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教理途径》连载四:二、具体建议
发布日期:2025-06-30   |    作者:意鸣子

《婚姻生活教理途径》连载四

二、具体建议

16. 教宗方济各「建议为未来的夫妇推行一个真正的教理讲授,其中包括了整个圣事历程 的所有阶段:婚前准备的时间、婚姻庆典,以及紧接下来的几年」。1正如上文已经提及 过的,从洗礼前的慕道期中汲取灵感来制订和重新思考婚姻准备的路线图,是每个教区 的任务。显然地,这当中必须考虑到各教区自身的地理、文化和牧灵背景的潜能和局限, 有弹性而且富创意地从中获得灵感。

在制订这计划的时候,必须谨记以下要求: ‒ 予以持续长久的时间,足够让夫妇真正的反省和成熟; ‒ 在以人的具体爱情经验作为起点的同时,把婚姻准备的重心放在信仰和与基督的相 遇; ‒ 要分成不同阶段——在可行和适合的情况下——在团体中举行庆祝的仪式,以表示 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阶段; ‒ 包括以下所有这些要素(无一可免):培育、反省、讨论、对话、礼仪、团体、祈 祷、盛宴。

然而,重要的是,即便当一个教区已经制订了自己的婚姻准备途径之后,这项「牧灵工 具」不能纯粹当作准备婚姻的唯一方法,就此「强制」实施,反而必须加以辨别和依照 常理来使用,深谙有些个案使人不能参与婚姻教理讲授,但为了举行婚礼,也必须寻求 其它的方法和形式来作好准备。

实行方式

17. 在教区已制订好自己的婚姻教理讲授途径之后,应先透过一个「实行方式」推行一个 实验性的试用期,视乎牧灵实际情况,先在所有或只在一些堂区开始。在初步试验后, 必须从牧灵工作者以及参与的夫妇们中搜集意见和评估,一起反省从中找到的长处和不 足,并因应作出需要的调整。

18. 面对着每个人的各种不同情况,教区可设想一个通用的教理讲授途径,然后评估如何 按照每一对准婚夫妇的不同情况来调整。面对着不同准婚夫妇的具体情况:宗教生活的 习惯、社会和经济上的动机、年龄、是否同住、是否有子女,以及其它与他们决定结婚 有关的因素,所以牧灵上的创意和弹性是最为重要的。

19. 成人基督徒入门礼典可以作为汲取灵感的基本准则。尤其重要的,是要强调教理讲授 期之前和之后的部分(分别是福传和释奥);要确保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都 有辨别、象征的意义和仪式(文化因素不便者除外);要确保婚姻圣事与其它圣事(洗 礼、感恩祭、坚振)有清晰的联系。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考虑到,基督信仰的培育,意 味着亲身与基督相遇、内心和实际生活的改变,以及在教会团体的共融内经验到圣神。

20. 所有肩负陪伴角色的人——夫妇、司铎,以及总体来说,牧灵工作者——必须有适合 这教理讲授期的培训和陪伴风格。如上所述,这教理讲授期并不在于传授概念或习得技 能,而是引导、帮助并接近准婚夫妇们,与他们一路同行。婚姻教理讲授期,并不是要 准备参加者「考试及格」,而是要他们准备「度婚姻生活」。为了达此目的,司铎们和 修士、修女们的培育和持续的与时俱进是重点之一;他们经常用一种「不接地气」的、 或者是在家庭中生活的人无法理解的语言来说话,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用过分抽象的方 式来表达他们想说的内容。他们在这教理讲授期内说话的「语气」也一样,应当远远超 脱「道德说教」的模式,而要主动的、有说服力的、激励人心的,而且一切都以在婚姻 中活出美和善为大方向。最终,这教理讲授期的完整性、内容的准确性,以及陪伴的风 格,都必须以凸显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以及他们所领受的婚姻圣召的尊严和价值为目 的,并且总是保持在具体的现实之中。现今,这种风格的牧灵关怀尤其重要,这是因为 许多准婚伴侣都在各种复杂处境中一起生活,他们会觉得他们即将要作的决定,其中的 圣事性意义,以及这决定所要求的「归依改变」难以理解,即便他们会「窥探」到婚姻 圣事中有关于共同生活的更伟大奥迹。所以,逐步改变、接纳和支持,以及那些欢迎他 们的基督徒夫妇的见证、与他们在一路上的「同在」,都是他们所需要的。因此,在团 体内,应该给予作为夫妻、负责婚姻牧灵关怀的教友夫妇们更多的空间,主动地去与人 同在,而非教友只单独一人行动。在堂区工作、聆听和准备小组内的「个人接触」的经 验将会大大提升使准婚夫妇得到负责陪伴的夫妇更紧密的跟进——如有需要,甚至与每 对夫妇个别接触——并有助于创造一个友善的和可信赖的氛围。为使准婚夫妇感到被接纳和 安心,负责陪伴的夫妇也可以善用他们的家。

21. 负责引导进入婚姻的陪伴小组可由一些已婚夫妇所组成,并由一位司铎和家庭牧灵的 专业人士,以及修士、修女,甚至可以是已离异却仍忠于婚姻圣事的人所支援;他们能 够时常有建设性地给予见证和他们的婚姻圣召经验,有助于展示出教会接纳所有人、完 全贴近现实,以及陪伴在每个人左右的一面。应当注意不要把这任务只是指派给一对夫 妇,而是应该委派几对夫妇,最好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也不要许多年内也指派同一队人, 而是应准备好适当的轮替人选。为了支持各种不同的婚姻道路,并为了向每个人都提供 培育,堂区以及牧灵地区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22. 婚姻内性行为或拥抱生命中本有的一些复杂议题(比如:负责任的生育、人工受孕、 产前检查及其它生命伦理争议等),对准婚夫妇来说,在道德上、双方关系上,以及灵 修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现在尤其需要特定的培训和概念的厘清。由于处理上述 议题的一些方法,从伦理的角度来看,是有问题的;所以上述的培训在今天特别有需要。 牧灵工作者自己未必时常能够处理这些极为常见的议题。在这些情况下,让更多有经验 的人参与其中,更是理所当然的。2 23. 在婚姻教理讲授期内,各项仪式具有确认一个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阶段的开始的功 能,并可作为参与者自由地表达有愿意继续参与教理讲授期,藉此标志着逐步的深化。 这些仪式同时也标志着准婚夫妇在信仰上和彼此在爱中的成长,两个层次的日渐交融。 在可行的仪式之中,在到达正式举行婚礼之前,可举行:向准婚夫妇致送圣经、向堂区 团体引见准婚夫妇、订婚戒指祝福礼、向他们致送会一路陪伴他们的「夫妇祷词」。仪 式是否适合,要视乎地区教会的现实情况决定。这些礼节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办一次避 静,作为在灵性氛围下与陪伴小组一起对谈,进行辨别并决定是否继续向下阶段迈进的 机会。另一方面,在婚姻生活的首数年,或可举行安放「家庭祭台」的仪式,让它作为 夫妇和子女在家中聚集一起祈祷的地方。

步骤和阶段

24. 从长期牧灵关怀的角度来看,在真正的教理讲授途径之前设置教理讲授前置期,是有 件好事:这实际上就是与从幼童时期便开始的「远程」婚前准备同时进行。正式的教理 讲授期由三个不同的阶段组成:中程准备、近程准备,以及婚后首数年的陪伴。中程准 备可视为前教理讲授期与正式的教理讲授期之间的一个阶段,期间堂区欢迎准婚者,期末可以用一个仪式来标志参与者已进入婚姻教理讲授期之中。于此,我们先简要地总结 下文会详细解释的要点,下列是不同阶段的顺序,伴以一些仪式和避静来标志出参与者 从一个阶段过渡至另一阶段:

一、教理讲授前置时期:远程准备 - 幼童的牧灵关怀 - 青年事工

二、过渡期(数星期):接受准婚夫妇的时间 - (在接受时间结束时)婚姻教理讲授期起步礼

三、教理讲授期: - 第一阶段:中程准备(约一年) - (在中程准备结束时)订婚礼 - 简短避静,为进入近程准备 - 第二阶段:近程准备(数月) - (婚礼前数天)简短避静,准备举行结婚典礼 - 第三阶段:婚后首数年(二至三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