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默祷 | 默西亚耶稣忍受轻视
发布日期:2025-08-01   |    作者:玛迪

                       默西亚耶稣忍受轻视

 

 

默想:你会批评别人吗?尤其是那些亲近的人?最严厉的批评者往往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比如家人、亲戚、邻居、学生,或者我们经常打交道的同事。耶稣回到家乡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不再只是木匠的儿子,而是以拉比的身份带着门徒们。按照惯例,耶稣每周安息日都会去犹太会堂,轮到他时,他会在安息日的礼拜中诵读经文。这次,他的家乡居民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因为他们听说过他在其他城镇行过的神迹。

 

他会在家乡行什么神迹呢?耶稣用一句看似斥责的话让他们大吃一惊:任何先知或天主的仆人都不能在他的同胞中得到尊敬。纳匝肋人对他感到不满,拒绝听他讲话。他们鄙视他的讲道,因为他是工人阶级的木匠,只是一个没有受过宗教学者训练的门外汉。他们也因为他的家庭背景而鄙视他。毕竟,若瑟也是个工匠,而玛利亚没有什么特殊的社会地位。

 

熟悉滋生轻视

 

熟悉很容易滋生轻视。耶稣在他的家乡不能行任何异能,因为熟悉他的人思想封闭,轻视他奉天主的名说话行事。如果人们聚在一起仇恨,拒绝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人,那么他们就看不到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观点,也不会爱和接受别人。你如何看待你熟悉的人?带着仁慈和尊重,还是带着批判和评判的精神?

 

主耶稣使我们脱离罪恶、偏见、轻视和恐惧。他的爱和恩典使我们得以自由,用他向我们显明的同样的恩典和怜悯去爱别人。只有耶稣才能真正将我们从最恶劣的暴政——罪的奴役和对死亡的恐惧——中释放出来。祂在十字架上的胜利带给我们赦免和医治,以及借着圣神的能力活出圣洁生活的恩典。你知道基督的爱带给我们内心的喜乐和自由吗?

 

我常常惊叹于自己和他人——尽管我得承认,我更容易在他人身上看到这一点,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我们竟然如此难以摆脱旧习,难以打破习以为常的常规,难以开阔眼界去接受新事物。这种情况在耶稣时代发生过,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现在仍在发生,我担心未来还会继续发生。或许是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因为我们待在家里感觉很舒服,总是觉得被逼出自己的思维世界会很不舒服。或者,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被逼出“舒适区”。

 

让我们将自己置于耶稣的时代。犹太人民长期以来一直期盼着默西亚的到来。他们焦急地等待着那一刻,据说,那将意味着人民从压迫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压迫的枷锁在当时是罗马的统治。他们期待着一些新的、不同的东西。默西亚将标志着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前后的转折点。每个人都满怀期待地等待着那位即将到来的人,那位应许的默西亚。

 

耶稣出现了。他开始传道。他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说话。他向那些受苦最深的人、那些被邪恶压迫的人伸出援手。他医治病人,赶出邪灵,行神迹。结果如何?

 

嗯,我们在今天的福音经文中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拒绝。那些听耶稣讲话的人无法接受耶稣是默西亚。仅仅因为他们认识耶稣的父母和家人。耶稣能教他们什么呢?什么也教不了。他们不去质疑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愿接受耶稣所代表的新鲜感。“他们不肯信他。”

 

我的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天主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祂在下一个拐角处等待我们,祂会让我们措手不及,祂并非我们所期待的那样。结论是:我们不应该追随第一个出现的人,但至少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辨别,而不是盲目地拒绝,因为天主会用多种方式与我们对话。

 

主耶稣,祢的爱胜过一切恐惧,摧毁仇恨和偏见的权势。求祢以祢的慈悲和怜悯充满我的心,使我能以祢待我的恩惠和仁慈对待我的邻舍。

 

 

早期教父的每日名言: 很少有奇迹是因为他们不信。作者:亚历山大的奥利振(185-254 年)

 

在我看来,奇迹的产生在某些方面与物质的产生类似。除非土壤,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大气,与之相配,否则耕作不足以产生丰收。而大气本身若不耕作也不足以产生收成。那位天意安排创造的天主,并没有设计让万物不经耕作便从地里生长出来。只有在最初,当他说‘地要发生青草,要撒种,各从其类,各按其形像’(创世记 1:11)时,他才这样做。奇迹的产生也是如此。如果得医治的人没有运用信心,就无法展现出治愈的完整过程。无论信心的品质如何,如果没有神力,就无法治愈。(摘自《玛窦福音注释》10.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