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哪吒2》电影反省人的“成见”
发布日期:2025-02-24 | 作者:意鸣子最近《哪吒2》电影非常火爆,票房冲到一百多亿,2019年《哪吒1》我没关注,抽时间在电脑上看了一遍,这里有个观点引发我的思考。
申公豹是妖族出身,敖丙的师父,之前他是为了进入“阐教”十二金仙位置,成为元始天尊的弟子,但因为出身被阐教人士视为“异类”,即使勤奋修炼也被天尊漠视,同门的嘲笑,甚至成为“工具人”。他忍耐奋斗修炼五百年,最终十二金仙位置被太乙真人夺走,他对这种不公深感绝望与不甘,为了证明自己,选择盗走灵珠与龙族合作,培养敖丙,利用敖丙肩负龙族使命位列仙班,救出龙族,帮助他登仙。
敖丙因为灵珠内心善良,面对朋友哪吒遭遇天劫,这正是龙族希望的机会,但他内心挣扎,申公豹看出他的犹豫,对他说了一句:“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无法搬动。”申公豹向敖丙道出妖族身份是最大的障碍,警告敖丙若去救哪吒,妖族身份会暴露。尽管如此,敖丙听从内心义无反顾去救哪吒,还哪吒一个人情。面对陈塘关百姓知道他的身份,他迫不得已与李靖夫妇战斗,甚至活埋陈塘关。哪吒为救陈塘关,甘愿接受天劫,敖丙放弃了家族希望,和哪吒一起接受天劫,他爱哪吒,透过哪吒看见自己的灵魂。
我为敖丙为了爱追随哪吒舍命那种生死之交而感动,同时对申公豹的观点非常赞同。
成见,在人类世界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不是爱,而是骄傲,更多自负。耶稣传教的时候,先从家乡传教,亲朋好友投来“异样”的眼光,却说:“这不是若瑟的儿子吗?”(路4:22)再到附近村庄医治行奇迹,引来法利赛人嫉恨,再到被审判民众被煽动攻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很难搬动人心中的“成见”:身份的质疑(穷木匠出身),怀疑智慧和学识,质疑赦罪的权柄,质疑真理,阻挡接受天主救恩之门。
当然成见不只耶稣身份,还有对耶稣的爱的动机判断。耶稣单纯传福音宣扬爱的真理,劝人悔改接受真理,可世人的“成见”轻易判断,他们不只判断耶稣,甚至判断罪妇,胎生瞎子。生活中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好人坏人全凭经验和认知,这可靠吗?如果仅凭心中的好恶判断人的行为,那怎么不照照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正如耶稣说:“为什么你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
电影里申公豹的内心世界非常挣扎,一方面向往玉虚宫位列仙班做出很多努力,甚至为无量仙翁做出泯灭人心的伤害,当捉妖队长捉很多无辜动物被炼成丹;另一方面当他得知父亲申正公和弟弟申小豹被无量仙翁被害死的时候,甚至看到毁灭陈塘关的阴谋的时候,遂决心与无量仙翁生死一战。在此之前他曾经迫害过哪吒父母,遂萌生善良的念头保护哪吒父母躲避无量仙翁迫害,命海怪把哪吒父母化身石人保护。
这给我一个改观,人性是多面镜,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心善恶,在利益面前仅在一念之间。悔改走向善,渴望光明与自由,这是申公豹见识玉虚宫以及仙界人物阴暗后听从内心的声音,走向正义。
生活中我很容易判断人,看完申公豹这样的人,我认为成见更多来自自身的无知,即使有一定认知,但认知非常有限,这和人的阅历见识有关,不完全认识真理。
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认识真理就是认识耶稣,认识生命与爱,放弃成见就是走向爱。我记得敖丙刚认识哪吒后交上朋友后,面对申公豹的判断哪吒是“魔丸”,他非常质疑申公豹,说难道哪吒真的是十恶不赦的人吗?申公豹的看法与他认识哪吒看法有所不同,即成见来自人的有限认知。
圣经里癞病人,胎生瞎子,聋子,瘸子甚至罪妇,借用敖丙的话来说,真的是十恶不赦的人吗?
最近这两天我经历被判断的痛苦,但我没有任由内心的“恶”去伤害,反而拥抱自己,放弃成见,仰望十字架的耶稣,爱之永恒。
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