能够,而且天主可能希望人可以同时是超然而又真实地参与,或许会让读者感到吃惊。我不大确定圣十字若望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感到好受,不过我深信在他的生命,以及他对天主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充分具体地表现出来。
现在回到我们的问题,一旦我们自由地降服于天主,灵魂开始陷入更深、更干枯的祈祷之中,那么我们在「世界上」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呢?就如在前面我所暗示的,以及下面几章所要表明的,我相信「在世界」的这个生命,在我们往内朝向神圣与结合的成长中,扮演着极重要且不可缺少的角色。汉娜 ·何纳德以寓言的方式,对这一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在《馨香山》,她「多恐」小姐,也就是《跃——生命的历程》 书中的女主角,从天主的圣山返回自己的家乡——羞辱谷 。她回家之后,不再是「多恐」小姐,而是「恩宠与光荣」,向她的「恐氏家族」分享了她的一切经历。她不仅告诉他们山上的富饶,还有她受到仇恨、嫉妒与排斥;受到爱慕、赞美与追求。这一切的经验,形成了天主在山上已开始,如今仍在她内工作的一部分。 「恩宠与光荣」小姐回到自己的家乡,不只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她自己:她的家乡(闹市)就是天主的善工在她身上开始的地方,现在要带她到成全的境界。
这一切从耶稣生活、祂对门徒的教导,以及使徒生活的磨难中,都非常清楚地呈现出来。同样的,保禄被召为宗徒,在反省自己传教的生涯中,也有着这同样清楚的经验。事实上,整部新约中有一件事对我来说是十分清楚的:要常常接受玛利亚那种特殊的、也是美丽的召叫,忘掉其他的一切,只坐在主的脚前, 全神贯注地听祂,祂一向希望我们唯有将自己交付给祂,才能保有祂。
在伯达尼发生的事件是,耶稣拜访玛利亚、玛尔大与拉匝禄三兄妹,玛尔大对耶稣抱怨说:「主!我的妹妹丢下我一个人伺候祢,祢不介意吗?请叫她来帮助我吧!」主回答她说:「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唯有一件。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 路十40-42)。玛利亚之所以得到了更好的一份,就是因为那是一种永久的、天堂上的方式。不过,我相信玛尔大的是一种普通的方式,因为我们现在还是朝着天堂迈进。如果照我们现在身为旅行者的情况来评估,我认为玛尔大事奉主的方式是更好的。为什麽呢?因为我们的参与、服务, 以及必然会产生的「黑暗」,在我们转变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希望读者在本书中能看出来(以圣经的观点)为什么玛尔大的方式在朝向天主的转变过程中,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是重要的。
圣经捕捉了玛尔大与主同在的画面,正好是她沮丧的时刻。当「恩宠与光荣」小姐从高地返回羞辱谷时,她热忱地分享她的见闻,有时蒙上了黯淡、沮丧、失败与误会。同様的,玛尔大竭力让主高兴,反而吃力不讨好,受到主轻微地责怪。试问玛尔大在这黑暗的时刻,与她自己对耶稣的爱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只是她的反应「错误」?或是这样的经验对她的内在旅程非常重要? 就在此刻,主正在她的内心工作,一如坐在主脚前的玛利亚一样。 也就是说,玛尔大只是犯了错?或是她的错误对她的成长很有关系?当然,路加没有告诉我们,圣经上也找不到清楚的线索引导我们发现这件事,究竟在玛尔大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影响。然而我们大多数的人,很容易地就能在玛尔大身上与她的反应中找到我们自己。我想就运用我们的想象力,自由地探索这段福音事件,必会得到结果。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写一个玛尔大的虚幻故事,而是为更具体了解在我们每个人内在的「玛尔大」。照着这种想法,我想我们可以说,当玛尔大被主指责之后,返回厨房,按着她的性格和她当时的心情来看,她一定处在「厨房中的黑暗」。无论如何,她是真心爱主。实际上也就是因为她的爱,才会对主的回应感到心痛。她必定想知道,她这样努力地爱主,并尽力去事奉祂,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对。是不是主也要她坐在他的脚前,而让大伙儿挨饿呢?
或许在这福音的故事里,我们太注意玛利亚了。但在厨房中突然发生的黑暗,对我们灵修的生活,反而更为重要。让我们跟着玛尔大回到厨房,看看我们能学到什麽。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主也许会跟着进来,向苦恼的玛尔大——以及对我们说些什麽。这便是我们要寻求的恩宠,也就是「邀请玛尔大去默观」,这本书就是为她而写的。
未完待续
节选自《闹市中的黑暗》
我们非常期待听到您对《爵式灵修》内容的心声与反馈,如您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
可以发邮件到:986193703@qq.com,期待您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