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爱了我们》通谕 连载六
发布日期:2025-08-03 | 作者:石磊恭译耶稣的目光
39.福音记述一个富人来到耶稣跟前,他充满理想,但缺乏改变生活的力量。那时耶稣“定睛注视他”(谷10:21)。你能想象那一刻,这个人的眼睛和耶稣的目光相遇吗?如果耶稣召叫你,如果祂邀请你从事一项使命,祂首先会看着你,祂透视你的内心,了解你的一切,将目光放在你身上。“当耶稣沿着加里肋亚海边行走时,看见两个兄弟……从那里前行,又看见另外两个兄弟”(玛4:18,21)。
40.福音中有很多章节证明耶稣是多么关注个人,关注他们的问题和痛苦。例如,“祂看见群众,就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困苦流离”(玛9:36)。当我觉得被忽略,觉得没人关心我的事,也没人把我当回事,祂仍然关心我们。就如纳塔乃耳,他独自一人,在忙于自己的事,耶稣却说,“斐理伯叫你以前,当你还在无花果树下时,我就看见了你”(若1:48)。
41.正是由于祂关怀我们,耶稣知道你怀有的每一个善意,你做的每一个小小善行。福音记载,祂“看见一个穷寡妇,【在圣殿的银库里】投了两个小钱”(路21:2),就立刻告诉自己的门徒们。耶稣关注我们,祂欣赏在我们身上看到的美好。当百夫长满怀信心向耶稣祈求时,“耶稣听了,就很惊奇!”(玛8:10)。其他人不在意我们的善意或善行,耶稣却在意,并且高度欣赏,这多么令人欣慰。
42.耶稣如同每个人,祂从母亲玛利亚学到了这一点。圣母仔细思考她所经历的一切,“把它们珍藏于心”(路2:19,51)。从耶稣小时候,她就与圣若瑟一起,教祂去学习关注。
耶稣的话语
43.虽然圣经是祂生活而长存的圣言,有时耶稣也在我们内心说话,召唤我们,为带领我们到更好的地方。这更好的地方就是祂的心。祂召叫我们进入祂的心,为让我们在那里重新找回力量和平安:“你们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吧,我要使你们得到安息”(玛11:28)。为此,祂要求自己的门徒,“你们要住在我内”(若15:4)。
44.耶稣的话语表明,祂的圣德并不抹杀情感。在某些时刻,祂显露出炽热的爱——这爱为我们受苦、感动、哀叹,甚至流泪。显然,祂对人们日常的忧虑与苦恼,比如疲惫与饥饿,并非无动于衷:“我怜悯这些人……他们没有吃的……恐怕在路上晕倒,因为他们中有些是从远处来的”(谷8:2-3)。
45.福音并未隐藏耶稣对蒙爱之城耶路撒冷的情感:“耶稣临近的时候,望见京城,就为她哀哭”(路19:41),并说出自己最深切的渴望:“恨不能在这一天,你也知道有关你平安的事”(路19:42)。福音书的作者虽常提到祂的大能与荣耀,却也如实记录了祂面对死亡与友人的悲痛时流露的情感。在记述耶稣“在拉匝禄墓前流泪”(若11:35)之前,福音特别提到“耶稣素爱玛尔大和她妹妹及拉匝禄”(若 11:5),当祂看见玛利亚和周围的人哭泣时,“祂心神感伤,难过起来”(若11:33)。这段叙述无疑表明,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泪水,源于内在情感的波动。最后,福音甚至毫不掩饰耶稣面对死亡时的痛苦,祂死在自己所爱之人的手里:“祂开始惊惧恐怖”(谷14:33),甚至说:“我的心灵悲伤得要死”(谷14:34)。这种内在的激荡在十字架上的呐喊达到了极点:“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为什么捨弃我?”(谷15:34) 。
46.这一切在浅薄者眼中,或许只是宗教浪漫主义。然而,这恰恰是最严肃、最重要的事实。在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身上发出最强的呼吁——这是震撼人心的爱的宣言。这不是一个空壳,不是单纯的情感,也不是精神逃避。这就是爱。因此,圣保禄在推敲适合的话来表达自己与基督的关系时,他说道:“祂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 2:20)。这表达出他最深的确信:他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基督十字架上的牺牲征服了他,但这份牺牲的意义更在于其背后的本质——“祂爱我”。当许多人试图在宗教中寻求救恩、福祉或安全时,被圣神感动的保禄,却看到了更伟大更重要的真相:“祂爱了我”;并为此惊讶不止。
47.我们默观基督,由祂的言行窥见祂的心。现在让我们回顾教会如何阐释耶稣圣心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