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2)「教父」的意思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5-05-08 | 作者:意鸣子教父(2)「教父」的意思是什么?
文:文祖贤神父
译:潘奕源
圣传是「天主圣言活生生的传递」(《天主教教理简编》13)。已故教宗本笃十六世在 2006 年 4 月 26 日的公开接见时教导说圣传保证了现今的教会与初期的教会之间的联系。圣传就是像生物一般不断的成长。
圣传是信众随着历史与他们的牧者之间一直带来的共融,这共融由圣神所孕育,确保由宗徒团体生活当中开始传下来信仰经历,与基督在祂教会内的自身经历两者之间的连系……有赖宗徒与他的历任继任人一直守护圣传,基督肋旁所倾流的活水与祂救赎的宝血得以流到处在任何时代的世人。所以,圣传是救世主永恒的临在,祂前来与我们相遇,并救赎我们,又透过教会的职务,在圣神内圣化我们,以光荣天主圣父。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到圣传并不是传播各样东西、言语或一堆死物。圣传是一条将我们与源头连结的活生生的河流,而这源头一直以至永远常存,这条伟大的河流领我们抵达永恒的大门。既然如此,我们每次从这条河流听到读经员所宣读天主的圣言,都是在指向「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 28:20)
《天主教教理》第 78 条补充说:「透过圣传,『教会在它的教义、生活和敬礼中,把本身所是以及所信的一切,都传诸万世,永垂不朽』(《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DV) 8 § 1)『教父们的言论证明了圣传确实活生生地存在着,圣传的丰富内涵渗透在教会实际生活的信仰和祈祷中』。(DV 8 § 3)」圣传包括了「宣讲、见证、制度、敬礼」(CCCC 12),但我们在此将只限于「圣父们」的教义 。
我们可以用 Johannes Quasten 的四部著作(Patrology, Maryland: Christian Classics. 1983)及已故教宗本笃十六世由 2007 至 2009 年的公开接见讲道集作引导。在圣保禄的时代,作为父亲者亦为导师或楷模。「因为你们纵然在基督内有上万的教师,但为父亲的却不多,因为是我在基督耶稣内藉福音生了你们。」(格前 4:15)当教会逐渐发展,训导成为了主教们的首要责任,所以外语中父亲(Father)的头衔便加诸到他们身上。
在第四世纪,时有发生教义的争议,教会需要号召一些教会作家来为信仰辩护,我们也专称他们为 Father。然而今天,我们在「教父」和「教会作家」作出区分。教父有四个特征:(1)正统的教义 (2)圣洁的生活 (3)教会的认可 (4)久远的年代(教会的最初七个世纪)。在稍后的专栏,我们将讨论教父和一些重要的教会作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教父们都一致同意某一端教义时,教会就宣布该教义为无误。
教父们通常会以通用希腊语(Koine Greek)(古典希腊语和流行希腊语之间的混合体),或者以拉丁文写作。 自 1298 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以来,教会选出了几位伟大的教父,四位来自西方(拉丁)教会,四位来自东方(希腊)教会。
西方教会的四大教父是:圣热罗尼莫(叶理诺)(约 342-420)、圣盎博罗削(安博)(339-397)、圣奥思定(354-430)及教宗大圣额我略(540-604),而东方教会的四大教父是:圣亚大纳修(约 296-373)、圣巴西略(330-379)、金口圣若望(347-407)及圣额我略纳齐安(32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