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人世间的天使
发布日期:2025-03-08   |    作者:西安南堂类思

在纷扰的人世间,总有一些人,静默行走,无声耕耘。她们穿过战乱与贫困,走进病房与孤儿院,用一生守护脆弱与悲苦。她们,就是修女。世人敬她们为“人世间的天使”,因为她们用行动诠释了信仰,也用爱心改变了世界。

有人一生追逐光芒,有人选择成为光。修女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平凡如春风细雨,却用一生温柔了人间。她们选择了最艰辛的路,却做着最温暖的事。走进那些被忽视的角落,将冷漠的世界缝补出善意的温度。
教宗方济各曾经这样评价道:“如果没有修女,将会发生甚么呢?没有修女在医院、去传教、在慈善机构、在学校里……你们能够想像一个没有修女的教会吗?不,这是难以想像的。”正如《圣经》所言:“你们中最小的一个,就是最大的。”修女们恰恰用微小之躯,扛起了最重的担当。

修女源于公元4世纪,部分女性选择献身天主,以祈祷与服侍为终身志业。她们聚居生活,逐渐形成修会,正式承担慈善、医疗、教育等社会职责。她们远离世俗婚姻,却与世人结下最深的情缘——以天主之爱,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修女的核心使命,来自信仰本质:“爱德”。这种爱,不停留在口头,而是融入每一天的行动。慈善,就是修女的生命方式。从创办学校,到兴建医院;从救助贫民,到抚育孤儿。无论走到哪里,她们都是最先到达苦难之地、最晚离开危险之处的人。她们无意改变世界格局,却在无数微小的善行中,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法国仁爱会的乔里亚斯修女于1855年来到中国宁波。她惊讶的发现大部分家庭只有男孩,而女孩的命运不是被溺毙,就是被遗弃。她经常可以在开门时看到地上放着弃婴的篮子。拯救这些小生命成为了修女们的头等大事,创办仁爱堂、育婴院等机构,无差别收养弃婴并抚养成人。这也成为清末到民国时期,天主教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国时期丽水的天主教修女在孤儿院服务

而即便逃脱残酷的性别筛选,汉族女孩子的美好时光到6岁时也会戛然而止。因为残忍的裹脚陋习此时会夺走她们纯真的欢笑,这也是令修女们最痛心疾首的。顶着强大的封建传统和世俗压力,她们奔走呼吁,积极行动,在全国各地的教会机构中,率先开展“放足”运动。修女们同时也意识到,裹脚病态审美的背后,剥夺女性独立生存权力才是罪恶的根本。

1933年西安玫瑰女中毕业典礼

在那时,大多数女性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从各方面被束缚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牢笼中,是修女们悄然开启了教育之门,让她们第一次走进学校、医院,抬头看见世界。”天主教利用教会之所长,大力兴办现代教育。而普遍受过良好教育的修女,就成为了其中的核心力量。

欲“救中国”,必先开启民智;欲自由文明,必先解放妇女。除了创办基础教育学校,各个修会在全国开办高校,如金陵女子大学、圣心女校等,率先为女性提供现代教育,教授医学、外语、科学,培养了无数走向社会的知识女性。很多女性因此接受了教育,获得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1922年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典礼

吴贻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人物,在“五四”运动时,她曾高举十字架走在游行学生队伍中。她在1931年出任培养过自己的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首位女性校长。作为基督徒,始终坚持“培育有信仰、有知识、有担当的女性”的治学目标。
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林徽因,幼年就读于上海圣心女子学校。她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的设计,还投身古建筑保护。在男权色彩极浓的建筑界,林徽因用才华打破了性别的天花板,用坚定的信仰捍卫着孤独的正义。正如她自己所说:“世界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宽容,也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怀疑你的价值。”

这是1935年天主教会办的圣心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所设课程,包括信理、法文、解剖学、个人公共卫生学、营养学、药物学、小儿科学、急救学、病理学、细菌学、鼻喉科学、眼科学、理疗学、产妇科学、护理学和医务等课。首批女护士、女医生在修女的帮助下诞生,改变了女性被动接受医疗的局面,让她们也成为医疗的提供者。

林巧稚,中国首位女医学博士和第一位妇产科女专家,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她终身未婚,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妇女和儿童健康事业。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救治了无数危重孕产妇,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 她曾说:“做医生,最重要的是爱人。爱这个社会,爱这个国家。”正是协和医学院给予她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信仰上的仁爱精神,让她打破了“女子不得从医”的旧规。

1945年中外修女共庆抗战胜利

修女和修会认为,妇女解放不能只停留在权利的争取,更要看到精神的觉醒。信仰、教育、行动,三者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之路。让中国妇女从教育、职业、人格上获得了真正的提升,既抚养她们的肉体,也唤醒她们的灵魂。

正如圣经中说:“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然而,正是有了信仰的力量,这些女性在最黑暗的年代里,把光带进了现实。为此,无数人飘洋过海、舍弃家庭来到这里,大部分修女将自己的全部奉献在了中国,很多人因教难、瘟疫、疾病、战争,将人世间的时间定格在风华正茂的时候,而这些无名的天使却如同天上的繁星,永远照耀这历史的天空。

“人类因科技进步而变得富有,灵魂因善良之举而保持高贵。”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变了,而修女的爱心却从未改变。她们依旧活跃在养老院、孤儿院、乡村诊所、残障人士庇护中心,在贫困山区教书,在福利院陪伴孤儿,在重症病房照顾临终者,在抗灾济困的第一线……。她们在服务过程中很少身着会衣,穿着平凡朴素。她们用一生践行着基督的叮嘱:“凡是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这是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照片,记录下一位阿根廷加尔默罗会修女刚安息主怀的时刻。我想她看到了即将回到的天国。如果能在告别时带着这样的微笑,相信人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了最大的幸福。

编者:类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