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作与渴望,放下抱怨。
发布日期:2025-07-18 | 作者:意鸣子劳作与渴望,放下抱怨。
若望神父
玛利亚与玛尔大的故事,总让我心里有几分不快。
这对姐妹中,玛尔大抓住机会,将耶稣迎进了家门;而玛利亚呢,耶稣刚一进门,她就坐在耶稣脚边,仿佛一字不落地听着他说话。
那么玛尔大该怎么办?也坐下,任由锅里的炖菜烧糊吗?如果她也在耶稣脚边歇息,谁来服侍众人?大家要怎么吃饭?能有什么吃的?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
接着,耶稣却对玛尔大说了些话,说她为许多事烦忧操心,而玛利亚——偏偏是她——只是闲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却选择了更好的一份。
我真希望当时自己是那屋里的一只老鼠,能听听玛尔大可能会怎么回应。“行啊,那你们俩来做饭、摆餐具、收拾屋子吧。我受够了干活还不被待见。”
或许她还会提醒他们,当初是谁邀请耶稣来的。至少我会这么说,或者对着没人添柴的火堆嘟囔几句。
当然,我这“完美的反驳”恰恰说明了,为什么耶稣觉得该劝勉我心里的“玛尔大”。他看出了我心里的怨气——当我觉得别人没尽到本分,尤其是在我尽职尽责的时候,这种怨气就会冒出来。
我急切的“操心”,流露的并非慷慨;我提醒别人“要不是我,这聚会根本办不起来”,也不是。我带着十足的“逻辑”暗自盘算:既然他觉得是这样,那就随他吧。“你觉得这活儿不值一提,那你来干啊。”
最后,我把自己困在了狭隘的自我里。但也有另一些日子,那些美好的劳作时刻——我不会回头计较自己做得多好、别人看似做得多差。
就像亚巴郎的妻子撒辣,带着温热的面包、上好的肉和新鲜的牛奶忙碌时,我知道自己手中的事,同样是天主临在的体现。我的工作不再是被迫承担的任务,不再是满心不情愿的辛劳,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流露着活着、在此刻、在当下的美好。
在那些好日子里,我心里的“玛尔大”不会分心,也不会向天主抱怨别人没按我的想法做事。最棒的是,我不会抱怨“所有事都得我一个人干”。
这样的日子并不多。
可当它们到来时,我才明白:我对玛利亚与玛尔大故事的反感,无关劳作的价值,而关乎劳作的方式。玛尔大就像我,不必停下劳作,只需放下烦扰。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玛尔大”——她是圣者;也都有一个“玛利亚”——她也是圣者。其实,玛尔大心里藏着不少玛利亚,玛利亚心里也藏着不少玛尔大。关键是让她们和睦共处:当我们在天主脚前安坐时,别让心里的玛尔大错失此刻的喜乐;当我们为生活的“膳食”忙碌时,别带着比较与怨气劳作,而要怀着抓住良机的喜悦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