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四主日(丙年): 结伴的福传者,共同使命的践行者。
发布日期:2025-07-04   |    作者:意鸣子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丙年)

结伴的福传者,共同使命的践行者。

路加福音10:1-12,17-20

甘天霖神父

他们被派遣出去,两人一组,成为结伴的福传者。耶稣为七十二位门徒(即更广泛的门徒群体)提出的这种福传策略,在我们这个时代也适用于平信徒。已婚夫妇或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理想的结伴福传者。我们不妨花片刻时间,看看身边那位准备与我们一同踏上人生旅途的伴侣。我们一生都亏欠着这些与我们同行的伙伴。

 

他们共有七十二人。这个不常见的数字就像鞋里的小石子,让人在意。这个数字一定是路加大胆的神学表达——在其他福音中,这个数字只是圣经里常见的七十。路加在这段经文中,对“七十”还是“七十二”的争议采取了独特立场。七十二这个数字源自《户籍纪》(11章):梅瑟因无法独自处理众多百姓的抱怨,便按天主的吩咐召集了70位长老来分担百姓的需求。当七十位长老聚集后,梅瑟将自己的神能分赐给他们,他们就开始说预言。当时,原本被邀请的厄耳达得和默达得两人没有到场,或许有另外两人顶替了他们的位置。但这两位未到场的人却在会幕外说预言。若苏厄对此感到不满,便向梅瑟抱怨,请求阻止他们。梅瑟却反问若苏厄:“你嫉妒吗?”作为秉持开放精神的福音作者,路加或许是将在会幕外说预言的这两人也算在内,才得出七十二这个数字。唯有路加能有这样的洞见。

让我们来看看“两人一组”的安排。这与《申命纪》中“两个见证人的见证”有关——两人的见证被视为可信且可靠的。《达尼尔书》(13章)中记载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达尼尔揭穿了两位长老诬告苏撒纳通奸的谎言。达尼尔分别盘问这两人,核实他们的指控,最终证实他们犯了诬告之罪。由此可见,唯有两人联合的见证才是有效的。耶稣坚持“两人一组”的安排,正是源于这样的圣经传统和文化背景。

 

然而,我们还能从中发现更深远的意义。圣经所关注的人类早期困境之一,便是孤独。亚当曾孤身一人,天主便为他造了一个伴侣。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与孤独搏斗。若不能及时察觉,人的本性很快就会枯萎消亡。

 

人际关系——友谊,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拉匝禄是福音中唯一被称为耶稣“朋友”的人,他的死让耶稣深感悲伤。耶稣有许多门徒和追随者,但唯有面对朋友拉匝禄的离世时,他落泪了。耶稣在生命的关键时刻,曾期望门徒能成为他的同伴。当他前往革责玛尼园时,曾带了最亲近的门徒与他同去,但当他汗如血珠般滴下时,门徒们却睡着了。不仅在那时,在之后的受难过程中,门徒们也未能成为他的同伴。

 

军队中的“伙伴制度”为我们所熟知——他们彼此守望相助。一本早期童子军手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伙伴故事:一名士兵在激烈的战场上受了重伤,生还的希望渺茫。他的伙伴请求上级允许他去救回战友,少校劝阻他,因为这是极其危险的行动,他很可能会受伤甚至牺牲。在伙伴的再三恳求下,少校最终同意了。当他赶到战友身边时,受伤的士兵将脸靠在他的膝上,满含爱意地看着他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说完便断了气。我们在传福音时也需要伙伴,在我们受伤时能得到帮助。个人的事工或许看似迅速且有成效,但这并非天主的使命。

 

在《大熊猫与小龙》这本有趣的书中,有一段两人的精彩对话。熊猫问小龙:“旅程和目的地,哪个更重要?”小龙回答:“同行的伙伴。”伟大的旅程因伙伴而开启,更伟大的旅程则是与伙伴一同带着使命前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