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查经练习:通读圣经的必要性
发布日期:2025-07-14 | 作者:曹雪女士
随着圣经的越来越普及,阅读圣经成了信友日常生活的大事情。感谢圣神的推动与催迫,使我们可以有圣言做脚下的明灯,路途上的亮光。在阅读圣经的层面上,我们也出现了很多各自的经验体会,关于通读圣经的必要性,给大家分享三点。
第一,通读圣经,明白新旧约是一个整体
圣经是一本由天主默感,而经由多位人间圣作者写成,交与教会,由圣教会保管和解释的七十三卷书全集。圣经信息分两个时期:旧约和新约。新旧约诸书虽然有不同形式和内容,但却是一个整体。旧约时期指在耶稣基督来临前,天主向犹太选民启示和发表的言与行。天主以行动和借先知们发言,指导犹太子民的生活,培育他们的信德,为默西亚的来临准备道路。新约时期是供给全人类的圆满启示,说明“圣言”如何“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若1:14),即是关于天主子耶稣基督的言行及祂交予教会的使命和预许,新约还记载了教会的开端和宗徒们的主要教训。
我们在希1:1-2读到 “以往,天主多次以多种方式,借先知们向我们的先祖说话,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天主则借自己的儿子向我们说话。通过他,天主创造了宇宙,且立他承受万有。”这两句经文实际上就是在讲旧约和新约的核心内容,都是天主在说话,两者缺一不可。透过向先祖说话,是为了预备一个有信德和有信心的民族,天主与他们订立盟约,赐给他们律法与先知,引领和保守他们,这就是旧约的内容;直到时期一满(迦4:4),天主要打发祂的圣子来到其中,这是天主说话的顶峰,即透过祂的圣子向人们圆满地启示祂的慈颜与对人类不变的爱和救恩,而圣子耶稣基督以祂的言行、苦难及复活,成就了新而永久的盟约,宗徒们宣讲这在基督内的新生命与新生活,因而有了教会对复活耶稣的信仰宣扬和传承,这就是新约的内容。旧约与新约的核心点都是耶稣基督,那称为默西亚的天主子(若5:39;路24:26-27,44)。
如此,新旧约拥有同一个核心——耶稣基督,如果只读旧约或者只读新约,读者对耶稣基督的认识都将是片面和薄弱的。在此让我们回忆一下宗徒大事录所记载的伯多禄和保禄的宣道词,即宗2:14-39;宗3:13-26;宗4:10-12;宗5:30-32;宗10:36-43;宗13:17-41所记载的内容,宗徒们在圣神推动下去福传宣讲时,将耶稣的史实做了一个基本的摘要,形成了“初传”(kerygma)。这摘要勾画了初期教会最早的信仰信息,也成为福音书日后的核心。
“初传”的重点概括为:“旧约默西亚的预言在耶稣基督身上实现了,祂是达味的后裔,由若翰作前驱,在加里肋亚行召叫门徒、宣讲天国,行奇迹和驱魔,被称为先知,最后在耶路撒冷被判罪钉死,但第三天他复活了,被高举,立为主及未来审判者,凡信祂而皈依的都借着祂而获得救恩。”
伯多禄和保禄的这六段“初传”也提现了新旧约不可分割的特点,因为耶稣践行了旧约的预言,祂是旧约核心人物达味的后裔,在耶稣身上,天主对达味的承诺成真了(撒下7:16),因而从达味至耶稣的默西亚线索已经把旧约与新约缝制为一体。而圣热罗尼莫说:“一切经书都由一位圣神写成,故称之为一部书”。又说:“我们在旧约中不拘读了什么,我们发现在福音里都有;有福音里所熟读的,这是由旧约的权威上推论出来的;在这些经书中没有任何不调和,没有任何歧义”(拉丁教父全集二十二332,366)。“旧约的一切经书借以彼此连接,玄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金链,就是关于天主(雅威)与以色列之间所立的盟约,以一神的信念和默西亚时代的希望而确定的真理。这道理基本上主宰了经书中的文学著作,在新约里达到圆满的发展。”
我们在《启示宪章》中读到:“天主如此明智的安排,使得新约隐藏在旧约里,旧约显露于新约中。因为基督虽然用自己的血建立了新约(路22:20;格前11:25),但是旧约经书在福音的宣讲中,全部被接受了,并在新约中获得且彰明自身完整的意义(玛5:17;路24:27;罗16:25-26;格后3:14-16),反过来说,旧约亦光照和解释新约。” 教会文献邀请读者将新旧约作为一个整体去阅读,如此方能正确和深入地认识天主透过其圣子为我们铺设的救恩道路。只有经过通读圣经,读者才能把旧约与新约两个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了解在圣经中展现的救恩全貌,完整的启示真理。
《旧约背景》一书作者傅和德神父在研究旧约时谈到三个目的,第一个是为了了解圣言成为血肉的耶稣基督之根(若1:14)。第二个是为了更深入新、旧约所合成的圣经之根,特别是天主圣言成为圣经(弟后3:15-16;伯后1:20-21)。第三个便是更明白我们的教会——新以色列的根(迦6:16;罗11:16-24)。这三点都在强调旧约是耶稣基督、圣经和教会之根,旧约对于基督徒至关重要,旧约与新约内容浑然成为一体,需要信友由旧约至新约通读圣经,方能更爱慕天主、祂的话和他的奥体——教会(格前12:12-27)。
圣经中的每一卷书都很重要,都指向耶稣基督,因而不能只读其中的几本,而是要下决心把整部圣经全部通读一遍或者多遍。“在圣经内以文字记载陈述的天主启示,是藉圣神的默感而写成的,因此慈母教会基于宗徙的信仰,把旧约与新约的全部经典,同其所有各部份,奉为圣经正典。”(《启示宪章》第三章)既然全部经文都是正典,都是圣神默感的神圣话语,那么我们就不能厚此薄彼,只看其中的某段,而是要通读整部圣经,努力发现新旧约内在的联系。另外本笃十六世发布的通谕《上主的话》(VD)第41节还告诉我们通读圣经的教会原则,那就是以新旧约彼此光照的方式阅读圣经全集:“基督徒是在复活的基督光照下去阅读旧约,也是在旧约的光照下阅读新约。”
第二,通读圣经,明白圣经人物的互相影响与继承
旧约与新约记载的内容都是在一段真实的历史当中,天主与人的交往,这历史仿佛一条河流,河水总是在承前启后,不断流淌,又不断更新当中,救恩历史其中的主人公是天主,也是天主所召唤的民族,旧约的犹太人,新约的教会。为了回应天主对人的召叫,忠于盟约与律法,天主总是会拣选很多自己的忠仆,来督导百姓,劝勉教会。这些圣经人物按照希12:1的描绘来看,“既然有如云的见证人围绕在我们四周,我们就应该除去所有的重担与罪恶的纠缠,坚持不懈地奔赴我们的前程,”他们都是如云的见证人,他们在经文中的出现都是互相效力,为完成天主的计划和旨意,而把信友团体的使命一代代传递下去,也就是凸显圣经作者有意而为的特点:他们回应和实现了言出必行,即许必践的天主话语。
天主的话语总是应验,这增加我们对天主话语的信心,也邀请我们以通读圣经方式来对此起敬起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贯穿整个新旧约,举几例说明,如列上13:2犹大先知前去北国贝特耳指责雅洛贝罕崇拜偶像,预言犹大家族中将要诞生一位敬畏天主的贤君,他要清除被污秽的雅威祭坛,这预言按照列下23:15记载,应验在三百多年后的犹大王约史雅身上,“以色列王雅洛贝罕曾在贝特耳建造神庙和祭坛。以色列人曾在那里举行雅威禁止的仪式。(约史雅)国王摧毁那祭坛,把它投入火中烧掉,把神柱烧毁···应验了天主的人所说的话”(列下23:15-16)
通读圣经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这种圣经人物之间的应验和传承。另外一个例子,比如在旧约的时代,厄利亚,厄里叟,欧瑟亚,依撒意亚等前九世纪及前八世纪的先知言论,对公元前七世纪的先知耶肋米亚的言论有很大的影响;又比如新约伯后3:15-16提到了初期教会对保禄书信的使用和重视,表明新约各部书卷之间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对观福音之间,厄弗所书与哥罗森书之间,伯多禄后书与犹达书之间等,这都需要我们以通读圣经的姿态去触碰和消化理解。
新约中差不多每一页,都引用旧约的事迹、人物和教导,如果我们不知道某些旧约人物,也就很难让新约的圣言完全绽放光彩。比如若望福音中耶稣所说的七个“我是”(若6:35;8:12;10:7,11;11:25-26;14:6;15:5),没有对旧约经文、词汇及救恩历史事件的信德和神学解读,很难明白耶稣话语的真实含义;耶稣的架上七言也是如此;耶稣的身份、使命和牺牲、复活、升天,都有旧约的铺垫与预备,从而彰显新约的完成确实践行了天主的救恩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不读旧约,就无法读懂新约;而不读新约,旧约就会没有出路,停留在如圣保禄宗徒归正前的困惑状态。只有在通读圣经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救恩的历史长河中看到伟大圣神的长远构思及慈悲天父的救恩蓝图,品位圣经人物的成长与变迁,明白圣神默感的奇妙和经书之间的相似与迥异,从而让我们自己的信仰也跟随着这种成长与变迁,从文字的冲击中不断谋面天主,直到走向基督,并在基督内获得完善的启迪。
第三,通读圣经,更完整地认识天主和人自身
天主教的圣经共有73本书,经文内容跨越时间阶段很宏大,内容也很浩瀚,文学类型也缤纷复杂,种类繁多,无所不含,只有通读圣经,方能体验不同书籍的美妙,认识天主真实的面容,仿佛在高山攀登过程中,你始终坚持要到达山顶,这个通读就是登顶的愿望,可以帮助你来到高处,登顶临风,独自发现与天主的神交秘往。有些经文可能对别人暂时没有触动,但在当下对你却如获至宝;有些经文看似平凡,却在不经意间触动生命,产生天崩地裂,雷霆万钧的效力。只有通读圣经,方能进入到圣经所展开的信仰历史观与宇宙观当中,领略由上而来的新天新地视野,单独旧约或者新约都很难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救恩史脉络及全貌。而通读新旧约可以帮助读者从天主的角度看世界,看时间,看人类和宇宙中所有生命。
没有通读圣经,我们看到的总是马赛克的一部分,电影镜头的某些片段,天主的图像总是模糊不清的,或者只局限在我们熟悉和愿意接受的经文中。读圣经也有舒适圈,意思是只读多年以来自己较熟悉和了解的经文,只读鼓励和肯定自己的话语,而不愿意读看起来晦涩但可能同样具有生命力的经文,麦克·卡西在《倾心静听》一书中,将这样的读者称呼为“录音机读者”,意思是他们只读自己想听的内容,并不断播放那些被自己摘录出来,并听了多年的内容,却忽略了与圣经其他书籍和章节的连贯性。
“圣经所包含的不只是安慰,也包含挑战、判断和宽恕。天主要拯救我们,不是只给安慰,也指出我们的罪过,天主的神圣判断奥迹就是为救我们。如果我们试着去限制天主圣言,就听不到天主要告诉我们的真话。” 其实片面的读圣经,不仅可能使我们对天主的认识停留在残缺状态,更无法吸收圣言全面的光照和净化、治愈及营养。
比如圣经中刚强有力的话语我们喜欢接触,“上主,我的力量,我爱慕你。”(咏18:2)“上主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是患难中最易寻得的保障”(咏46:2)“天主是我的力量,我只有仰望你,因为你是天主,是我的堡垒”(咏59:10)这样的诗篇和祈祷词确实非常美好,但也要通过通读圣经,而被类似于约伯传第3章义人约伯对自己生日的诅咒而打动,约伯没有诅咒或者抱怨天主,但是约伯传第3章约伯对于自己生命境况的哀怨,可以理解为一种祈祷,说明他在约1-2章向天主所表示的服从,最后进入头脑、心灵和身体是多么困难,这会帮助我们理解自己接受天主的旨意也会遇到类似的困境。
耶20:14-18也记载了耶肋米亚先知的哀呼,表达了同样的心灵至暗与最终转向信赖天主的灵命历程,还有约纳和厄利亚的“求死”(列上19:4;纳4:1-3),老托比特和撒拉的“渴望死亡”(多3:6:;3:10),并不是消极的对生命绝望,而是在哀怨当中向天主献上的全然信赖。圣经是生之颂歌,但圣经作者也记载了许多信德非凡人物在经历苦难考验时,他们发出求死的呼声,其实是在探索人受苦的意义及天主的正义,并让读者感同身受,明白面对苦难的良方不是认命、自我封闭、绝望,而是向天主表白自己的可怜处境,请求天主的仁慈帮助,这样的经文及圣经人物心理活动,能让我们敞开心扉,真实面对自己的苦难,并对当今世界上人类遭受的痛苦拥有内在的怜悯。如果我们没有通读圣经,错过了这些经文细节,圣言治愈和释放创伤的能力就被限制和搁置。
通读圣经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看到天主的全貌,你和天主的相遇由陌生到熟悉,然后再由已经很熟悉的天主,带你进入到陌生的境况中,看见更加令人惊喜的天主行动。圣经经文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又比如在辣哈布这个外邦妓女身上,你在苏2章中只读到一个愿意帮助以色列人攻占耶里哥城的外邦妇女故事,但是如果你继续读下去,通读圣经到了新约玛窦福音的族谱上(玛1:5),当你在这里再次相遇辣哈布的名字时,你的感动是无法形容的,因为凭着信德,辣哈布这个不起眼的外邦小人物,竟然赫然成为默西亚的祖先。
所以通读圣经使我们更容易认识一个完整与全面的天主:祂是创造万有与人的天主,祂是唯一而三位的天主,祂进入以色列民族的历史,祂向人说话,与人立约,施行拯救,他也通过先知们发言。祂派遣圣子降生成人,耶稣基督为所有人在十字架上祭献自己,使所有人能重新有份于永恒且丰富的生命。他重视弱小者,祂始终如一,祂历久弥新,祂忠于承诺,祂的爱亘古不变。
同时通读圣经也让我们认识人自身,认识从旧约的以色列信仰团体到新约基督的教会,了解人对天主救恩计划的回应,人蒙召与天主建立盟约,因基督的恩宠及圣神的德能而走向成圣与成全,在基督内成为新受造的人。“现在所有在基督内的人,都是新的受造物。旧的过去,新的来到”(格后5:17)人如能如此,用一生时间,专注在整部圣经的通读上,并将圣言流动的活水作为每日生活的根基,顺服应答慈母教会的召唤,那么我们与天主之间的生命关系也会变得日新月异,生动活泼,互动有趣,祂中有我,我中有祂。通读圣经,我们的心跟随着圣经经文,会一直在惊喜当中,实实在在理解依64:4及格前2:9所言:“天主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都是眼所未见,耳所未闻,心所未料的。”
查经练习:请查阅和抄写如下圣经经文
主题:旧约对耶稣的预言
1)女人的后裔。创3:15;迦4:4;希2:14;罗16:20;
2)亚巴郎的后裔。创17:16;玛1:1;
3)坐在达味的宝座上。依9:6;路1:32-33;玛25:31;
4)生在白冷。米5:1;路2:4-7;
5)由童贞女怀孕而生。依7:14;路1:26-38;玛1:18-25;
6)逃往埃及。欧11:1;玛2:14-15
7)在加里肋亚宣讲。依8:23;依9:1-2;路4:14-15;玛4:13-16;
8)作外邦人的光。依42:6;若8:12;
9)用比喻教训人。咏78:2;玛13:34-35;
10)福传早期命人不要宣扬他。依42:2-3;玛12:16-21;
11)传福音给穷苦人。依61:1;玛11:4-5;路4:16-21;
12)面容苍老。依53:2;路3:23;若8:57;
13)受人轻视。依53:3;玛8:20;
14)默基瑟德的品级。咏110:4;希5:5-6;
15) 骑驴驹进圣城。匝9:9;谷11:7;玛21:4-5;
16)被门徒出卖。咏41:10;若13:21;
17)被卖三十块钱。匝11:12-13;玛27:9-10;玛26:14-15;
18)门徒分散。匝13:7;谷14:50;
19)被假证人诬陷。咏35:11;谷14:56-59;
20)被告却不分辨。依53:7;玛26:63;
21)被人鞭打、侮辱、唾弃。依50:6;谷15:15-20;
22)赎罪的羔羊。依53:7;若1:29;罗5:7-8;
23)卑微像虫一样。咏22:7;若3:14-15;
24)被钉十字架。咏22:16–18;玛27:35;
25)拈阄分衣服。咏22:19;路23:34;
26)危难时宽恕仇敌。咏109:4;依53:12;路23:34;
27)呼求天父。咏22:1;玛27:46;
28)尝苦胆和醋酒。咏69:22;玛27:34;
29)骨头一根也不会折断。咏34:21;若19:33;
30)仰望被刺穿的那位。匝12:10;若19:34;默1:7;
31)死而复活。咏16:8-10;宗2:24,32-33;
32)耶稣基督升天。咏68:19;谷16:19
参考书籍
光启社《天道人语》,思高学会;
光启社《新约圣经入门》,高夏芳;
光启社《与主同在考验中》,马蒂尼;
信德社《倾心静听》,麦克·卡希;
辅仁《公教会圣经百科全书》;
宗教文化出版社《旧约背景》,傅和德;
香港圣神学院《新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