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十字架的勇气,你有吗?
发布日期:2025-04-09   |    作者:意鸣子

亲吻十字架的勇气,你有吗?

作者:若望神父 编译:小朵

今年,我惧怕受难瞻礼(耶稣受难日)的到来。坐在我面前的这位温柔女子,在讲述她的信仰历程时,真诚而朴实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然而,她所言并非仅代表个人感受。当我们面对吾主耶稣受难的情景时,她道出了我们心中皆背负着的沉重。

我心想,这与耶稣本人何其相似。渴望享用那最后的晚餐(圣体圣事),却又对即将要饮下的苦杯满怀忧惧。当那可怕的时刻来临,如同那位满心不情愿、惧怕受难瞻礼的女子一般,坦率而直接地祈祷:父啊,倘若你愿意,请把这苦杯从我这里拿走;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吧。真切地品尝到了痛苦的滋味因内心的极度忧虑而汗如血滴。

不过,正如依撒意亚所预言的,这位与我们同在的天主不会退缩。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毫无逃避之意面容坚毅如燧石,只紧紧依靠派遣来的那一位(天主圣父)。

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我们,又在耶稣基督身上使天主成为了人类的模样(道成肉身)。道成肉身以及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将是天主彻底地降卑融入我们之中。这可被视为第二次堕落:天主屈尊降入我们人类的境遇,这是一种无比崇高的 自我倾空,没有任何华丽的庇护。

在耶稣受难这一事件中,核心问题正是我们人类那既伟大又荒诞的处境。我们的困境在于,如何在不依靠虚假掩饰的情况下,治愈心灵的创伤。我们的问题在于,如何在摒弃无休止的抵赖策略的前提下,解决罪的问题。我们都如同在法庭上那般,习惯性地声称无罪,将这种辩护手段当作了生活的方式。当残酷的事情仍在发生时,我们却试图通过讨价还价来寻求解脱。我们默默忍受着内心的伤痛。我们对自己施加的残忍行为绝口不提。我们对共同遭受的匮乏与不公视而不见。

有谁能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却能逃避苦难呢?我们或许永远不会养育子女,永远不会诞生于世,永远不会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危险却又无比珍贵的世界里,而且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成长。当然,我们也永远无法懂得去爱。正因如此,维吉尔为世事的悲哀而哀悼。耶稣说得更为深刻:不要为我哭泣,曾劝告耶路撒冷的妇女们,要为你们自己和你们的子女哭泣。

于是,我们确实如此,在自身的苦难中悲泣。无论生活富足还是贫困,我们都为自己而流泪。我们为那些未曾出世的子女,以及已降临人世的孩子而哀伤。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试图装作若无其事,泪水总是无法抑制。无论是比拉多的权势,还是黑落德的喜欢,都无法护佑我们。

我那位对受难瞻礼满心惧怕的朋友说得很对。这是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令人心生恐惧的时节。我们经历着无数次心灵的死亡。我们为年轻人忧心忡忡、泪洒衣襟,为失去的挚爱之人、破碎的伴侣、渐渐衰弱的父母而悲痛不已。我们为爱付出心血,为悲伤流尽泪水。

要是能有一条解脱之路该多好啊。

但出乎意料且奇妙的是,那位本无需与我们一样,却毅然选择成为我们模样的天主子(耶稣基督),并未逃避。走进革责玛尼园,去修正伊甸乐园的过错。没有紧握着天主神性的权柄,而是拿起毛巾为我们洗脚。而我们,就如同伯多禄一样,或许会喃喃说道:主啊,不只是我们的脚,而是我们的整个生命,我们的痛苦与恐惧,我们的衰老与消逝,我们的痛苦与死亡,都求你眷顾。

C.S. 刘易斯在他的诗中写道,爱如同泪水般温暖:令人不安,不请自来,却能净化心灵、带来慰藉。爱如同火焰般炽热,闪烁着生命的光芒,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如同永恒的火焰般坚定不移。爱也如同春天般清新,充满生机,勇敢无畏。但他以最意味深长的一节诗结束了这首关于爱的颂歌:

爱如钉子般坚硬,

爱就是钉子。

钝而粗,被钉入

那一位的中枢神经,

创造了我们,

深知自己所做之事,

(与万物一同)看见

我们和祂的十字架。

也许这正是我们所惧怕的十字架。我们宁愿有朝一日,光彩照人、毫无瑕疵地站在那位饱受磨难的仆人(耶稣基督)面前,感谢所受的痛苦,不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所有其他需要他救赎的人。我们会试图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来获得救恩。谢谢你,但不管怎样,我宁愿不需要如此可怕的爱的证明。

但当我们失败、跌倒时,无罪的梦想就会变成噩梦。我们原本寄希望于那不堪一击的美德,却遭到了它残酷的背叛,在恐惧中我们得出结论,认为自己甚至不值得耶稣受难,一切都失去了意义。那位自认为无需救恩的法利塞人,和那个判定自己无可救药、无法得到救恩与恩宠的失败者,此刻站到了一起。

那承载着世界救主(耶稣基督)的受难瞻礼的十字架,依然在等待着我们的亲吻。从十字架上,那位永远对我们说:是的,你需要这个。是的,你值得我这样做的救主,正凝视着我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