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岳厄尔先知
发布日期:2025-07-06   |    作者:李建刚

    一、在新约中,先知岳厄尔仅在伯多禄的五旬节讲道中被提及(参宗2:16)。其名字源自希伯来语,意为“雅威是天主”,本身即具有信仰宣告的性质,并在以色列广为流传。

    二、在旧约中,“岳厄尔”一名主要出现在《编年纪》中的家谱记载中。同时,这也是那位先知的名字,其书信作为“十二小先知书”中的第二卷被保留下来。

    先知岳厄尔的活动时间很可能是在被掳归回之后,或许是在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他是否作为祭司或圣所中的礼仪型先知从事职务,学界尚无定论。其宣讲的核心在于唤起耶路撒冷会众对“上主之日”临近的警觉,其中融合了审判的宣告与救恩的应许两个维度。他所批评的,似乎是一个外在履行宗教仪式、却缺乏内在敬虔的信仰群体。岳厄尔的信息根基于他对天主的信念:雅威是“有恩典、有怜悯的”(参岳2:13)。因此,学界普遍认为他代表了从古典先知传统向启示文学(即末世论、启示型神学)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宗徒大事录》中,伯多禄在讲道中直接引用了《岳厄尔先知书》(参3:1-5),用以解释五旬节圣神降临之事件。圣神的降临超越了一切将人分隔的界限——无论社会地位、年龄或性别。路加在记录该段引用时对原文作出调整,强调天主对末世的应许如今已经实现,并且圣神的浇灌不仅局限于以色列,而是面向“所有人”。因此,五旬节的事件被视为教会时代的开端。在《罗马人书》中,保禄也引用了岳3:5的经文:“凡呼号上主名号的人,必然获救”(罗10:13)。在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中,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区别被取消。尽管保禄在此并未提及先知岳厄尔之名,但其引用意在强调普世救恩的可得性。

    三、在西斯廷教堂的穹顶壁画中,米开朗基罗将先知岳厄尔安排在与德尔斐女预言家相对的位置上,赋予其重要的视觉和神学地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