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由耶稣受试探,看新旧约祭献的统一
发布日期:2025-03-06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四旬期第一主日:由耶稣受试探,看新旧约祭献的统一。

初熟之物的献祭仪式,以及耶稣在旷野中遭受魔鬼的试探——这两种情形之间可能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事实上,这种联系意义深远,非常值得深思。

 

《申命记》第26章是圣经中最能让人深入理解一项简单宗教仪式的要点和力量的篇章之一。

 

设想自己身处公元前7世纪后期,成为一名以色列人,然后问问自己,如果你要按照这些指示进行仪式,你会怎么做呢?你会采摘满满一篮收获的初熟果实——比如小麦或大麦,然后将其带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呈现在一位当值的司祭面前。在献上这篮果实的时候,你会说:我今日向上主我的天主明认,我已来到了上主对我们的祖先誓许赐予我们的地方(申26:3

 

这是一次回溯到六个世纪之前的情景,而你是许多代以前进入这片土地的以色列人的后裔。通过这一个简单的举动,你承认了你所耕种的这片土地在两个方面都是天主的恩赐。首先,作为造物主,天主创造了大地,并维持着大地以植物形式产出食物的能力。其次,作为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奴役中救赎出来的救赎主,天主将这片土地赐给你,让你能在自由中生活。在这一次承认中,你认雅威为自然之神(与迦南人的巴力诸神相对),以及历史之主,那位解放并护佑你的民族抵御敌人的主。所有这些都总结在出埃及的故事中,你会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申26:3-9)将其作为 信经背诵出来。

 

最后,在你祈祷的最后几句话中,你将那个故事与你的仪式举动联系起来:上主,请看!我现今带来了你赐给我的田地里所出产的初熟之物(申26:10)然后你 欢乐享受上主你的天主赐予你和你家庭的一切福分。(申26:11

 

这就是我所说的这个仪式的精妙之处:通过一个行动,用几句精心挑选的话语,你朝拜天主为自然之神(造物主)和历史之主(救赎主)。请注意,这个仪式和信经为《申命法典》(申12-25 章)的呈现画上了句号,该法典阐明了以色列与天主之间的盟约关系。这个仪式举动强调了天主作为造物主和救赎主的主动作为,是这些关系的基础。

 

当我们读到耶稣在旷野禁食四十天后受试探的记载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仍然处于《申命》的氛围之中。不仅 四十天让人想起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泊的 四十年,而且耶稣对魔鬼诱惑的三次回应,均出自《申命》第6章至第8章中所讲述的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受试炼的故事(天主对以色列的试炼以及以色列对天主的试探)。

 

当魔鬼挑战耶稣,要通过命令石头变成面包来证明自己是天主之子时,耶稣引用了《申命纪》8:3的话:生活不但靠食物——熟知《申命》的人会接着说:而且也靠上主口中所发的一切言语生活当魔鬼向耶稣许诺,只要耶稣朝拜它,就把世上的万国都赐给耶稣时,耶稣引用了《申命6:13的话:你要敬畏上主你的天主,只事奉祂,只以祂的名起誓当魔鬼从以傲慢来诱惑转为以妄想来诱惑(如果你是天主之子,就从圣殿的护墙上跳下去;天主肯定会保护你)时,耶稣引用了《申命6:16的话:不可试探上主你们的天主

 

一旦我们了解了《申命》的背景,就会清楚地看到,耶稣在这里被描绘成重新经历了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故事,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回应。这种相似性(以及对比)甚至延伸到了关于 的概念上:上主你的天主管教你,如人管教自己的儿子一样(申8:5

 

《申命记》第26章的仪式以及本主日福音中关于试探的记载所传达的内容,在每一次感恩祭的庆祝中都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在奉献礼中,我们将面包和葡萄酒——大地的果实和人类双手的劳作成果——交给司铎,这与执行《申命》第26章仪式的以色列人非常相似。

 

然后,经过弥撒中的祝圣,大地的果实变成了顺服之子的圣体和圣血,当我们与圣子一同朝拜圣父时,我们就是认同自我奉献的牺牲。

 

由此可见,我们作为基督徒的朝拜礼仪并没有抛弃其以色列根源中的精妙之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