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9
发布日期:2025-05-06 | 作者:意鸣子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9
II.亚巴辣罕的盟约
A.三个许诺
上主给予亚巴郎三个许诺:1.“我将使你成为一个大民族”;2.“我必要祝福你,使你成名,成为一个福源。我要祝福那祝福你的人,咒骂那咒骂你的人”;3.“地上万民都要因你获得祝福”(创12:2-3)。这三个许诺展现了未来全部的救恩历程(《教理》59,72,762)。
这三个祝福的许诺按顺序对应了创世纪中有关盟约的三个叙述(分别是:创15,17,22)。对亚巴辣罕后裔作为一个民族的祝福,放在将动物从中剖开的盟约中(创15);以亚巴辣罕的名祝福一个时代,是割损礼盟约的中心主题(创17);对万民的祝福见于默黎巴事件后许下的盟约(创22:16-18)。
B.亚巴辣罕盟约预示了后来的盟约
从盟约历史的大背景看,亚巴郎的盟约预示了天主与以色列和万民之间在救恩历史中的来往模式,以及梅瑟、达味和新约中盟约的逐步实现。
许地和一个大民族的许诺是在梅瑟盟约中特别意识到的,即透过以色列人——亚巴辣罕的后裔——成为一个民族。许地是显明的,因为它是一个在真理中朝拜天主的地方。
一个王国和王朝的许诺预示着达味盟约,天主许诺一个永远的王朝,以及一位领导万民的国王。
祝福万民的许诺将在耶稣基督身上得以实现,并透过传递者亚巴辣罕的义德和信德,推及到外邦人和所有民族(《教理》72,422,705,706,992,1222,1716,1725,2571,2619)。
亚巴辣罕本人就是预示以色列人的一个典型。他去埃及时,法老夺取撒辣,引发了来自天主的瘟疫形式之惩罚。他离开埃及,并定居在客纳罕。亚巴辣罕的故事是以色列人在全体民族层面上所要经历的出谷预像。
III.亚巴辣罕的信德和服从
A.信德的典范
亚巴辣罕是所有天主子民的信德典范(参阅,加上2:52)。他藉着很多方式向上主宣认了他的信德(参阅,创14:22;15:14;17:1;18:25;21:33;24:3),并在所有之上首先服从上主给予的命令。尽管他并不知道其后裔将占有的土地,但依然满怀信德从乌尔出发(创11:31;15:7;宗7:2-4)。在天主的激励指导下,他继续迁徙近数百英里,经常面对瘟疫、饥荒和敌人的困扰。当天主告诉他,将要有一个继承人——甚至像星星那样多的后代时,他相信天主。亚巴辣罕最终藉着对自己儿子心甘情愿的祭献,证明了他的信德。这信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及时此举动与天主对他的特别许诺背道而驰,他也要依然地这样做。他坚信:如果需要,天主会将他的儿子从死者中复活(希11:19)。
在不断加深的关系中,天主召叫亚巴辣罕做出越来越多的伟大牺牲和信德的行动——首先牺牲他的家乡,然后是他的肉体(割损礼),最后是他的爱子。
正是因为亚巴辣罕磨练到了如此高的信德境界,天主起誓要透过亚巴辣罕祝福万民。
B.天主的朋友亚巴辣罕
亚巴辣罕的信德在他献身于唯一天主中得到体现,此献身将他置于与同时代人和自己先祖相反的地步(苏24:2)。他为上主建造祭台,并呼求上主的名(创12:8;13:4,18)。他也喜乐于与上主作个人性深入的交流(创18:33;24:40;48:15;出6:3),接受特殊的神视(创15:1);当天主以人和天使形状显现给他时,他热情好客(创18:1;22:11,15)。同样,亚巴辣罕通常并没有用他与天主特殊的关系,为自己谋取益处,反而常常帮助他人,比如依市玛耳(创17:20)和罗特(创18:27-33);最显著的就是他为索多玛人的益处所做的努力。当天主通知亚巴辣罕,索多玛将要被毁灭时,亚巴辣罕与天主协商,最终赢得了天主的同意:如果索多玛即使找到只有十个义人,也会幸免于难(关于索多玛和哈默辣的更多信息,参阅,索多玛/Sodom)。
IV.新约中的亚巴郎
A.谁是亚巴辣罕的后裔?
新约从玛窦福音追溯耶稣基督的族谱,直到亚巴辣罕(玛1:1-17)。作为以色列人信仰的奠基人,亚巴辣罕也是基督徒信仰人性层面上的奠基人。
遵循耶稣自身,新约有了一个先例,那就是要谨慎分辨,成为一个亚巴辣罕的后裔所意味着什么的问题。
一方面,亚巴辣罕是犹太人的直接祖先。因此,耶稣称拉匝禄是“亚巴辣罕的儿子”(玛19:9),称一位前来被治愈的犹太妇女是“亚巴辣罕的女儿”(路13:16)。
另一方面,当一些犹太人以“亚巴辣罕是我们的父亲”而自豪时,耶稣警告他们:血缘关系还不能够使他们成为亚巴辣罕的后裔。“假如你们是亚巴郎的子女,你们就该做亚巴郎所作的事。如今,你们竟然图谋杀害我——这个给你们说出从天主那里所听到的真理的人——亚巴郎却没有作过这样的事”(若8:39-40)。名义上,所有犹太人都是亚巴辣罕的后裔,但是成为亚巴辣罕真正的后裔必须要有亚巴辣罕的信德。
源自亚巴辣罕族谱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亚巴辣罕的儿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秉持亚巴辣罕的信德,并按其榜样而生活。洗者若翰警告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说:“结与悔改相称的果实吧。你们自己不要思念说:‘我们有亚巴郎为父’;我给你们说,天主能从这些石头给亚巴郎兴起子孙来”(玛3:8-9)。
B.对万民祝福的诺言得以实现
倘若要紧的不是族谱,而是信德,那么虔诚的外邦人也能称亚巴辣罕为他们的父。这是圣保禄得出的根本性结论:“‘亚巴郎相信了天主,天主就以此算为他的正义’。为此,你们该晓得:具有信德的人,才是亚巴郎的子孙”(迦3:6-7)。
“信德之子”来自所有的民族,因为天主曾许诺:藉着亚巴辣罕,万民都将蒙受祝福。“圣经预见天主将使异民凭信德成义,就向亚巴郎预报福音说:‘万民都要因你获得祝福。’可见,那些具有信德的人,与有信德的亚巴郎同蒙祝福”(迦3:8-9)。藉着耶稣基督,亚巴辣罕盟约的许诺才能得以完全实现。
C.信德的典范亚巴郎
“亚巴郎相信了天主,天主就以此算为他的正义”(罗4:3):这是圣保禄的正义神学的中心。圣保禄小心地指出亚巴辣罕的信德在受割损礼之前,“是以此算为他的正义”。这并不是“法律”发挥的作用,而是信德带来了正义。
雅各伯完全用同样的引用(雅2:23),反驳那些歪曲保禄的教导,找理由不做善事的人。他提及亚巴辣罕心甘情愿祭献依撒格:“你看,他的信德是和他的行为合作,并且这信德由于行为才得以成全”(雅2:22)。亚巴辣罕的信德必须要做天主命令的事:“正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同样信德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
ABRAHAM’S BOSOM 亚巴辣罕的胸怀/亚巴辣罕的拥抱(embrace)
在耶稣所讲得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中(路16:22),亚巴辣罕的怀中是义人死后的安息之处,与不义人的痛苦是分开的。在耶稣时代,通常晚宴是躺卧在桌边的。通常客人是躺在左肘上,用右手吃喝。通过这样的布置,晚宴的主人就会说:“在另一个人的怀中休息”,而在晚宴主人怀中休息的人获得了一个荣誉位置(若13:23)。因此,在亚巴辣罕的怀中是死后的荣耀。教父们认为在耶稣死后显现给他们之前,“亚巴辣罕的胸怀”是旧约时期义人的居所——因此,亚巴辣罕的胸怀是新约天国在旧约的预像。(参阅,死亡/Death;天国/Heaven ;阴间/协敖耳/Sheol)
ABRAM 亚巴郎
亚巴郎是亚巴辣罕原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