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复活期第五主日:谁在基督内就是一个新受造物
发布日期:2025-05-15 | 作者:意鸣子丙年复活期第五主日
谁在基督内就是一个新受造物
有人说教会存在的日子不会太长久了,因为教会已经古老,不知道怎样更新自己;重复着陈旧的形式而非回应新的问题,固执地重复着过时的仪式与不可理解的教义。而今日的人们正在寻找新的平衡,新的生命方式,而不是一个遥远的天主。
今日世界对灵性成长的渴望日益增强,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信仰:灵气、疏导、水晶治疗以及精神疗法都在增长。自我解决的宗教正在传播,轻视教义和教会团体,并常常伴随着东方的神秘方式来解释基督。这就如同是在隐修院默想天主的话,有着身处森林深处的感受,并有天使的引导。「新世代」所表达的许诺是乌托邦式的和平、和谐与进步。
对教会可能产生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忠于圣传等同于保守残缺、固执于过时;或是看成是对「更新大地的圣神」不开放。教会也应谨防这一危险。同时,对现时代的不正当及无理的指责常常会归咎于教会,这也是教会应当反思的。教会是宣讲「新天新地」来临的宝库,是「新人类」、「新诫命」与「新赞歌」的宣讲者。所有追求新世界的人都必须要以教会为参考。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讯息,现在重复以下的话:
「我要向上主高唱新歌,因为祂每天重振我的青春。」
读经一 宗 14:21-27
宣讲救自己灵魂的个人主义宗教,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但在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当然,领了洗的人关心别人灵魂的得救。他们祈求所有的人都进入天国,但是,人们认为,在审判的时候,友情起不了作用,人必须要单独地面对天主的审判。这样的认识使得「论功行赏」的思想被夸大:每人带着自己的善行去面见天主,因此我们不要自欺欺人地认为最后可能会有一些转换。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要问:若是在决定性时刻,每人必须只顾及自己,基督徒团体的作用是什么?耶稣的门徒们是一个身体,个体不能彼此分离或离开团体。他们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从某方面来说,每人都应为他人的行为负责。
读经一讲述的就是基督徒的团体生活。保禄与巴尔纳伯即将结束他们第一次的传教行程,他们经过了很多地方,也在很多城市宣讲了福音。在返回到派遣他们外出传教并负责他们的安提约基雅团体之前,他们决定探望刚刚建立的年轻的基督徒团体。他们希望这些团体在信德上坚强,并为帮助团体能够自我运作,因此他们在每个团体中选立了长老。
基督徒不能度一个个人主义的信仰生活,不与别人往来,一个人生活着,只考虑自己和自己的灵修进步。他可以是一个善良、虔诚、并具有宗教情感的人,但他却不是一个基督徒。因此,在教会初期,宗徒们就在各地方建立了由「长老们」所带领的「兄弟友爱」的基督徒团体。
人们接受了信仰并领受了洗礼,福传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信友们需要成为「团体」,其中的每位成员都应具有活力、积极主动和相互负责。
读经二 默 21:1-5
「新」这个词汇在圣经中常常出现:在旧约中出现了347次,新约中44次。这个形容词表达的是完全的改变,与已经存在的事物完全不同。天主要实行的新事是意想不到的、不可想象、令人惊奇的。例如,当天主许诺给人「新的法律」时(耶31:31-34),指的不是一系列的新要求、不是十诫的更新,而是恩赐一个完全不同的法律,可以行善的内在动力,刻在心灵上的法律,而不是写在石板上。
旧约中预言了很多上主将要完成的新事:新盟约、新精神、新心和新的创造。我要创造新天新地,先前的不再被记忆,不再被关心。人们都要因我所造的而永远喜悦快乐;因为我要造一座令人喜悦的耶路撒冷,一个令人欢乐的百姓(依65:17-18)。
天主第一次的创造是美好的。天主看了自己所创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好(创1:31)。但是人们滥用了自由,产生了罪恶。怀着邪恶的目的运用受造物,使其变得腐朽。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愚蠢选择的后果:战争、暴力、压迫、不义等等。天主的计划是否是毫无希望的失败呢?受造物是否不在宇宙君王的管理之下了呢?
默示录的作者回答说:绝对不是。天主控制着世界的命运,没有事情都不会使天主感到惊奇,祂正在更新一切(5节)。天主并不毁灭第一次的创造,而是正在准备一个新天新地的来临。象征反对生命的邪恶势力的海洋将会永远消失,一滴水也不会留下(1节)。
作者还描述说:我看见那新耶路撒冷圣城,从天上由天主那里降下,就如一位装饰好迎接自己丈夫的新娘(2节)。女人在新婚那天是最为迷人的,她年青,脸上也没有污点或皱纹,所有的人都羡慕她。但我们见到的世界,事实却正好相反,现实是昏暗的。任何事物都无法导向如此奇妙的转变,正如看到一只幼虫,从没有人想过它会变成一只蝴蝶。
世界历史的结束是人从来没有梦想到的:天主将永远与人居住在一起,并将要擦干人脸上的一切眼泪,以后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3-4节)。
这就是若望给他的基督徒团体带来的充满希望与喜乐的讯息。面对外在似乎不可战胜的邪恶势力,他们感到有些缺乏信心。最后他们将会发现,天主掌握着人类的一切命运。
福音 若 13:31-33a,34-35
在希腊思想中,「受光荣」的意思是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相当于获得高位者得到的尊荣。所有人都渴望获得,想通过各种方法得到,我们就因此而远离了天主。犹太人寻求「互相称赞,却不是寻求从唯一天主那里来的光荣(若5:44);他们喜爱恤人的赞许胜过爱天主的赞许(若12:43)。他们不相信耶稣,因为耶稣身上没有展现出来引人关注的「光荣」。 但是,自耶稣的降生,天主的光荣在耶稣身上就已显示了出来: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祂的光荣(若1:14)。
当天主显示了祂的力量,实行了救恩的行动,向人显示了祂的爱,天主就受到了光荣。在旧约中,当天主将祂的子民从奴役中解救出来时,天主的光荣就显示了出来:我的子民将见到上主的荣耀,因为天主要亲自来拯救他们(依35:4 )。
在今天福音的开始(31-32节),「光荣」这个动词出现了五次。人子受到了光荣,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荣;天主既然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荣,天主也要在自己内使人子得到光荣,并且立时就要光荣祂。这种叙述似乎有些囉唆,耶稣在这样的背景下说出这种话显得有些多余,也不合实际。现在他们在晚餐厅中,几个小时后,耶稣将要被捕并被判死刑。
不知道事情如何发展的人可能会认为,天主将要用奇迹使人感到惊讶,要通过羞辱仇敌来显示自己的威能和力量。
其实不是这样。耶稣受到了光荣,因为犹达斯出去与司祭长商议怎样逮捕耶稣(31节)。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令人生气,不可理解:耶稣走向祂的受难与死亡,把自己交付在刽子手的手中,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天主的光荣就显示出来了。
几天前,耶稣阐明了祂的光荣意味着什么: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12:23-24)。耶稣所等待的光荣就是奉献自己生命的时刻,向世界显示天主对人类的爱是何等伟大。这也是耶稣向门徒许诺的唯一的光荣。
本篇福音还记载了耶稣的「新命令」,而且用了奇怪的称呼:孩子们(33节)。门徒们不是耶稣的「子女」,而是耶稣的弟兄。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呢?
为了理解耶稣说话的意义,需要留意耶稣说话时的背景。在最后晚餐中,耶稣知道自己在世上只能活几个小时了,因此有必要留下遗嘱。正如子女把父亲在死前所说的话认为是神圣的,因而耶稣也希望门徒们能够牢记祂要说的话。
这就是耶稣的命令: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34节)。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耶稣在去革责玛尼庄园前又重复了两次: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这就是我命令你们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若15:12)。说话的方式好像是要留下遗产一样:我给你们(34节)。我们若是能从耶稣拥有的很多恩赐中选择一样,我想我们都会要求行奇迹的能力。但耶稣却给了我们一条新诫命。
为我们来说,命令就是诫命,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是难以承受的。有人认为,幸福是精明人获得的,他们享受着违反天主十诫的生命。另有些人认为,努力遵守天主十诫的人堪当承受天国,而那些不忠信的人应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信念在今日仍然很盛行,应该立即纠正这样的看法。因为其相当危险,扭曲了天主的形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医生坚持让病人戒烟,这不是限制病人的自由、剥夺病人的快乐、试探病人,而是为了病人的益处。当然他也可以不听劝告,私下继续吸烟,但不久就会发现被烟损害的肺。医生不会因此而惩罚或伤害病人,而是病人自己伤害自己,医生总是设法治疗病人。天主是良医,「治疗一切的疾病」(咏103:3)。耶稣通过给我们这个新命令,向我们显示了祂是人类无可比拟的朋友:不是通过话语,而是通过生命的奉献,向人显示如何在世界上活出圆满的生命。
这是一条新命令。从哪个方面来说呢?旧约中不是已经规定了:应爱你的邻人如你自己吗? (肋19:18)现在我们来看其新意所在。
与旧约中的诫命相比,这条命令的「新意」在于它的第二部分: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34节)。耶稣要求人彼此相爱的标准不是以我们爱自己为标准,而是以耶稣对我们的爱为标准。
这不是说我们爱自己:我们就不能忍受自身的局限、错误与可怜。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有坏的印象,做了什么丢人的事情,我们甚至要惩罚自己。这条命令是新命令,因为对人们来说,去爱不值得去爱或不知还爱的人不是自然而然的。爱仇也是不正常的事情。
耶稣显示了一种新的爱:祂爱了那些需要祂的爱才能幸福的人。祂爱了穷人、病人、社会边缘人、罪人、腐败的人,甚至爱了那些钉死自己的刽子手,因为只有爱才能使这些人从他们的可怜与罪恶中被拯救出来。
这是天主对人类白白的爱和恩赐。在旧约中,天主以爱拣选了以色列子民做祂特选的子民:梅瑟对以色列子民说,上主喜爱你们,拣选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比其余的民族人数众多;其实你们在所有的民族中,是最少的一个;而是由于上主对你们的爱(申7:7-8)。因此,若望也说:我给你们写的,不是一条新命令,而是你们从起初领受的旧命令。凡爱自己弟兄的,就是存留在光中(若一2:7-10)。
但是这个命令的新意还不只这些。事实上,在耶稣之前,从来没有人建议社会应该建立在一种像耶稣要求的爱的基础上。基督徒团体需要作出选择:或者接受耶稣的爱面对一切旧的社会,或者仍然建立在竞争、论功行赏,财富与权力上。耶稣的爱是门徒们应该获得的光荣。
天主通过耶肋米亚先知的口说:「看,时日将到,我必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耶31:31)。旧约建立在十诫的基础上。而新约是建立在唯一而又新的命令之上:友爱弟兄,如同耶稣所做的一样。
耶稣结束祂的命令说:「如果你们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35节)。不是果实使树木生存,然而,果实是树木还活着的标记。善行不能使团体成为基督徒的团体,但善行能够证明团体被复活基督的圣神所推动。
基督徒不是与他人不同的人,他们不穿戴徽章,也不生活在世界之外。区别他们的特征就是爱的逻辑,像耶稣与天父一样白白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