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认识圣经:若望福音——8. 与犹太人的争论和胎生的瞎子
发布日期:2025-05-26   |    作者:意鸣子

8. 与犹太人的争论和胎生的瞎子

圣史若翰选择记述耶稣行的一系列神迹,是为介绍祂的新创造。耶稣是父的启示者,是新人类的创造者。从加纳到加纳的第一部分言论,显示了耶稣在圣经传统的体制中带来的更新。从加纳的第二个神迹——王臣儿子复活开始,耶稣把重点放在人身上。若望记录了一系列神迹,耶稣借此改变了人的状况:治愈瘫子,使他能用自己的腿行走;让飢饿的人吃饱,表明祂是生命之粮,是天主的圣言,这是圣体的预像,圣体使人因祂和天父而生活。

下面的标记(神迹)记载在第九章,记述耶稣遇到一个胎生的瞎子。我们在第六章读到增饼神迹和之后的言论。我们在第九章读到胎生的瞎子,中间还有两章。事实上,第七章和第八章,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隆重地叙胎生的瞎子作准备。

若望选择把不同的事件放在某些犹太节日期间。增饼的神迹,发生在逾越节的时候。而第七章则表明是另一个节日,逾越节后六个月的帐篷节。因此,逾越节在春天,六个月之后,是秋分的时候。耶稣再次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遇到一些人,与犹太当局发生了冲突。

在第七章37节,我们发现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在经历了各种遭遇、冲突之后,最后一天,也就是帐棚节最隆重的一天,耶稣站着大声喊说: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凡信从我的,就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

又回到了水的主题。祂曾给撒玛黎雅妇女许诺永生的水。现在祂宣布,从祂自己将涌出活水。在犹太礼仪中,帐棚节最后一天的特点是隆重的游行,司祭从史罗亚水池取水,把水带到圣殿山顶,沿着至圣所的墙壁倾倒这些水,几个月滴雨未降,要祈求秋雨的恩赐。大地渴了,祈求雨水的恩赐,给大地带来生机。

在隆重的迎接水的游行队伍中,耶稣高声喊着,吸引人们的注意:“谁若渴,到我这里来喝吧!凡信从我的,正如经上说:从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可能祂指的是磐石上的水,厄则克耳先知以象征性的方式描述的,从圣殿中涌出的水。“我就是新的圣殿;我就是那涌出活水的磐石,将赐给人真正的生命。

这时,圣史插入了解释:“祂说这话,是指那信仰祂的人将要领受的圣神”。其实,当时还没有圣神,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并不是说圣神不存在或世界上没有圣神,而是当时还没有把圣神赐给人。复活的基督在十字架的光荣中,从祂的心里赐下了水;从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一位被刺透的肋旁,留出了血和水。这水是圣神的标记,从新的圣殿流出来,那圣殿是基督的身体;这也是圣事的水,是圣神的水,使新人类得以生活。

这些话引起了进一步的争论,在第八章的开头,即怜悯淫妇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许多古抄本中找不到。许多学者认为,这不是《若望福音》的一部分,而是来自另一个传统,被插入到这里的。第八章整篇是犹太人与耶稣之间的激烈争论。冲突已经白热化。是耶稣的一个说法引起的,耶稣说自己:“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决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象征理解这段话。

在这之前,耶稣称自己是水,是活水的源头。现在,祂说自己是世界的光,照亮世人,达到圆满的生命。犹太人向祂提出挑战,拒绝祂的启示。耶稣坚持说:“在亚巴郎出现之前,我就有”。“我是”(我是自有者)是天主专用的名字。耶稣把自己与向以色列人启示自己的主天主相提并论。祂用天主的专有名字指代自己。随后,他们拿起石头,要向祂投去。但耶稣却隐没了,出了圣殿。

“耶稣前行时,看见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第九章开始了。放在第八章之后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续篇,叙述没有中断。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以帐棚节为背景。在礼仪最隆重的那一天,耶稣启示自己是永生的泉源,照世的真光,但犹太人拒绝祂,想用石头砸祂。耶稣必须离开、隐没,快步走出圣殿,以免被对手拦截,祂在一个乞丐面前停下,是个胎生的瞎子。

第九章,即使插入到这个背景中,也是一个完美的叙事单元,围绕着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段落围绕着一个中心思想。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事实上,耶稣和瞎子在开头和结尾都是面对面的。在中间,是调查这位胎生的瞎子如何复明。

如果你仔细留意,发现这不是治疗,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干预。若望特别强调,这个人是胎生的瞎子,不是后来成为瞎子,不是因为疾病或意外导致失明。这是先天性的,他生来就如此,所以他看不见东西。在整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让一个天生的盲人看见。即使在今天,尽管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医生也无法让天生失明的人拥有视力。

所以,耶稣的介入不是治疗,而是创造。祂不是医治疾病,而是要创造视觉器官。圣史首先提出了关于罪的神学讨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父母犯了罪,之后着重讲述耶稣的动作。“耶稣说了这话以后,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对他说:去,到史罗亚水池里洗洗吧!(史罗亚是被派遣到意思)瞎子去了,洗了,回来就看见了”。这是一个讲述故事的例子,许多连词和一系列动词一个接一个,描述性的成分很少。我们首先注意这个动作的奇怪之处。

耶稣不需要具体的工具就能行奇迹。我们记得,祂对加纳的那位父亲说:“你放心地去吧!你那在葛法翁的儿子好了,从那时候起就活了”。所以,在遥远的地方,祂的话也产生效力。在这个事件上,祂却做了奇怪的动作,往地上吐唾沫。这个动作本身并不优雅。我们必须想象耶稣弯下腰,因为要将唾液与泥土混合,需要弯下腰。耶稣俯下身子,和了泥。拿起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我们注意到,这瞎子并没有向祂祈求什么;他是一个可怜的乞丐,坐在圣殿门口。是耶稣看见了他,他什么也看不见。门徒问祂:“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犯了罪,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回答说:“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不经过那人请求,耶稣就行了一个神迹。把泥抹在他的眼上,让他去洗。

如果我们知道耶路撒冷城的建筑格局,就会知道瞎子遇到了什么困难,现在他在圣殿门前,却被派到史罗亚水池去洗,很远,且需要经过老城的数个小巷和台阶。祂并没有简单地让他到最近的可以洗漱的地方,而是派他去史罗亚水池。这个词是闪族语,若望为他的希腊听众翻译了这个词,并解释说史罗亚这个名字很有意义。

意思是“派遣”。他为什么要解释呢?因为这个名字很重要。这是被派遣者的水池。这人听了耶稣的话,去了,在被派遣者的水池里洗了,获得了视力。一个新的创造产生了。为什么耶稣要用泥?为什么要把唾沫与泥和在一起?祂要让人想到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象征。亚当,第一个人的创造,来自地上的尘土,呼入的水就是唾沫,和土和在一起成了泥,把泥抹在他眼睛上,其实是把那个人弄脏了,那可能让他很不舒服。

他听到有人往地上吐唾沫,然后他感觉到有手在他眼睛上抹东西,听到“去史罗亚洗洗吧”。那个人的反应可能很不好,拒绝、生气、感觉受了侮辱。这个情节不是以现实的方式讲述的,而是以强烈的象征的方式讲述。这是新创造的过程。这人代表的是慕道者,接受慕道、培训,完成培育过程,直到拥有视力。他被重新创造,视觉器官被创造出来,但他要走的路是他信仰成熟的过程,直到跟随耶稣。

泥土代表人的受造。被派遣者的水池让人想起耶稣,祂是天父派遣来的,而被派遣者的水池就是洗礼池,象征洗礼。在被派遣者的水池里洗的人,获得了看见能力。这是人通过信德的圣事与基督相遇的故事,可以看见天主,可以完全认识天主。耶稣是世界的光,耶稣能让我们看见天主。祂是父的伟大启示者。祂开启了人类的眼睛,人类生来就瞎,无法认识天主。但耶稣启示了自己,开始了新的创造工程。

叙述中有一段调查的情节。他们想知道这个胎生的瞎子如何获得视力。法利塞人质问他。他们问是谁让他看见的。他叙述了事件的经过。问题是,那一天是安息日,耶稣和了些泥。在几个事件中,都出现了这个问题。耶稣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法律。耶稣做了安息日禁止的事,然而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一件善事。法利塞人议论说,这人不可能来自天主,因为祂不守安息日。也有人反对,认为如果祂不是来自天主,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于是就分裂了,有了分歧。

犹太人不愿承认耶稣真让一个胎生的瞎子看见了,因此他们推测这是精心组织的骗局,为此他们找来瞎子的父母。这里我们到了事件的中心,中心特别重要。这里没有提到耶稣和那个胎生的瞎子,只有犹太人和他的父母。犹太人问:“这是你们的儿子么?你们说他生来就瞎么?怎么他现在竟看见了呢?”他的父母答覆说:“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儿子,也生来就瞎。如今他怎么看见了,我们却不知道”。他们不想承认。“你们问他吧!他已成年。我们不知道”。若望描写的父母形象与犹太人的形象一样,他们不想接受耶稣,也不想知道关于耶稣事。尽管基督教的宣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他们仍愿留在黑暗中。这就是那些害怕会堂当局的人的形象。

这个细节表现了当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有太人早已议定:谁若承认耶稣是默西亚,就必被逐出会堂。”在希腊文中,他用的是“ἀποσυνάγωγος”,这是一个特定的词,表示被逐出会堂的人。后来颁布了一部类似的法律——不是在耶稣时代,而是在80年代,当时,一部分会堂禁止基督徒宣讲,把承认耶稣是默西亚的人赶出会堂。

瞎子的父母害怕犹太人,因为害怕,否认证据。犹太人再次把那个瞎子找来。他们要求他归光荣于天主。他们说,我们知道这个人是罪人。瞎子以自由人的身份,毫不恐惧地回答说:“祂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是个瞎子,现在我却看见了。”所以,我肯定知道祂为我做了什么。“祂怎样开了你的眼睛?”

“我已经告诉了你们,你们不听。莫非你们也愿意做祂的门徒么?”他最好不要说这样的话!他们侮辱他,把他赶出去。他被逐出会堂。他们告诉他,你去做祂的门徒吧!我们是梅瑟的门徒,我们知道天主对梅瑟说过话。而他,耶稣,我们不知道祂从哪里来。记住这个重要的副词“从哪里”。连加纳的管家也不知道酒从哪里来。那人说:“这真奇怪!你们不知道祂是从哪里来的,祂却开了我的眼睛。这人若不是来自天主,祂什么也不能做”......那人信仰的选择已经成熟了,选择跟随耶稣。

他们告诉他:“你整个生于罪恶中,竟来教训我们?”便把他赶出去了。现在那人又遇到耶稣,耶稣问他:“你信人子吗?”“他是谁,好使我去信他?”“我就是,你已看见他了,因为祂,你才能看见。”那人遂俯伏朝拜了耶稣:“主,我信!”这是慕道者信仰旅程的顶峰,被洗礼的恩宠照亮,朝拜祂,承认耶稣是天主,是照世的真光。耶稣结束了这篇讲道:“我来到世界上,正是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祸哉!自以为能看见、不需要救恩的人。听见祂说话的法利塞人说:“你是说我们吗?”“对,是的。我的确说的是你们。你们如果是瞎子,就没有罪了。然而你们认为自己能看见,自己明白、知道,你们傲慢。你们的罪恶便存留着,你们不愿得救,你们不能得救”。

随后是关于善牧的讲道。耶稣让人能看见天主的拯救工程,这是洗礼的标记。现在从神学方面进一步讲解这一主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