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和希望的话语:真基督徒口说爱的话语,心中充满福音。
发布日期:2025-03-01   |    作者:意鸣子

喜乐和希望的话语:真基督徒口说爱的话语,心中充满福音。

 

大家主日好

 

这是礼仪安排我们聆听耶稣开啓传教生活的演说的第三个主日;演说是以耶稣对跟随他的门徒的称赞开始的,他对他们说:「你们是有福的,因爲你们选择成爲穷人;你们放弃了爲自己保留财産,而把它们给了有需要的兄弟姐妹;你们保守了生命,你们是有福的。」然后他进一步指出,这种爱,这种爲兄弟姐妹服务的意愿,应该如何践行。他说:「善待仇恨你们的人,给那咒骂你们的人祝福;如果有人拿走你的外衣,有一天你发现他很冷,很需要衣服,那麽把你里面的衣服也给他。」

 

这是爱的顶峰,不可能超越它。以这种方式来爱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耶稣也说过那些允许自己参与这种爱的人将得到什麽回报,他说:「至高者将承认他们是祂的子女;他们相似于祂,因爲天父无条件地爱,仁慈对待忘恩之人和恶人。」当你爱仇敌的时候,你就会肖似天父。

 

这里是天主的新面容,不再是法利塞人心目中的天主面容,即天主是一位立法者,细查祂的子民,记录他们的善行和过犯,然后公正地奖赏或惩罚。够了!这种对天主的认知到此爲止。圣经中已经提到过,天主是仁慈的;希伯来语「rahu」,源于「rehen」,即母亲的子宫。这是肺腑之爱,更好说是母爱;这是最高的爱。这是圣经中天主用以描述自己的图像(当然,这是一个贫乏的图像,因爲天主的爱无限地超越了母爱)。

 

然后,是耶稣的邀请,也是这段话的峰点,「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慈悲」,意味着让自己参与到这种无条件的爱中。我们已经知道这崇高生命的提议,甚至爲自己是其拥有者而感到骄傲,但此刻,耶稣警告我们有一个危险,就是法利塞人所陷入的危险。

 

耶稣已经看到了这个危险,不希望他的门徒们重蹈覆辙。保禄在《罗马书》第二章中很好地描述了这个危险。谈到法利塞人,他非常了解,因爲他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因懂得法律书而骄傲,他对他的同教者说:「你自称是犹太人,也就是说,你是亚巴郎的子孙,是应许的继承人,你因此很放心,因爲你懂得法律,即《Torah》,你知道天主的旨意,你知道如何分辨什麽是善,什麽是恶,什麽是对,什麽是错。这就是爲什麽你确信你现在是盲人的向导,是那些仍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的光明,是愚昧者的教师,是那些缺乏知识者的老师。然而,你这教导别人的,就不教导你自己吗?」也就是说:「你这个犹太人,法利塞人,你以爲自己知道一切,以爲自己与法律书完全一致,所以你教导别人……但是你却忘了,法律书在你教导别人之前,在你还不是别人的老师和向导之时,也在教导你。」

 

保禄继续说:「你宣讲不可偷盗,自己却去偷盗;你宣讲法律书所教导的,不可行奸淫,自己却去行奸淫;憎恶偶像,自己却去劫掠庙宇;你以法律自夸,自己却因违反法律而使天主受侮辱。」保禄说,其后果是,天主的名因你们在外邦人中被亵渎。耶稣担心在他的门徒中会出现这种法利塞式的自信,即觉得自己与天主的关系很和谐,因而做别人的老师和向导。耶稣用一个比喻解释了这个危险。

 

让我们来听听:

 

他(耶稣)又向他们讲比喻说:「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不是两人都跌在坑里吗?没有徒弟胜过师傅的:凡受过完备教育的,仅相似自己的师傅而已。」

 

「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这句话指出基本的逻辑;当瞎子确信自己能看见并开始引导别人时,问题就出现了。耶稣把这句话直接应用到经师和法利塞人身上,正如圣史玛窦在《玛窦福音》第15章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当时有一场热烈的讨论,因爲经师对耶稣说:「你和你的门徒爲什麽饭前不行洗手礼?」耶稣回答说:「你们用遵守你们所发明的传统,来代替遵从天主和祂的话语。」    

 

当他们返回家中,门徒对耶稣说:「你说话时要更小心,因爲你的话使他们起反感。」耶稣回答门徒说:「由他们吧!他们是瞎子,且是瞎子的领路人。」他们是瞎子,因爲他们自己发明了一个天主的图像,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天主,一个判官,一个刽子手。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眼睛睁开。他们面前有一个完美的图像,即亚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眼睛被打开,他们自视爲人民的向导,结果所有人都落入坑中。

 

同样严厉的宣判也出现在《若望福音》第九章,耶稣在治愈胎生瞎子时说:「我爲了判别,才到这世界上来,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叫那些看得见的,反而成爲瞎子。」在场的法利塞人明白他是指他们,就对他说:「难道我们也是瞎子麽?」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如果是瞎子,就没有罪了;你们应该睁开眼睛。但你们却说你们看得见,那麽你们的『盲』仍然存在,因爲你们坚信你们看得见。」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门徒身上,这是耶稣想要说得很清楚的,因爲经师和法利塞人已经死了,已在仁慈的父的怀抱里,但耶稣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的团体内。在早期教会中,门徒们在他们中间被称爲「已开明悟的人」。在洗礼中,他们的眼睛被打开了。福音、基督开了他们的明悟;他们被称爲「hoifotistentes」,洗礼堂、洗礼池被称爲「fotisterion」,即他们开明悟的地方。受洗后,基督徒不再朝拜外邦人眼中的天主形象,这是人们发明的偶像,而是朝拜真天主,即他们在纳匝肋人耶稣身上所看见的那一位。

 

同样,今天,通过福音,我们继续注视纳匝肋人耶稣。在他们的眼睛被打开之前,他们沉浸于这个世界的现实,即物质的现实,对他们而言,只有这个世界的物资、快乐才有价值;然而现在,他们以正确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的事物,他们知道如何给这个世界的现实以正确的价值。《厄弗所书》第五章中说:「从前你们原是黑暗,但现在你们在主内却是光明,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一样;光明所结的果实,就是各种良善、正义和诚实(甚至不提通奸,或各种不洁、贪婪、粗俗、侮辱、琐事……它们甚至不能从受洗者的嘴里被听到,因爲他们现在是光明,而光明是良善、正义、诚实)。」

 

然而,基督徒,门徒,必须始终牢记,虽然他们已经开了明悟,但他们永远不能成爲向导。唯一的向导是基督及其福音,这是门徒们必须始终呈现的向导。所有人都必须始终跟随这向导,参照其福音。即使是最好的门徒,他们的视线也很容易模糊,从而回到以前的状态,按照这个世界的标准来推理,爲他们从前所谴责的事情辩护,吹擂他们从前所羞于啓齿的事情。《智慧篇》中说得很好:「有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们人的计谋常是无常的;因爲,这必腐朽的肉身,重压着灵魂。」在我们内,总是有保禄所说的「肉性」的冲动,与圣神的驱动相反。

 

因此,即使是已开明悟的人也不能引领别人,因爲他是软弱且脆弱的,唯一的向导永远是基督及其话语。门徒们面临的第二个危险是,觉得自己是个老师。门徒既不是向导,也不是老师。事实上,耶稣禁止所有这些名号。你不能称某人爲父亲、老师或向导,因爲如果你给他这些名号,那麽你就开始信靠他,你就会像法利塞人和经师一样。

 

老师只有一个;向导是基督,他必须走在前面,而我们必须跟随他的脚步。在兄弟姐妹中,我们互相鼓励,但我们所有人都在默观基督,而不是说我们中的一个人开始做向导。老师也只有一个,就是圣神。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告诉了我们这些,在《若望福音》的第十五和十六章:「当护慰者,就是我从我父那里给你们派遣的,那发于父的真理之神来到时,他必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真理,教导你们一切,并要提醒你们我所告诉你们的,)爲我作证。」耶稣的意思是,我们内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就是赐给我们的圣神。在任何时候,祂都在向我们提议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即符合我们天主子女身份的选择。

 

聆听这个声音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经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且应该这样做。例如,我刚刚提到的耶稣在其开啓传教生活的演说中所说的话;他说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敌人,必须对伤害我们的人行善,把我们里面的衣服也给那偷我们外衣的人。这有悖于这个世界的逻辑,但如果我们稍作反省,我们会听到内心有一个声音说:「他是对的,按他说的做,你就会成爲一个真正的人。」当我们听到这个声音时,它是圣神的声音,是主的声音,是唯一的主的声音。我们不能成爲老师或向导,因爲我们是盲目的,脆弱的,我们的视线容易模糊。

 

《格林多后书》第四章中说:我们有一个大宝贝,就是福音;我们有幸发现这宝贝,并将这宝贝拿在手里,但我们是在瓦器中存有这宝贝。我们是由脆弱的、不洁的泥土造成的。让我们始终牢记这一点,我们中没有人能把自己设定爲向导或老师。即使在基督徒团体中也有脆弱和痛苦的兄弟姐妹,我们该如何做?

 

让我们听听耶稣告诉我们什麽:

 

「怎麽,你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梁,倒不理会呢?你怎能对你的兄弟说:兄弟,让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而你竟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大梁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梁,然后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你肯定注意到在耶稣的这段话中,坚持使用了「兄弟」一词:「你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你怎能对你的兄弟说:兄弟,让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梁,然后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耶稣四次使用这个词。

 

我们知道,「兄弟」是早期基督徒最普遍的对自己的称呼。因此,耶稣不是对外人、外邦人讲话;他是对基督徒团体的成员讲话。从这个隐性的标记中,我们也看到了路加时代的团体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的问题没有什麽不同,圣史用主的话光照这些问题,这些话也是对今天的我们说的。

 

首先,「你爲什麽只看见你兄弟眼中的木屑?」我们的眼睛本能地停留在不好的东西上,停留在缺点上,因爲它困扰着我们。在基督徒团体中不应该有某些行爲。耶稣说:你们爲什麽注意这些?他没有说:因爲你谦卑地试图帮助你的兄弟看清楚;没有,他说:你已经注意到了。在你对你兄弟的问题感兴趣之前,首先,你必须检查你自己是否看得清楚;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梁。

 

我们很容易注意到经师和法利塞人的这个缺点。如果我们去看《玛窦福音》第23章,我们会被告知,这些人以薄荷和茴香交了什一税,但他们却忽略了公义与仁爱。这是他们眼中的大梁,然后他们注意到了木屑……也就是「薄荷和茴香」。马尔谷说他们是盲眼的向导,过滤掉小虫子,却吞下骆驼。这里又是大梁和木屑。

 

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时代就更爲微妙了,但我们还是试着想一想。在十字军东征中,人们蒙召爲那些使用刀剑的敌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这麽可能?让我们也想一想最近的上个世纪的世界大战,基督徒们不是在爲用一桶肉煮汤是否是弥天大罪的争论而互相厮杀吗?大梁和木屑。或者那些在国外开展反对交际舞运动的人,对该国存在的奴隶制却没有质疑,没有怀疑。

 

耶稣说,关注兄弟姐妹的小问题、缺点及所犯的错误的人,是假善人。耶稣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帮助我们的兄弟姐妹清洁眼睛,而是说关注污点的人是假善人。「Hypocrités(假善人)」在希腊文中是指演员、喜剧演员;那麽我们想知道这些演员扮演的是什麽人物角色,也就是说,那些如此行事的人,那些留意错误的人,他们扮演的是什麽角色?

 

他们扮演天主;他们心目中的天主的行爲和他们的一模一样,他们扮演得很好。法利塞人所宣讲的天主,经师们仍旧相信的天主,是留意所有错误的天主。祂对所有错误,对人们的行爲,都很关注。他不会放过任何罪恶;他留意一切。这些喜剧演员就如他们所信的天主一样行事,他们很好地扮演了他们在舞台上的这个角色,但这是一个糟糕的角色,天主不想自己被演绎成这样,因爲他们给祂戴上了一个亵渎的面具。

 

这里我们有一个问题:如何在基督徒团体中分辨出那些看得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清洁眼睛的人,尽管他们不是老师或向导,但我可以从他们那里听取建议?我如何知道我可以信任谁,以及什麽是正确或错误的建议?通过今天福音的最后两个图像,耶稣提供了辨别的标准,指明谁跟随主,并听从圣神的声音,谁是相反的,即不跟随主,不听从圣神,而是听从肉躯。现在,耶稣给我们提供分辨的标准,

 

让我们来听听:

 

「没有好树结坏果子的,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的。每一棵树,凭它的果子就可认出来。人从荆棘上收不到无花果,从茨藤上也剪不到葡萄。善人从自己心中的善库发出善来,恶人从恶库中发出恶来,因爲心里充满什麽,口里就说什麽。」

 

眼中不仅是大梁,仅是一个斑点就会给人带来了很多麻烦。我必须找到一个人……我怎能认出谁能帮助我?因爲我可能会找错人,找到一个眼中有大梁的人,那只会伤害我。并且,如果我意识到一个兄弟,一个姐妹,我的同路人,已经看不见基督这位向导了,已经偏离了道路,需要帮助,那我该怎麽办?

 

这些都是问题。我怎样才能认出可以信赖的真门徒呢?对于这个问题,耶稣用了两个图像来回答。第一个是结果子的树;如果是一棵好树,它就会结出好果子;耶稣说,观察果子。树是圣经中的图像;我们记得圣咏第一篇中说:义人就像植在溪畔的树,准时结果,枝叶不枯,正是因爲它把根扎在水边。耶稣说,你可以相信那些把根扎在天主圣言这活水里的人;你不能指望那些不参考福音,而根据这个世界的标准或僞啓示来推理的人结出美丽的果实,宣讲美好的讯息。

 

他还说,你必须看到的果实是无花果和葡萄。它们是应许之地的産物,是天主期望从祂子民那里得到的果实的图像,即无花果树的甜美,葡萄带来的喜悦,因爲葡萄可酿成葡萄酒,而葡萄酒象征喜乐。这些是你必须看到的果实。如果你走近你的弟兄,他的话语给你带来喜乐与希望,使你经验到天父的爱和仁慈,那麽你就找对了人,他能够帮助你。

 

耶稣还告诉我们要非常小心,因爲,也许有一个在生活中迷失的弟兄,他走近我们的基督徒团体,寻找光明、接纳、理解和爱,耶稣要我们注意,使此人不会找到荆棘,不会感到受伤、被审判和被谴责,而只找到好的果实:温柔、爱。

 

第二个图像是心中宝库里的宝物。耶稣要求检查你弟兄心中装的是什麽。这很容易知道,因爲言语可以揭示出内心;心里装着什麽,嘴上就说什麽。如果一个人只谈钱,谈生意,说体育,说闲话,那麽就意味着他心里充满了这些东西。佛教徒会按照佛教的标准说话;穆斯林会以穆斯林的逻辑推理;外邦人会以外邦人的逻辑推理……你不能指望他们按照福音的标准说话。

 

真正的基督徒不仅通过其作爲,而且通过其言语,而被识别;如果他们的话来自一颗充满福音的心,你会立即察觉到,因爲他们根据福音来判断,参考福音来给出建议;他们提出福音的、勇敢的、有挑战性的、英勇的选择,而且最重要的是,从他们的嘴里只说出爱的话语,因爲他们的心充满了仁爱,就像天父一样。

 

祝大家主日好,并过好新的一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