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人物:喀劳狄皇帝
发布日期:2025-07-22 | 作者:李建刚一、“喀劳狄”(Κλαύδιος)是拉丁男性名字Claudius的希腊语形式,意为“跛行的”“摇摆不定的”或“缺乏稳定性”。宗11:28节与18:2节中皆提及一位名为喀劳狄的罗马皇帝。该皇帝即提庇留·喀劳狄·尼禄·日耳曼尼库斯(Tiberius Claudius Nero Germanicus),于公元前10年出生于卢格杜努姆(今法国里昂),为尼禄·德鲁苏斯(即提庇留之弟)与小安东尼娅(马克·安东尼之女)的次子。公元37年,他曾与卡利古拉共任执政官,在卡利古拉遇刺后,于公元41年由禁卫军拥立为皇帝。他于公元47/48年担任监察官,并于公元54年被其第四任妻子小阿格里皮娜(Agrippina Minor)毒杀。在其执政期间,喀劳狄显著扩展了帝国的疆域,并依靠其亲信释奴帕拉斯(Pallas)与纳耳喀索斯(Narcissus)强化了皇室行政体制。虽然苏埃托尼乌斯(Sueton)、塔西图(Tacitus)与约瑟夫(Josephus)等当代史家普遍对其统治持负面评价,但近年来出土的一些新材料,尤其是一封写于公元41年、喀劳狄致埃及总督的信函,已引发对传统负面评价的重新审视与质疑。
二、宗11:28节记载,先知阿加波预言将有大饥荒,此预言应验于喀劳狄在位期间,即公元47至48年左右。另一处经文(18:2节)则将犹太人阿桂拉与其妻普黎史拉被驱逐出意大利一事,与喀劳狄皇帝颁布的一道敕令联系起来。据苏埃托尼乌斯(《喀劳狄传》25:4)记载,该驱逐令之缘由系犹太人因所谓“Chrestos”引发动乱,学界普遍认为此处“Chrestos”为“Christus”(基督)的误写。教会史学家奥罗修斯(Orosius,《反异教徒历史》第七卷,6:5)将此敕令的颁布时间定于喀劳狄执政第九年,即公元49至50年左右。将该敕令追溯至公元41年的尝试,尚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