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会法角度剖析礼仪流弊的危害(连载一)
发布日期:2025-07-14 | 作者:意鸣子从教会法角度剖析礼仪流弊的危害(连载一)
王东成
一台弥撒的案例
在一个团体弥撒中,主祭司铎穿着大白衣,挂着金色长领带,还有几个共祭的司铎,其中一位会士司铎穿自己的白色会衣挂着绿色领带,另一位司铎没穿大白衣,直接挂着绿色领带,还有一位司铎虽然穿着大白衣,却挂着一个白色小领带(即司铎终傅包内小领带)。祭台上两侧摆放着两个蜡烛形状的电灯。 祭台上还放着一个盛好葡萄酒的高脚玻璃酒杯,和盛着面饼的瓷盘。在旁边的一个小桌子上放着一瓶长城干红葡萄酒,还有盛着水的小水杯及手巾。
弥撒开始,主祭司铎先向教友打招呼说:“大家早上好!”教友们则回应:“神父好。”主祭接着说:“就让我们开始弥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 念完“愿天父的慈爱,基督的圣宠、圣神的共融与你们同在”之后,主祭就宣布了一件事情,并把当天的福音简单的作了个简略的讲道。讲完之后,也没有举行忏悔礼,直接念了“请大家祈祷”。
读经员使用手机读经。读福时,其中一位司铎双手举着一个平板电脑走向读经台,用平板读的福音。福音后,主祭邀请了一个修生讲的道理。
在奉献饼酒时,歌咏团唱起了小敏的“风大爬山坡,水凉趟大河,再难走的路,总是这样走过。 你们是跋涉者,你们是攀登者, 默默无声地奉献,勇敢地去开拓”。
念颂谢词时,主祭不看《感恩祭典》,自己现编的一套词。在举扬圣体时,大家都在朝拜圣体,主祭者的口中却发出了“啦啦啦……”的声音,一至延续到他放下圣体,举扬圣备血时又是如此。成圣体之前,感恩经念的是第二式,“信德的奥迹”之后,改念第四式。
在互祝平安时,主祭走到祭台间下面与教友互动,大家也唱起了“祝你平安”歌曲。在唱天主经时,主祭邀请大家手牵手一起咏唱。领圣体礼(共融礼)时,主祭邀请不领圣体的教友前来领受降福。
在降福礼之前,主祭走到读经台宣布了一些堂区事项。然后弥撒结束。
读者诸君用心阅读上述案例时,就会发现在这台弥撒中有许多不合教会礼仪法规的现象,而且也感觉不到礼仪的庄严神圣,更不用说能陶冶身心、使灵魂能得到神益了。或者说,这是一个糟糕的“礼仪”。诚然,上述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在同一位司铎身上,但从中也能看某些司铎的影子。我们只是把日常遇到的和常见的违反礼仪规定的现象综合到一起了。这些不规范的礼仪现象发生在不同的堂区或教堂,而且习惯性继续着。此等不规范的礼仪行为我们称之为弊端(abuse)或滥用,又因为有些弊端延续时间比较长,我们称之为流弊。
礼仪之美,在于其仪式行为之严谨典雅,礼仪服饰之华美统一、礼仪规程之井然有序、歌声音乐旋律之优美绕梁、祈祷诵经之声顿挫抑扬和谐入耳及主持礼仪者之仪态端庄肃穆。而礼仪之流弊,不只是使唤礼仪却少美感,也使之缺少神圣感,缺少仪式感,使礼仪看上去不像礼仪。为了维护礼仪的神圣与信仰的传承,教会训导当局颁布了诸多礼仪法规,但是某些司铎依然我行我素,不学习也遵守教会的礼仪规定,导致神圣礼仪世俗化、表演化、机械化,甚至导致圣事无效化的严重后果。
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大家从教会礼仪法的角度对神圣礼仪的滥用有所了解,并了解滥用礼仪的危害性,及教会训导当局对这些流弊的回应,并能警醒天主子民防范和避免产生礼仪的流弊,正如《天主教法典》所言:“应提防勿使流弊潜入教会的纪律内,应特别防范有关圣道职,举行圣事及圣仪、敬礼天主和圣人,以及财物管理等流弊。”(法典392条2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