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圣枝主日: 骑驴的默西亚,带来爱的国度。
发布日期:2025-04-11 | 作者:意鸣子丙年,圣枝主日
骑驴的默西亚,带来爱的国度。
路加福音 19:28-40
甘天霖神父
在圣枝主日游行之前所宣读的福音章节,尽管当天的主要宣读内容是耶稣受难的叙述,但总是会包含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情节。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是祂被判处极刑的最后背景。
当时正值耶路撒冷的逾越节期间。耶稣带着一大群追随者,从加里肋亚跋涉了大约100公里来到此地。在这样的朝圣活动中,一个村庄或城镇的人们通常会结伴同行。此外,耶稣已然成为加里肋亚地区备受认可的领袖,身边有相当数量的追随者相伴。他们的到来在耶路撒冷人眼中成了引人注目的一幕。
大约20年前,另一个名叫犹达的加里肋亚人曾来到耶路撒冷反抗罗马人。圣殿的当权者对罗马人当时如何镇压并杀害这些反抗者仍记忆犹新。不过,犹达给犹太人留下了一种理念,即他们只应受天主的统治。很大一部分人或许都对这一理念表示认同。圣殿的当权者非常清楚的是,如果再发生一次起义,圣殿以及所有神圣之物都会被罗马人完全掌控,他们担心耶稣及其追随者们怀有造反的意图!
与那些骑着战马的君王不同,耶稣骑着一头谦卑的小驴驹进入圣城。只有从《玛窦福音》中,我们才能完全领会“骑着驴驹的君王”这一象征意义的深刻内涵,《玛窦福音》中提到的是一头母驴和一头驴驹,并非一只动物,而是两只。这段经文直接取自《匝加利亚先知书》9:9,其中提及了两只动物。母驴及其后代预示着犹太教及其分支——教会。骑着驴的耶稣不仅让人想起默西亚将骑着谦卑的驴到来的预言,也预示着将以和平的方式接管耶路撒冷。当时的犹太人或许对《匝加利亚书》中的这一预言部分铭记于心,因为在罗马人的压迫之下,人们对默西亚的降临充满了期待。
《匝加利亚先知书》9:8节的前一节经文谈到了占据圣殿。所以,当时在场的人们心中上演的情景是,耶稣将永远从罗马军队以及混血犹太人黑落德手中和平地接管圣殿!祂是以和平之王的身份到来的。研读《匝加利亚先知书》的预言会清晰地呈现出,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整个过程、前往橄榄山的行程以及受审时的对话,是如何在他们中间一一应验《匝加利亚先知书》的预言的。毫无疑问,当时的人们把耶稣当作了默西亚。
赋予耶稣这种默西亚的光环恰恰是大司祭及其党羽所惧怕的。他们的阴谋就是要从人们的脑海中彻底抹去这一观念。他们试图以耶稣是加里肋亚人这一身份对祂进行审判,也是为了在人们心中种下疑虑,即默西亚不应该来自加里肋亚。对圣殿的当权者而言,保护圣殿和他们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认为默西亚不应该在那个时候降临!!!
人们期待着耶稣能以实际行动接管耶路撒冷,并从耶路撒冷开始祂的统治。如果从字面意义上去解读《匝加利亚先知书》的预言,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甚至门徒们也相信这种实际的接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门徒们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争论的内容。在耶稣的国度里,谁会得到更重要的职位呢?载伯德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母亲一起来请求在耶稣的左右两边得到最重要的位置。他们所想的是地上的国度,而非天国!要记得,耶稣曾因“是否是国王”这一问题而受审。在此之前,耶稣从未提及过祂的王权。但正是因为人们在耶稣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时赋予这一行为的预言意义,王权才成为了受审的焦点。耶稣会打破这种期待,并给比拉多上一堂关于天国的课。
犹太人相信默西亚会从东门(金东门)进入圣殿山,而耶稣那天正是从这扇门进入圣殿的。这是众多关于默西亚的预言美妙地汇聚在一起的体现。要记住,经文中提到位于城东的伯达尼,也是为了强调默西亚是从东方而来!
一个国度会有一些特征,但最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君王、一些臣民、一片领土以及治理的法律法规。对于天主的国度,我们清楚地知道基督是君王。祂的领土是整个宇宙,并不局限于人类在地球上划分的区域。要属于祂的国度,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祂国度的法律生活,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爱。祂招募那些愿意为了爱而牺牲的人进入祂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