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大的真貌,款待的真谛
发布日期:2025-07-19   |    作者:意鸣子

玛尔大的真貌,款待的真谛

达尼尔神父

本主日呈现了圣经中两个著名的款待场景——亚巴郎接待三位旅人,以及玛尔大和玛利亚款待耶稣。

 

亚巴郎的款待:天主的启示

读经一记载,亚巴郎依照贝都因人的待客礼节,匆忙迎向几位路过的旅人。这个场景最终成为一次神显——即天主的启示。

叙述者起初称这三位过路人是三个男人。后来,其中一位显露出非凡的能力:他预言亚巴郎的妻子明年将生下一个儿子。本章往后几节(《创世纪》18:13-14)中,作者证实了读者(或许还有亚巴郎?)的猜测:这三位中最神秘的那位,正是上主(雅威)。

这段记载的核心并非亚巴郎的款待,而是上主如何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兑现盟约的许诺(参见《创世纪》12章以后、15章以后、17章以后)——让原本不育的亚巴郎和撒辣获得生育的能力。这一故事还启发了俄罗斯著名圣像画的创作,将亚巴郎接待的三位旅人诠释为三位一体的天主。

 

玛尔大与玛利亚:款待的真谛

路加福音中的款待场景里,核心客人同样被称为——即主耶稣。但此处的焦点落在了主人的行为上:和亚巴郎一样,玛尔大忙于各种事务(无疑是准备食物);而玛利亚则坐在耶稣脚边,聆听他的话语。玛尔大抱怨自己独自忙碌,请求耶稣让玛利亚来帮忙,却遭到了耶稣的劝勉与对玛利亚的肯定。

教会传统常引用这段经文,讨论信仰团体中行动生活默观生活的相对价值。耶稣所说的需要的只有一件更好的一份,似乎也支持这样的讨论。但结合前文的撒玛黎雅人比喻(《路加福音》10:30以后)便会明白:路加并非在主张默观生活优于行动生活。耶稣对玛尔大的提醒,不在于她行动本身,而在于她因自我困扰的比较而偏离了重心。

在这个场景中,唯一必要的事是专注于客人——无论是通过做饭,还是通过专注的交谈。玛尔大的问题,是被事务分心,忘记了行动的核心是为客人服务。新约常将基督徒的生活比作款待:无论我们像玛尔大还是像玛利亚,只要专注于服务客人,这便不再重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