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堂主日讲道 |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李山主教)
发布日期:2025-07-13 | 作者:万有真原读经:申30:10-14 哥1:15-20 路10:25-37
讲道:
各位兄弟姐妹: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感悟,这些感悟来自我们刚刚聆听的三篇读经。让我们一同默想天主的话语,从中汲取灵性的滋养。
第一点关于梅瑟所说的"天主的法律就在我们的口中和心上"。这句话启示我们,天主不仅通过梅瑟在西奈山颁布了成文的法律,更将祂的法律刻在我们的良心上。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说:"没有法律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法律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法律,自己就是自己的法律。他们显示出法律的功用刻在他们的心上。"(罗2:14-15)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不谋而合。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三字经》也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些都在印证一个真理:爱主爱人的能力是天主创造我们时就赋予的本性。然而,原罪的伤痕使我们常常迷失这个本性。正如圣咏所说:"人人都偏离了正道,一同堕落败坏;没有一个行善的人,连一个也没有。"(咏14:3)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洗礼的恩宠和圣神的引导。保禄宗徒说:"你们因着圣神所施的割礼,即脱去肉体的罪恶,已与基督一同埋葬了,也在洗礼中,借着信德,即信使基督由死者中复活的天主的能力,与基督一同复活了。"(哥2:11-12)洗礼使我们重获新生,圣神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内心的天主法律。
保禄宗徒还说:"他们对他们的罪无可推诿,因为天主已把自己完全的显示给了人们。"(罗1:20)天主不仅通过圣经启示自己,也通过创造的万物彰显自己,更通过刻在人心中的自然律引导我们。当我们按照良心行事时,就是在实践天主放在我们心中的法律。中国古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种自然律的体现。
但现实是,我们常常会迷失这个本性。为什么?因为罪使我们与天主隔绝。保禄宗徒说:"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8:35)但实际上,往往是我们自己用罪筑起了隔离墙。当我们追求世俗的享乐而非天主的旨意时,当我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要时,我们的心就变得刚硬。
因此,我们需要常常反省:天主是否还住在我们心里?我们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流露出怜悯和爱心?当我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内心是否会不自觉地生出一份怜悯之情?当我们面对不公义的事情时,是否会自然地想要伸张正义?这些都是天主放在我们心中的法律的体现。
圣经提醒我们:"当你听到上主你天主的声音时,不要再心硬。"(咏95:8)关键不在于我们知道多少道理,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按照天主的教导去生活。梅瑟说法律在我们的口中和心上,就是提醒我们:信仰不仅要宣之于口,更要铭刻于心;不仅要明白道理,更要付诸实践。
第二点来自耶稣与法学士的对话。法学士问:"我该做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耶稣反问:"法律上记载了什么?"法学士回答:"你应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并爱近人如你自己。"(路10:25-27)耶稣肯定了这个回答。
这条诫命是天主十诫的圆满。保禄宗徒说:"爱就是法律的满全。"(罗13:10)爱天主自然会表现在:把祂放在生命首位、恭敬祂的圣名、守主日瞻礼、勤于祈祷。爱近人则表现在:孝敬父母、不伤害他人、乐于助人。若望宗徒说得更直接:"假使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
耶稣在最后审判的比喻中告诉我们,我们对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为祂做的。(玛25:40)这提醒我们,信仰不是空谈,而是要在生活中实践爱德。正如雅各伯宗徒所说:"信德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
第三点来自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在圣经中,耶稣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一个司祭和一个肋未人看见受伤的人却绕道而行。这个比喻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司祭和肋未人都是圣殿中服侍天主的神职人员,他们本应是离天主最近的人。然而,面对需要帮助的伤者,他们却选择了冷漠。这提醒我们:宗教身份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虔诚。当时的撒玛黎雅人被视为异端,被犹太人排斥。耶稣却用这个被轻视的撒玛黎雅人作为榜样,因为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天主的爱。这教导我们:1. 真正的信仰不在于外在的身份地位,而在于内心的慈悲与行动。. 天主的爱超越种族、身份的界限, 服侍天主首先体现在关爱他人上。这个比喻对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仍有深刻启示:我们是否也像司祭和肋未人一样,忙于宗教事务却忽视身边的需要?我们是否以各种借口推脱爱德的责任?我们是否活出了信仰的真实内涵?
耶稣在比喻最后说:"你去,也照样做吧!"(路10:37)这清楚地告诉我们:得救不在于口头宣称信仰,而在于实际践行爱德。正如耶稣在最后审判时所说的:"你们对我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让我们以这个比喻为镜,反省自己的信仰生活:是否真正活出了天主的爱?是否对身边的需要视而不见?是否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让我们借着天主的这些教训,常常的去提醒自己,爱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应该是成于行动的,更是让我们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才能得救,愿天主降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