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爵行|11
发布日期:2025-07-11 | 作者:爵家伙伴作为希望朝圣者,我们携带的三样工具
白芝(Becky Eldredge)
「谁会成为我的救生筏?」
这句话来自一位挚友——她是我的神师、灵修导师,也是事工上的伙伴。她真实地活出了作为门徒的召叫。这句话是她在一次深刻的灵修对话中倾心吐露的,她那时正慷慨地为许多在困难时期苦苦抓住希望的人腾出心灵空间。
透过倾听的耳朵、信仰的鼓励话语,以及为他人祈祷的心,她实际上是为受苦者投出了希望的救生筏。而她这段成为希望之声的朝圣旅程,最终将她引向一个真诚的疑问:是否也有人能为她递出一艘希望的救生筏?
我几乎每天都在默想这位朋友的话。身为希望的朝圣者,也身为一位聆听其他希望朝圣者心声的人,我深深感到共鸣。她的话语呼应了我们作为基督徒最深的渴望之一:渴望在这段人生朝圣路上,有一艘可以倚靠的希望之筏。就像每段朝圣旅程一样,我们携带着一些工具,使我们对这艘希望之筏的信念不致动摇。
基督的心
圣伯多禄提醒我们:「要时常准备好向人说明你们希望的理由」(参阅《伯前》三15)。如果有人问我,今日为何我仍怀抱希望?
我第一个理由便是:我知道我并不孤单。我怀抱基督于心。基督居于我内,在我内心的小圣堂中与我同在。这表示,无论我经历什么、承受什么,我都不是独自面对。
我们在生命朝圣之路上渴望的那艘救生筏,其实早已居于我们心中。基督是我们永不离弃的同伴——祂就是我们希望的泉源。我们怀抱着基督——那位本身就是希望的主——在我们内心深处同行。
怜悯的眼
亚维拉的圣大德兰提醒我们:我们的眼睛,就是天主用来怜悯这世界的眼睛。怜悯,是希望朝圣者观看世界的方式。
耶稣会士费根神父(Gerald Fagin, SJ)在其著作《穿上基督的心》(Putting on the Heart of Christ)中写道,怜悯有三个步骤。第一,我们看见他人的苦难;第二,我们让所见的苦痛进入心中,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弟兄姐妹的痛楚;第三,我们让自己靠近那受苦者,以实际行动减轻他们的痛。
以怜悯的眼光观看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希望的记号。当我们用这样的眼光观看世界,我们便使内在的基督之心转化为行动。
那位活在我们内的耶稣,看见我们所见的一切;祂也感受我们所感的一切。祂不只为我们的苦楚而行动,也激励我们走近别人的痛苦,成为希望的临在。
希望的手
我们的双手是基督的手。我的朋友最终明白了一件事:在这世界中活出希望的召叫,意味着她要勇敢地用自己的双手,成为他人希望的具体记号。在这样的奉献中,耶稣也向她保证:祂一直用祂的手托住她,也同样托住她所陪伴的人。
基督给了她力量,让她敢于向祂呼求、向祂伸手。耶稣在她的呼求中与她相遇,使她能紧紧抓住祂。于是,她又一次又一次地把基督这艘救生筏掷向他人。基督在她内,她也在基督内。
那么,谁是我们生命朝圣路上的救生筏?
答案其实再简单不过:基督。
-----------
为庆祝7月31日圣依纳爵‧罗耀拉庆日,我们在七月与圣依纳爵同行;每日与您分享一些反省或随笔文章,陪伴您一同深入探索依纳爵灵修的丰富宝藏。
来源| https://www.ignatianspirituality.com/31-days-with-saint-ignatius.
编译|爵一
另附:「与爵同行」每日反省图
--- a.m.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