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欧瑟亚
发布日期:2025-06-27   |    作者:李建刚

    一、“欧瑟亚”这个名字在新约中仅出现过一次。它源自希伯来语,意为“雅威已经帮助”或“上主啊,求你帮助”。

    二、先知欧瑟亚在以色列北国服侍,时间大约持续了近三十年,即约公元前750年至724年。关于他的个人信息非常有限。提到了他的父亲名字贝厄黎和妻子哥默尔。书中提到他们有一女两男三个孩子,且这些孩子都带有象征性的名字。学术界对于这些信息是否可以作为欧瑟亚的真实传记材料存在争议。欧瑟亚的预言指出,尽管以色列当时拥有一定的物质富裕,但对天主的认识已经丧失,尤其是在社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敬畏神的心态消失殆尽。因此,以色列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欧瑟亚先知书》大多被认为是直接出自这位先知,但现存版本经过了编辑加工。欧瑟亚总结以色列背离上主的核心思想是“行淫”。即使在新约中,“淫乱”(希腊文“πορνεία”)也被视为与拜偶像紧密相关的行为,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神学问题。关于耶稣逃往埃及的记载可能指的是欧11章。欧11:1节在玛2:15节被明确引用,虽然没有指名道姓:“我从埃及召回了我的儿子。”

    在《罗马人书》中,保禄引用了欧瑟亚的预言:“我要叫非我人民为我的人民,又叫不蒙爱怜者为蒙爱怜者”(9:25)。保禄借此证明,天主的拣选如今也包括外邦人。伯前2:10节引用了欧1:6节、9节和2:1节、25节的关键词:“没有蒙受爱怜”、“不是天主的人民”。先知在这些经文中将天主与以色列的关系描述为一种个人关系,但他认为这关系已经破裂。伯多禄前书则将这些词汇赋予正面意义,强调外邦人的蒙召。

    三、在历代释经传统中,欧1至3章常被解读为天主对以色列之爱的象征:正如欧瑟亚不放弃他的行淫妻子,天主也不放弃有罪的以色列。女权主义释经批评这种将象征聚焦于“男性与女性”对立的解读,认为其问题多多。她们主张,这种象征反倒破坏了那些试图以神的名义为人类之间统治合理化的企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