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的源始与演变
发布日期:2025-03-03   |    作者:意鸣子

四旬期的源始与演变

1、斋戒(禁食)

第二世纪时,基督徒为准备逾越节已有实行两天斋戒的习惯;第三世纪时,则有不少地区教会将此斋期延长为一周但第三纪世末或第四世纪初在埃及已出现四十天的斋戒期但此四十天斋期的主要目的起初似乎只是为了纪念主受洗后在旷野里的四十天斋戒。不过,很快此斋期就取得一种新形式,作为庆祝主死亡与复活奥迹的一种准备。从教会初期始教会就有全年中于星期三、五守斋的习惯(见第四章:平日礼仪的特点:一、平日的习惯),在四旬期中又将斋戒日延伸到星期一、二及四,罗马以后又将星期六也定为守斋日。

 

(一)斋戒的实行

守斋(大斋)是指个人每天只用一餐,依照古代习惯,餐是在晚间进用。以后又加上了小斋,即禁用肉与酒;直列中世纪末期有许多地区也禁食牛奶制品与蛋。但从中世纪始守斋的规定逐渐有放松的趋势。一般讲来,古代教会守斋的规定要比近代严厉得多。旧法典与新法典对大小斋的规定有品着的不同(比较旧法典一二五〇~一二五四条与新法典一二四九~一二五三条)。

(二)斋戒的意义

所谓守斋不仅是指依照教会规定实行禁食,而是指在教会的补赎时期所做的一切行为,教父称之为“全面的斋戒”(Jejunium generale),因为它包括基徒的全部行为,并且是团体性与公开性的。它与祈祷、朝圣、济贫有密切而不可分的关系。

四旬斋期之目的是为准备逾越节,即基督奥迹在此庆节中将实现的各层面:

(1)克服邪恶的:基督徒借守斋与基督联合克服人间魔鬼的势力,正如耶稣曾说的,有些魔鬼“借祈祷与守斋”才能驱逐(玛:十七,20.)。

(2)效法基督的苦难:克已苦身是复活的先声,是分担基督的救世工程;死于自己才能获得新生。

(3)准备领逾越节圣事:古代不仅领圣体前要守斋,领洗前,付洗者与受洗者也要守斋。

(4)为自己和别人的罪作补赎:四旬期原也是作补赎的时期:古代公开罪人先作补赎,到圣周四才能与教会和好,参与逾越节庆典。

(5)基督徒从前把斋戒视为领受圣神的一种准备方式,是抵抗恶神的有力武器。也是为领洗及领圣体的一种准备。

(6)守斋节省下来的金钱可用以济贫。

 

2 四十天

四十天的概念源自基鲁徒师法主基督的意愿,因为地有药旦河受洗后曾徽过四十天的斋戒(玛:四,2.;路,四22)。教交们把这种习惯视为对梅瑟在西奈山四十天守(出:三四、28.),以及厄里亚在到易勒布山途中四十天守高(列上:一九,8.)的一种摹仿。以色列在旷野里四十年的行程也与四十天守斋的形成有关。

此四十天的斋戒期在起初并非为准备逾越节而设立,面是仿效耶稣,在其受洗后开始,即正月六日(耶受洗节)后就开始守斋。

 

(一)逾越节前准备期的准备

在开始,罗马似乎只有一周守斋的准备。在此星期开始的主日诵读耶稣的受难史。

约在第四纪时,才出现三周的准备期:喜乐主日到复活主日。四十天的斋戒期是在公元三五四及三八四年间于罗马开始。此时期由复活主日前第六主日开始直到圣周四--日庆典前。然而此四十天在古代也并非每天守斋,因为主并非守斋日。由于四旬期中共有六个主日,实际上只有三十四天守斋,如果把圣周五、六两守斋日加上,则共有三十六天守斋。

自从第七世纪以来,特别强调应有完全四十天的守斋,因面必须由前一周中再取过四天,以补足四十个守斋日的数目这样“圣灰礼仪星期三”就成了四旬期第一天:斋戒期的开始。

东方教会有同样的发展过程,早从第四世纪就有四十天守斋的习惯,但由于此地区教友在主日及星期六均不守斋,因可四旬期必须延长到八周,才能有四十个守斋日。此种作法他导使罗马教会引进一段斋戒期前的时期;即四旬期前的二圆,三个主日的名称为:七旬主日、六旬主日、五旬主日。这时期的礼仪也有做补赎的特色:紫色祭衣、不念“阿肋路”、“光荣颂”、“谢主诗”,但并不严格地要求守斋,此时期的引进与那时当地遭遇的天灾人祸,以及罗马到圣所大祈祷游行的习惯也有极大的关系。

一九六九年礼仪年度的重整已将此四旬期前的一段时期删除。

 

(一)四十天准备期的组织与礼仪的演变

(1)圣灰礼仪日:四旬期的开始。在身上酒灰表示作补赎与忧愁,也象征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参阅约:三十,19;四二,6.;友:九,1.;耶:二五,34.;达:九,3.;玛:十一,21.;路:十,13.)。教会早期公开举行悔圣事,并有使忏悔者接受苦衣及灰土的仪式。此悔圣事及仪式,为公开的罪人是在四旬期的开始举行,因此这一天就称为圣灰礼仪日。自第十世纪始,此洒在身上的灰要经过祝福,因而称之为圣灰,成为教会的一种圣仪(Sacramentale)。约在六、七世纪时,公开的忏悔圣事就不再于四旬期开始举行了,但祝福与施放圣灰的仪式的仍在弥撒以前举行。梵二大公会议礼仪改革,将此仪式移到弥撒中圣道礼仪后举行。

 

(2)四旬期主日:圣良教宗时(第五世纪),四旬期第一主日开始庆祝逾越奥迹的准备,弥撒中读经一念格后:六,1.~10.:圣保禄提醒人,“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福音则为玛:四,1.~11.:耶稣在旷野里四十昼夜守斋,然后受试探。此两篇圣经选读一直用到梵二新弥撒经书的出版。圣良指出,两天“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准备在基督内重生”,同时为悔过的罪人,“宗待之首为他敞开宽恕之门。”

四旬期第二主弥撒中诵读玛:一七,1.-9.耶稣显容。梅瑟、厄里亚均显现与耶稣谈话,三者均是四十天守斋的前驱,圣良对此有一篇很好的证道词(见“每日颂祷”四句期第二主日诵读日课)。

圣良教宗以后,出现望教期的礼仪(为成人准备洗礼:礼仪中有三次考核礼,分别在四旬经三、四、五主日举行,在此三主日弥撒中极可能分别读“撒玛黎雅妇人”、“天生的露子”及“拉匝禄复活”的三篇福音。这是西方其他教会中的习惯。但在第六世纪末叶,此考核礼移到平日,而增加为七次。这是因为此时期复活前夕的成人洗礼已由婴儿洗礼所取代。上述三篇福音及其他适当读经也随之移到四旬期平日,这些读经一直保留在梵二新礼以前的弥撒经书中。

 

(3)四旬期平日:古代教友四旬期每日均有聚会,但不一定常举行弥撒。东方教会只在周六与主日举行大礼弥撒,其他日期均为“非礼仪日”。罗马教会大约到第六世纪中期只周一、三、五举行聚会(Statio)与弥撒。大圣国瑞教宗时引进周二及周六的弥撒;周四的弥撒是教宗国瑞二世所引进四旬期的聚会通常在一日工作结束后举行,主要内容读圣经及讲道(讲解圣经)。一位第五世纪的讲道者更劝教在四旬期中每天要在家中读圣经。

平日弥撒的第一篇读经自第八世纪始即选自旧约,使友政望教友借旧约中的人物和预像准备洗礼、作补赎悔罪、圣体……。因为旧约是新约的准条,旧约有助于基督逾越奥迹的了解。

 

(4)苦难期:在一九五六年前,苦难期指四旬期的最后两周。一九五六年圣周礼仪改革,称此二周为;第一苦难生日,其后之一周称为苦难周;第二苦难主日又称圣枝主日,其后之一周称为圣周。最初此第二主日称为四旬期第六主日或称复活前的主日或圣枝主日,第五、六世纪时,已有“主季难主日”的称呼。而第一苦难主日原称四旬期第五主日,在第八世纪时才有“苦难主日”的名称。实际上,只在圣枝主日才开始庆祝耶稣受难的奥迹,前一周仍具有四旬期的特点。在此第一苦难主日,应把圣堂中的十字架与圣像作紫色布遮掩起来,最初是用黑色布,因而有些国家又称此主日为“黑主日”,又称“死亡主日”,大概是为表示主的苦难。此周的礼仪并无明显地提到耶稣苦难的事迹,只是隐约地暗示他将受迫害,因为礼仪经文中屡次提到他的仇人。此第一苦难主日之福音最后一句话,“耶稣就隐去,走出圣殿”(若:八,59.),有学者认为这是遮盖圣堂中之苦像的原始理由。此习惯现在已被废除,因为其意义不易为现代的人所了解,但每地区的主教团可决定保留。新礼经书中已不再称此主日为"第一苦难主日”,而恢复其原有名称:“四旬期第五主日”,同时“第二难主日”之名也取消,称为“主受难圣枝主日”(Dominica in Palmis de Passione Domini),通常简称“圣枝主日”

 

(5)四旬期最后一周--圣周

①圣枝主日

此主日是圣周的开始。第四世纪时,已有人记载关于此日在耶路撒冷教会中庆视的情形:民众为庆祝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事迹,也列队重走昔日耶稣与门徒们进城时所走的队线。下午,民众与主教到橄榄山聚合,读经唱圣诗,然后那稣升天处,读有关圣经、唱圣诗。约于下午五时,诵读期青关于耶稣此日荣进耶路撒冷的叙述,然后下山进城,儿拿着树枝,高唱“奉上主之名而来的应受赞美”的经句。们游行,经过全城,最后到达耶稣复活堂,举行夜祷此圣楼游行礼很快传到整个东方教会中,此主日也就称为圣枝主日。

教宗大良时代在罗马称四旬期第六主日为“苦难主日”弥撒中诵读玛窦福音的主受难史。到第九世纪时,圣枝游行礼才逐渐引进西方各教会中。

 

②圣星期一、二、三:

第四世纪时的耶路撒冷教会在这三天并不举行弥撒,只有祈祷聚会:读圣经、唱圣咏、讲道等。罗马在教宗大良时代也只有在圣周四举行弥撒。教宗怡乐(Hilarius五世纪)时在圣周一、二才有弥撒的举行。圣周的前三天是耶稣受难的前导,对耶稣的苦难作整体性的追念,而后三天--圣周三日庆典--庆祝耶稣救赎奥迹每个个别的事件。自从教宗大良时代始,圣周一在礼仪中诵读若:十二,1.-9.:耶稣到拉匝禄家里赴筵,玛丽为祂敷香液。预示祂将被安葬。圣周二则读马尔谷所记载的耶稣受难史;圣周三读圣路加的耶受难史。

 

③圣周四上午:

罪人修好礼:依照哲拉修圣事礼书(Gelasian Sacrametry)记载,第四世纪末,罗马已举行罪人修好弥撒。古代开雅人在圣灰礼仪日(四旬期开始)在圣堂认罪、接受补四旬期间作完补赎,圣周四回到圣堂,在主教主礼下,举行重修好礼,重新回到教会共融中。第七世纪时此弥撒与祝圣圣德弥撒合而为一。上述之公开修好礼(告解圣事),因以后私人告解之逐渐普遍而消失。

依照新礼规,本日上午可举行祝福圣油弥撒,上面讲述圣周三日庆典时,已提前论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