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27
发布日期:2025-07-16   |    作者:意鸣子

天主教圣经辞典—连载27

CARPENTER木匠、木工

木匠是从事与木头有关的工作。木匠在早期以色列民族中,并不是一种很流行的行业,这是因为这个行业需要撒罗满王从提洛王希兰那里搜寻足够的木料(列上5:15-26)。这手艺在后来的君主制时期非常普遍。新约时代,“木匠”通常是来描述若瑟(玛13:55)和耶稣(谷6:3)的职业;这术语本身并不仅仅是限于木工,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承包者,擅长各种形式木材和石头的工作。

 

CATHOLIC EPISTLES牧函、公函

这名字是指新约中的七卷书:《雅各伯书》、《伯多禄前书》、《伯多禄后书》、《若望一书》、《若望二书》、《若望三书》、《犹大书》。它们被称为“公函”是因为它们是写给普世教会,而不是个别教会团体的。

 

CAVE洞穴、山洞

洞穴在圣经时代有几个目的:提供庇护、避难所,也是一个埋葬亡者的地方。巴勒斯坦的石灰岩和砂岩的自然形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洞穴。在旧约中,洞穴经常被提及用作避难所和隐匿处(创19:30;苏10:16;民6:2;撒上13:6,22:1,24:3;撒下23:13;加下6:11)。德高望重的族长和他们的妻子都被葬在山洞里(创49:29-32)。

 

CEDAR香柏、雪松

埃及、巴比伦和以色列通常用香柏作为建筑材料。在古时,黎巴嫩香柏是所有木材中最珍贵之一。它非常坚硬和笔直,因此经常用于圣殿和宫殿,以及船的桅杆,特别用于皇家建筑工程。达味的皇家住所使用的是提洛王希兰给予的香柏木(撒下5:15);撒罗满的宫殿、宫室和圣殿使用了大量的香柏木(列上5-7)。它象征着财富和奢华(耶22:14),而且这树本身象征着骄傲(依2:13;则31:3;匝11:2)、力量(列下14:9;咏29:5;亚2:9)和安全保证(户24:6)。

 

CENSUS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某一地区的人口登记。在旧约中,人口普查是为了收税(出30:13-16;户3:40-51)和计算服兵役的精兵(户1:3,26:2;撒下24:9)。达味下令的人口普查(撒下24;编上21)是为了骄傲的动机,并遭致了上主对达味“亡”国的惩罚。

很多学者相信,在《路加福音》2:1-3中提及的全帝国人口普查,是为了在罗马的各个行省收税。不过,这种解释长期以来给学者们带来了麻烦。路加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历史学家,但是路加的叙述与众所周知在奥古斯都皇帝统治期间(公元前27-公元14)的人口普查很难协调一致。路加说,人口普查是依据凯撒奥古斯都的命令:“叫天下的人都要登记”(路2:1),并增加了一个细节:发生在“季黎诺作叙利亚总督时”(路2:2)。

在奥古斯都统治期间,记载三次人口普查:公元前28年、公元前8年、公元14年。虽然第二次人口普查很接近路加提及的人口普查时间框架,但是当时在巴勒斯坦的政治环境很可能反对此事。此时的大黑落德不受罗马人的直接监督,因此是不会参与此事的,尤其是他为自己而收税更不可能。因此,在季黎诺作为罗马在叙利亚总督时的人口普查,并未举行;根据约瑟夫的说法,是在公元前6年为止,与《路加福音》中事件相匹配的日期已经太迟了。

近代学者对一些长期存在的假设提出了质疑,例如:约瑟夫记载,约在公元前3年,犹太居民需要向罗马证明他们的效忠,同样也会对帝国的其它地区有一样的要求。很有可能的是路加所记载的人口普查并不是为了税收,而是为了收集每个臣民的效忠誓言。

作为季黎诺的角色,被路加明确提及,可能因为他是那时叙利亚的政府高官,而不是总督(他在公元6年)。

 

CHARIOT二轮战车

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希克索斯王将马拉的二轮战车首次引入近东。它给埃及、客纳罕、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战车几乎都是用作战争的武器,也仅仅限于贵族和皇家使用。列王也用车辆来狩猎和运输(创41:47,46:29;出14:6-7)。二轮战车是典型的两轮敞篷车,由马匹来拉,能够容纳一名驾驶者和一名或多名其他乘客。它们身强力壮,机动性强,是野战中极具杀伤力的战术武器。以色列人在君主制前没有使用此战车(撒下8:4)。此战车是撒罗满发展军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炫耀四千“为战车和战马设立的马厩”(列上10:26;编下9:25)。后来的以色列和犹大国王继续依靠战车作战。阿哈布在战斗中牺牲时,就驾驶着一辆二轮战车(列上22:34-35)。在撒罗满时代后,仍旧继续使用此战车,可由依撒意亚先知证实(依2:7):先知控诉:信心建立在二轮战车上,而不是上主(依30:16;31:1;36:8-9)。

每个国家都炫耀他们的战车,但先知们提醒以色列:天主比战车更强大(咏20:7;耶51:21)。战车也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和敏捷的形象(匝6:1)。约柜是上主战车的宝座(编上28:18);祂驾驶天上的云如同祂的战车(咏104:3);祂显现给厄则克耳是在一辆革鲁宾战车的光荣中(德49:8;则1)。

 

CHERUB, CHERUBIM革鲁布、革鲁宾

革鲁宾是天使的等级,通常是与色辣芬和上座者一起作为天使的最高等级(最高位)。在旧约中,革鲁宾(希伯来语“革鲁宾”是“革鲁布”的复数)被提及超过九十次之多,我们可以假想革鲁宾美好的形象(出25:18)。

我们在《创世纪》中首次听到革鲁宾,那时上主将革鲁宾安置在伊甸园的入口,防止亚当和厄娃返回伊甸园(创3:24)。对天主的神视和诗意描述时,通常会有革鲁宾(撒下22:11;咏18:10;则10:1-22)。

在旧约中,革鲁宾以各种面貌出现:人,或像动物那样有很多条腿。所有革鲁宾被描写成有翅膀,表达他们行动自如的意思。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诗歌描写像古代近东图像中流行的有翼的杂交生物,比如:美索不达米亚神庙前的狮身人面像和雕刻的守护神。对革鲁宾最生动的描述是厄则克耳,然而他并未明确指出这些活物是革鲁宾:“每个有四种形象,每个有四只翅膀。它们的脚是直的脚,脚掌像牛蹄,发亮像磨光的铜。在它们四面翅膀下边,都有人手;四个活物各有自己的形象和翅膀”(则1:6-9)。

在艺术上,革鲁宾通常用作神圣的象征,并且居住在神圣之所。两个展翅的金革鲁宾,置放在约柜上面,作为赎罪盖(慈悲之盖)的一部分,这是上主临在和登基为王之处(出25:18-22,37:7-9;撒上4:4;撒下6:2)。革鲁宾的形象也用来装饰至圣所的门帘(出26:31)。两个橄榄木的革鲁宾,包上黄金,作为撒罗满圣殿至圣所中约柜的护卫者(列上6:23;8:6-7)。

 

CHRISTIAN基督徒

基督徒是基督的追随者。依据《宗徒大事录》11:26的记载,约公元40年-44年,“基督徒”这个术语首次用于基督的跟随者是在安提约基雅。在新约圣经中,其它经文中只出现过两次这个术语。第一次是在《宗徒大事录》26:28中,当黑落德·阿格黎帕王跟圣保禄说话时提及的。第二次是在《伯多禄前书》4:15-16中提及的,虽然这可能是迫害教会的人所使用的侮辱性的名字,但是伯多禄敦促信徒以它为荣:“惟愿你们中谁也不要因做凶手,或强盗,或坏人,或做煽乱的人而受苦。但若因为是基督徒而受苦,就不该以此为耻,反要为这名光荣天主。”罗马的作家很快为这新的宗派引用这个名字。例如,在其年鉴中(15:44),塔西佗注意到罗马人使用这个词是在尼禄皇帝于公元60年的教难时期;统治比提尼亚的小普林尼在二世纪早期提及“基督徒”。这个名字在最早的基督宗教著作中并不常用,除非是指迫害和反对异教的斗争时才采用。然而,尽管它在开始是一个被嘲笑的词,但是基督徒以接受此名为荣。在后宗徒时期,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写到:“我不仅被称为‘基督徒’,也要成为一个基督徒”。

 

CHRONICLES, BOOKS OF 编年纪

《编年纪》有两卷,属于旧约的历史书,总结了从创造到巴比伦充军结束的圣经历史。这本书主要是关注以色列的君主制,并把一系列历史传统给予有的放矢当解释,为充军地归国者展现了一幅理想的图景:所有以色列人都受天主的法律统治,并在对唯一真天主的圣殿崇拜中团结一致。这两卷书最早是一卷希伯来文,而在希腊语的《七十贤士译本》中首次被分成两卷,从此也就纳入了拉丁语的《拉丁通行本》中;这种分法直到第十五世纪都未曾被希伯来语圣经采用。

《编年纪》属于希伯来语正典,并列入基督徒圣经的历史书中。这书名在希伯来语中意思是“那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而在《七十贤士译本》把它称为“遗漏之事”,因为这两卷书被视为撒慕尔纪和列王纪的补充。圣热罗尼莫在《撒慕尔纪》和《列王纪》的序言中,称它们是一个“全部神圣历史的编年纪”,并且《编年纪》这个名字被很多英文圣经所采用。

 

  1. 作者和时期
  2. 目录
  3. 目的和主题
  1. 来源
  2. 默西亚、司祭、君王

 

  1. 作者和时期

犹太人传统中把厄斯德拉视为《编年纪》的作者。这种传统既不能被绝对肯定地证明,也不能被绝对肯定地否定,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真正的作家是未知的,而只是简单地称他为“编年圣史”。有迹象表明,作者可能是肋未人。有一种理论认为,《乃赫米雅》和《厄斯德拉》两卷书是同一个作者。《编年纪下》最后的两节经文(编下36:22-23)是重复《乃赫米雅》(《厄斯德拉下》)最前面的三节经文(厄下1:1-3),这可能是稍晚这位作者的著作,他利用早期的材料在两部作品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学桥梁。《编年纪》的写作年代同样很难确定,多年来已经提出了几个可能的日期。按照最后提及的事件是充军流放时期(编下36:22-23),此书应写于公元前538年之后,那时居鲁士允许犹太人返回家乡。不过,到底是之后多久呢?达味家谱在《编上》3:10-24中表达的超过了充军返回的时期,但是学者们有分歧的是到底超过多少。一些人认为超过则鲁巴贝尔六代,也就是最后一代生活在作为则鲁巴贝尔孙子的同辈人勒法雅之后;如果是这样,那么家谱结束于约公元前460年,还有其它基于《七十贤士译本》的经文算的是十一代,而且能将这脉络延伸到公元前250年。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一个较晚的编者更新了家谱;在这种情况下,原著可能比最后列出的名字出现的时间更早。

 

  1. 目录

 

I.从亚当到达味的神圣历史(编上1:1-9:34)

A.亚当到亚巴辣罕(1:1-27)

B.亚巴辣罕到雅各伯(1:28-54)

C.以色列的儿子们和犹大的后裔(2:1-4:23)

D.其他支派的后裔(4:24-8:40)

E.充军归来的人(9:1-34)

 

  1. 达味的统治(编上9:35-29:30)
  1. 撒乌耳的统治和死亡(9:35-10:14)
  2. 达味被傅油和崛起(11:1-12:40)
  3. 耶路撒冷(13:1-16:43)
  4. 达味的盟约(17:1-27)
  5. 达味的王国(18:1-17)
  6. 战役(19:1-20:8)
  7. 人口普查和瘟疫(21:1-27)
  8. 建造圣殿的准备(21:28-29:30)

 

III.撒罗满的统治(编下1-9)

  1. 撒罗满的活动(1:1-17)
  2. 建造圣殿(2:1-7:22)
  3. 撒罗满的活动和死亡(8:1-9:31)

 

  1. 从撒罗满过世到充军的历史(编下10-36)
  1. 勒哈贝罕的统治(10:1-12:16)
  2. 以后继任的列王(13:1-28:27)
  3. 希则克雅的统治(29:1-32:33)
  4. 稍后的众王(33:1-33:25)
  5. 约史雅的统治(34:1-35:27)
  6. 最后的众王(36:1-14)
  1. 耶路撒冷的陷落(36:15-21)
  2. 居鲁士的法令(35:22-23)

 

III.目的和主题

A. 《编年纪》与《撒慕尔纪》和《列王纪》的明显相似之处,显示出《编年纪》的编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撒慕尔纪》和《列王纪》作为主要的资料来源。并为符合他自身的目的,对这些材料加以引用和增补。《编年纪》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讲述,很明显作者也意欲对以色列人的历史做重要的解读,以达味王为历史的顶峰,因为他建了耶路撒冷作为崇拜的中心,并对圣殿尽心尽力。

作者也广泛地依赖于早期的圣经著作,尤其是在写族谱时,包括:《创世纪》、《出谷纪》、《户籍纪》、《若苏厄书》、《卢德传》。另外,他引用了一些现在圣经以外已经丢失的资料,像:《以色列和犹大列王实录》(编下27:7),一个称为《列王纪评注》的作品,“达味王的前后事迹,都记载在《先见者撒慕尔言行录》、《先知纳堂言行录》和《先见者加得言行录》上”(编上29:29)。

 

B.默西亚、司祭和君王

《编年纪》的编者对达味和撒罗满特别感兴趣,并通过将《编年纪》与《撒慕尔纪》和《列王纪》对比,透露出《编年纪》对政治事件不感兴趣,而更在意礼仪事件,并对以色列的崇拜有一个持久的影响。例如,在《列王纪上》,我们看到了撒罗满即位后的整个阴谋和内斗(列上1:5-53);《编年纪上》没有向我们呈现出那样的故事,但是给了我们达味组织安排司祭们(编上23-26)的详细信息,并强调达味自身给撒罗满预备好了建圣殿的一切(编上28:11-19)。透过《编年纪上》中达味的故事,我们看到达味作为一个虔诚的领导者:作为上主的受傅者,达味成为指向未来将比达味更伟大的默西亚的完美预像,将自身完全融入君王和司祭的职务中。

因此,在《编年纪上》中达味统治的叙述,是建基于将约柜请入耶路撒冷的叙述(编上15),肋未家族和他们的职务,肋未人在礼仪中的职责(编上23-26)。撒罗满大都是在建造和奉献圣殿中出现的,并未提及他最后衰落的几年。

其余《编年纪》的内容,就集中于犹大(国),因为列王都是达味这一脉的真正继任者。北国的众王只有与南国犹大有关系的才被提及。犹大国的众王是由达味和撒罗满建立的严格标准来判断:是否忠于达味的遗言?他们是否促进了对天主的崇拜?整个故事恰如其分地以居鲁士大帝的法令作结束:允许重建圣殿,即天主子民虔诚生活的中心。在《编年纪》中,众王试图显示充军流亡的历史原因,而这些原因根植于以色列人的罪孽;《编年纪》劝诫人们在圣殿重建中忠于朝拜天主,并认识到团体的存在需要在圣所中的朝拜。跟随达味的榜样,会带来繁荣和天主的祝福,背叛天主带来的是灾难。为《编年纪》的编者来说,这是需要从犹大国历史中要学习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