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以爱重讲仇恨故事,绽放基督的微笑!
发布日期:2025-02-21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以爱重讲仇恨故事,绽放基督的微笑!

路加福音6:27-38

甘天霖神父

在今日的福音中,耶稣教导我们天国的核心价值就是爱,也指引我们如何应对本能的仇恨与暴力。路加福音中关于爱的篇章,必须与若望福音里对爱详尽的论述,以及圣保禄的爱德赞一同研读。天主子教导人类如何去爱,其传奇事迹藉着纯粹的爱在十字架上达到了高峰,即便面对残酷的折磨与死亡,祂仍然拒绝仇恨。

 

爱的根基是一种本能的驱动力,存在于所有动物之中。这对于物种的繁衍与存续必不可少。本能之爱的表现见于亲子之间或配偶之间。本能之爱大多是相互的。不久前,报纸记录了一则令人难忘的本能之爱的故事。在林区,一只雄性犀鸟被路过的汽车(SUV车型)撞到中后坠地身亡。即便在濒死之际,这只鸟仍未松开嘴中为配偶和雏鸟采集的浆果。一位鸟类爱好者听闻此事后,意识到这只鸟的家人会在附近某处等待食物,就随后在一棵高大树木的树洞里找到了疲惫不堪的配偶和雏鸟。令人难过的是,尽管鸟类爱好者全力照料,几天后,这一整窝鸟还是死去了。就连鸟儿都能展现出如此堪称典范的本能之爱。耶稣邀请我们超越本能,去爱那些不喜欢你、仇恨你,甚至伤害你的人。

 

要达到理想之爱的境界,首先需要处理好我们自身对他人的厌恶情绪,必须以超性的认知克服本能反应。当本能反应是仇恨与暴力时,我选择爱与宽恕。这并非一蹴而就的状态,需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这需要成熟的心智技巧,以克服诱惑、争斗与伤害。要检验自身对这一德行的践行,需要回想一下:你上次本能地想用激烈言辞对待他人的时候, 是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呢?你上次毫无保留地宽恕他人是在什么时候呢?

 

当仇恨与愤怒的外在表现被外力控制,而非出于个人选择时,内心可能会变得痛苦,使自身成为战场,有时甚至会伤害自己。要平息因压抑仇恨而产生的本性躁动,需要个人选择和反复操练去爱和宽恕。当我们能说服自己正在成为更虔诚的基督徒时,做出选择和进行控制就会更容易。

 

仇恨与暴力可能会集体滋生。集体仇恨通过反复讲述自身、共同祖先受伤的自尊心,或想象中敌人的威胁等故事而萌发并延续。这些故事会成为仇恨与暴力的高产温床。讲述这些故事的主体可能是家庭、氏族、部落、社会、宗教团体等。在宗教环境中,人很容易受到暗示。如果仇恨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被灌输,心灵会不加质疑地接受。在过去,集体暴力是在替罪羊和人祭仪式中找到了宣泄口。如今,也出现了新层面的替罪羊和人祭仪式。

 

耶稣的邀请在根本上是一种个人呼吁和请求,通过对心怀恶意者行善,践行克制与宽恕,呼吁我们憎恶仇恨,从而实践爱。不过,这也需要延伸至集体层面的宽恕与和解实践。不幸的是,我们常常成为自己所讲故事的模样。如果我们不断讲述伤害与仇恨的故事,我们就会变得暴力。如果我们复述救赎与宽恕的故事,我们就会成为和平的使者。今日修复一个伤害的故事,将其复述为一个救赎的故事,你会不经意间发现笑容会在脸上绽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