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爵行|05
发布日期:2025-07-05 | 作者:爵家伙伴三个让我们难以静下来的原因
戎薇(Vinita Hampton Wright)
1. 我们习惯了只要不「产出」就有「罪恶感」。
生活在一个崇尚财富、竞争、高效率、满行程和自我重要性的世界中,即便是为了休息或祈祷的那种「静止状态」,也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浪费时间。如果我们只是盯着天空发呆半小时,甚至连脑中闪过的想法都没记下,那么这半小时就好像「白费了」。
作家总是得不断记录与反思;主管总得不停策划与布局。在这样的文化里,根本不存在「下班」这回事。我们若在堵车长队中被困住,手边要是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查看新闻、回电话、回邮件、刷视频,或下载一首歌或电视节目打发时间,我们便会感到不安。
即使我们刻意安排一整天的退省,也往往忍不住将那天塞满读物、灵修活动和写日记的计划。即使身处灵修的语境中,我们仍然很难让自己什么都不做、真正静下来。
2. 在关于灵魂的工作上,我们有时宁愿分心,也不愿专注。
我曾对一些作家说:「当该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内心深处知道:真正的写作是有代价的。」
当灵魂拥有空间、时间和一颗不杂乱的心,能够向我们诉说真实时,我们会发现那些真实其实令人不安。
如果我整个下午保持安静、静止,那浮现出来的,可能不是某段福音的新领悟,而是对婚姻状态的忧虑,或者对某位朋友的怨怼。
在圣神的引导下,我的灵魂会指出我今天需要面对并照料的真正议题。
我们潜意识里明白:邀请宁静与静止的同时,也是在为一种「灵魂的工作」敞开大门,而这工作有时是痛苦的。相较之下,让自己忙碌起来——即使是「灵修上的忙碌」——以及用各种方式分心,会容易得多。
3. 我们已逐渐无法忍受让自己感到孤单的处境。
我们如今拥有各种电子设备,帮助我们保持联系、分享信息、与全国深知世界各地的人沟通。这些设备让我们几乎不需要真的独处一刻,因为只要发一则贴文或朋友圈,我们就能与数百位朋友产生「连结」。
即使没有人马上回覆我刚刚传的信息,我仍会觉得自己与世界有连结,仅仅因为我曾在这个全国甚至全球的「留言板」上发声。这些设备成了我们的恒久伴侣。
我最近读到一篇长文指出:我们的孩子正逐渐失去学习独处和无聊的能力,因为他们总是在使用电子产品。今天,一些孩子不知道如何独处,或者不知道如何只凭藉时间与一点点空间来创造娱乐——这不再令人惊讶而似乎成了正常状态。
成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已超过四十五岁的人,或许不像孩子那样沉迷于虚拟世界,但我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如何在手机关机的状况下生活——或者在没有电视、广播与电脑的情况下生活。
我需要房间里有声音;哪怕只是电视重播节目当背景声音,也让我觉得安心。我习惯了某种「背景对话」。
宁静会让我感到不安。宁静让我意识到:此刻我独自一人——而当我唯一的陪伴是自己时,我该面对些什么?
在我们能够培养那些需要静止与独处的灵修操练之前,我们必须先正视:我们早已养成了种种抗拒静止的习惯。
那么,你是如何让自己静下来的?
你最需要静止与独处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当你察觉到自己抗拒「静止」时,你是如何面对的?
-----------
为庆祝7月31日圣依纳爵‧罗耀拉庆日,我们在七月与圣依纳爵同行;每日与您分享一些反省或随笔文章,陪伴您一同深入探索依纳爵灵修的丰富宝藏。
来源| https://www.ignatianspirituality.com/31-days-with-saint-ignatius.
编译|爵一
另附:「与爵同行」每日反省图
--- a.m.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