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拉匝禄
发布日期:2025-05-15   |    作者:李建刚

        一、“拉匝禄”(Λάζαρος)是希腊语中希伯来名字“厄肋阿匝尔”(Eleasar)的简写形式,意思是“天主助佑”或“天主已经帮助了”。这个名字的完整形式“厄肋阿匝尔”在新约中出现于玛1:15。

        二、旧约中有多位人物使用这个名字:亚郎的第三个儿子(参出6:23);他与兄弟们一起被上主设立为司祭(参户3:2-4),并被赋予管理上主居所的责任(参户4:16)。阿彼纳达布的儿子,在他家中曾安放雅威的约柜。他被委以看守约柜的职责(参撒上7:1)。达味在与培肋舍特人作战时的一位英雄也叫这个名字(参撒下23:9-10)。这个名字在被掳归回后的时期也经常出现(参厄上8:33节;厄下12:42节;加上2:5节)。它也出现在耶稣的家谱中(玛1:15节)。在新约时代,这个名字非常普遍。路加福音(参16:19-31)和若望福音(11:1-46)中有提及拉匝禄的故事。若第11章中的叙述将拉匝禄描写为玛利亚和玛尔大的兄弟,也是耶稣的朋友,更具体地说是“你所爱的那人”(若11:3节)。这三位兄妹住在伯达尼。这个地方名在耶稣时代是有确切记载的,但在圣经中本身并无重要意义。因此,它可能指向一个历史上的真实背景。在路加福音中,拉匝禄是那个穷人的名字,他在比喻中躺在一个富人的门口(参16:20节)。约瑟夫在《犹太战争》中仅就这部作品就提到过九位不同的名叫拉匝禄的人,其中包括玛加伯的兄弟(《犹太战争》I,1:5节,第42段),一位马革洛要塞的年轻守军,他因鲁莽而导致要塞的陷落(VII,6:4节,第196-209段),以及玛撒达要塞的指挥官(VII,第8:1节,第253段)。

        三、路加福音中的拉匝禄 拉匝禄的比喻属于路加福音的特有材料。关于这个故事可能的原型,人们有不同看法。有些人推测它源自一个埃及的原型,另一些人则指出其与犹太传统中的平行故事相似。路16:19-31节中的故事以穷人拉匝禄和那个富人的对比为核心。不论是在今生还是来世,他们之间都有着彻底的隔离,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死亡。这个比喻并不只是要表达在今生受苦的人在来世将得到安慰,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比喻的主题是对财富的错误使用。它揭示了对财富不负责任的态度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穷人拉匝禄在困苦中被忽视,而富人最终则走向灭亡。它在生活中的背景可能是对富人的劝诫。富人被呼吁悔改,方式是按照穷人的困境,以施舍的方式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财富。耶稣的这一教导与旧约中的命令是一致的。这个故事是新约中唯一一个在比喻中提到人物名字的例子。因此就推断这是一位耶稣时代真实存在的人物,恐怕是不合理的。这个名字也不应单纯被理解为穷人拉匝禄的“财富”。它最合理的解释应当来自文学背景:上主认识这个穷人,他在上主的看顾之下。相比之下,那个富人却不是这样。他处于因冷酷无情而断送自己生命的危险之中。初期教会将这个比喻视为灵魂死后命运的写照。在中世纪,特别强调来世的报应。梅兰希通(Melanchthon)则将拉匝禄看作是贫穷而被压迫的教会的象征。

        四、若望福音中的拉匝禄 拉匝禄的复活是《若望福音》中耶稣所行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神迹。这个神迹被嵌入在福音书戏剧性的结构中。在之前的章节中,紧张的气氛逐渐累积,如今达到了爆发的时刻:面对那些要置耶稣于死地的威胁,耶稣自己曾说,死亡并不等同于生命的终结(参若8:51节)。对耶稣的信仰意味着生命,因为他战胜了死亡。因此,耶稣的使命可以说在拉匝禄的复活中达到了顶点。拉匝禄应耶稣的话默默地从坟墓中出来。耶稣最后吩咐要解开他身上的布条,这一细节并未被叙述。这个开放式的结尾显然表明,文本的主要内容并非关于拉匝禄本人,而是关于天主的荣耀。因此,拉匝禄复活的故事最终可能指向耶稣的受难和复活。由于名字与路加福音中穷人的名字相同,学术界经常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现今的观点来看,路加福音中的名字进入若望福音的可能性不大,反之则更为可能。

         五、教父们将拉匝禄的复活解释为耶稣复活的预表,同时也指向所有死人将来的复活。拉匝禄复活的主题在地下墓穴壁画中十分常见。在中世纪,拉匝禄被尊为圣人。以拉匝禄为主题的剧在当时广泛流行。根据传说,拉匝禄30岁时复活,后来又活了30年,并在塞浦路斯的基蒂翁担任主教去世(据教会历史学家欧瑟伯记载);另有传说称他死于亚历山大港,还有传说称他死于马赛。中世纪时,人们通常将他与路加福音中的穷人拉匝禄(参16:19-31节)等同,这使得拉匝禄成为重病患者和麻风病人的主保圣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