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爱了我们》通谕 连载八
发布日期:2025-08-08   |    作者:石磊恭译

圣三的幅度

70.敬礼耶稣圣心很明显以基督为中心,直接默观基督,为与祂合而为一。这是完全合理的, 正如《希伯来书》所云,跑那摆在前面的赛程:“双目常注视着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12:2)。但同时,我们不可忽略,耶稣自称是通向天父的道路:“我是道路[…]。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祂愿意引领我们走向父。因此,教会自始在宣讲时,从不止步于耶稣基督,而是引我们走向天父——祂是终点,是一切的圆满,当享受光荣的那一位。[53]

71.让我们以《厄弗所书》为例,在此可以明确地看到,我们的朝拜指向父:“我在天父前屈膝”(弗3:14)。“只有一个天主和众人之父,祂超越众人,贯通众人,且在众人之内”(弗4:6)。“为一切事,要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名,时时感谢天主父”(弗5:20)。为此,圣若望保禄二世曾说:“基督徒的全部生活是走向父家的朝圣之旅。”[54] 安提约基的圣依纳爵在走向殉道的路上,感受到:“我内有活水潺潺,对我说:到父那里去!”[55]

72.祂首先是耶稣基督的父:“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弗1:3),祂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光荣之父”(弗1:17)。圣子降生成人,但祂人性之心中的一切思念和渴望都转向父。如果我们看基督如何讲论父,就可以看出祂人性圣心的奇妙,这颗心完完整整、坚定不移地以父为中心。[56] 祂在世的生活就是一个旅程,祂人性的圣心不断地听到召唤,回归父那里。[57]

73.祂以阿剌美语称父为“阿爸”(谷14:36),是小孩对父亲的昵称。在当时,这亲密的称呼曾引来人们的非议(若5:18)。在面临死亡的恐惧中,祂就是用这个称呼与天父交谈:“阿爸!父啊!一切为你都可能:请免去这杯罢!但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谷14:36)。祂始终确信父爱自己:“你在创世以前,已爱了我”(若17:24)。耶稣人性的圣心沉醉于父的宣告:“你是我的爱子,我因你而喜悦”(谷1:11)。

74.《若望福音》指出父的永生圣子永远在“父的怀里”(若1:18)。[58] 圣依来内说:“天主子常在父面前”。[59] 奥利振认为圣子始终“凝视父性深渊”。[60] 因此,降世为人的圣子常在山上彻夜与所爱的父交谈(路6:12)。祂说“我必须从事我父的事”(路2:49)。我们看看祂的赞颂:“耶稣因圣神而欢欣说:‘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称谢你!’”(路10:21)。在生命的末刻,祂的话仍然充满信赖:“父啊!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你手中”(路23:46)。

75.现在让我们注目圣神,祂充满基督圣心并在圣心中燃烧。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所言,基督圣心是“圣神的杰作”。[61]这并非只是过去的历史事件,因为“在基督圣心中圣神在活跃的行动——耶稣曾将自己的使命归于圣神的感动(路4:18;依61:1),在最后晚餐厅祂许诺要派遣圣神。正是圣神帮助我们领悟基督被刺透的肋旁,是多么富饶的标记——教会由此诞生(参《礼仪宪章》5)”。[62] 并且,“唯有圣神能为我们开启基督圣心所蕴藏的内在的圆满。唯有圣神能使我们的心在这圆满中汲取力量”。[63]

76.若我们想深入圣神行动的奥秘,我们会发现祂在我们内叹息并呼求说“阿爸。”“为证明你们确实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儿子的圣神,到我们心内喊说:‘阿爸,父啊!'”(迦4:6)。“圣神亲自和我们的心神一同作证:我们是天主的子女”(罗8:16)。圣神在基督人性之心中行动,不断地吸引祂归向父。当圣神藉恩宠使我们与基督的心愿合而为一,便是使我们分享圣子与父之间的父子关系,因为“你们所领受的圣神,并非使你们作奴隶,以致仍旧恐惧;而是使你们作义子。因此,我们呼号:‘阿爸,父啊!'”(罗8:15)。

77.我们与基督圣心的关系因圣神的推动而转化,将我们引向父,祂是生命之源、恩宠的终极泉源。基督不愿我们止步于祂自己。基督之爱是“父慈悲的显示”。[64] 祂的渴望是:由祂的圣心所倾注的圣神推动我们“在祂内、偕同祂”走向天父。愿光荣藉着基督[65]、偕同基督[66]、在基督内[67]归于圣父。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导说:“救主圣心邀请我们进入天父之爱中——这是一切真爱的源头”。[68] 这正为此,圣神由基督之心而来,为养育我们的心。因此,礼仪在圣神有力地推动下,总是由复活的基督之心出发,而最终归向天父。  

近代教宗训导

78.基督圣心以不同形式临在于基督徒灵修史中。在圣经及初期教会,主被刺透的肋旁是主要形象,圣肋之伤是恩宠的泉源,同时邀请人进入亲密的爱的相遇。一直到今天,有无数的圣人为这奥迹做出了强有力的见证。在近几个世纪,这种灵修发展出对耶稣圣心的正式敬礼。

79.我的前任们曾以不同方式提及基督圣心,并以不同的教导邀请众人与祂结合。十九世纪末,良十三世号召我们奉献于圣心,在他的劝谕中,一方面呼吁与基督合一,同时也赞美祂无限大爱的光辉。[69] 约三十年后,比约十一世将这种敬礼视为基督徒信德经验的纲要。[70] 比约十二世更明言:耶稣圣心敬礼以卓越的方式,犹如光耀的巅峰,表达出我们对基督的钦崇。[71]

80.在最近的年代,圣若望保禄二世指出:这种敬礼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发展,是对严苛僵化、忘却上主仁慈的灵修的回应,同时也是面对远离天主的世俗化世界的适时呼吁:“两个世纪前,在圣女玛加利大·玛利亚·阿拉高神秘经验的推动下,耶稣圣心敬礼在欧洲的发展,正是对否定天主无限仁慈的杨森主义的回应[…] 两千年代的人类需要耶稣圣心以认识天主、认识自己,需要祂来建设爱的文明。”[72]

81. 本笃十六世邀请我们体认基督圣心在每人日常生活中的亲密临在:“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有一个‘中心',一个真理与美善的泉源,从这里可汲取力量,为应对各种处境与日常生活的劳苦。我们每个人,在静默时,不仅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也需要以更深沉的方式,感受到可完全信赖并亲身临在的那一位的心跳,这需要以信德的感官来感知,但却是无比真实的:即基督的临在,祂是世界之心。”[73]

脚注

[53] “为我们只有一个天主,即圣父,万物都出于祂,我们也归于祂”(格前8:6);“愿光荣归于天主我们的父,至于无穷之世”(斐4:20);“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天主和父受赞美!祂是仁慈的父和施予各种安慰的天主”(格后1:3)。  

[54] 宗座书函《第三个千年将临之际》(1994年11月10日)49条:《宗座公报》87(1995),第35页。  

[55] 《致罗马人书》7:《希腊教父全集》5卷,第694栏。  

[56] “为叫世界知道我爱父”(若14:31);“我与父原是一体”(若10:30);“我在父内,父在我内”(若14:10)。  

[57] “我往父那里去”(若16:28);“我到你那里去”(若17:11)。  

[58] “在父的怀里”。  

[59] 《驳异端》III,18,1:《希腊教父全集》7卷,第932栏。  

[60] 《若望福音注释》II,2:《希腊教父全集》14卷,第110栏。  

[61] 2002年6月23日三钟经讲话:《罗马观察报》,2002年6月24-25日,第1版。  

[62] 圣若望保禄二世,《献全人类于耶稣圣心百周年文告》,华沙,1999年6月11日耶稣圣心节:《罗马观察报》,1999年6月12日,第5版。  

[63] 同作者,1986年6月8日三钟经讲话4点:《罗马观察报》,1986年6月9-10日,第5版。  

[64] 2014年6月27日访问杰梅利医院暨圣心天主教大学医学院讲道:《罗马观察报》,2014年6月29日,第7版。  

[65] 弗1:5,7; 2:18; 3:12。  

[66] 弗2:5,6; 4:15。  

[67] 弗1:3,4,6,7,11,13,15; 2:10,13,21,22; 3:6,11,21。  

[68] 《献全人类于耶稣圣心百周年文告》,华沙,1999年6月11日耶稣圣心节:《罗马观察报》,1999年6月12日,第5版。

[69] “由于在圣心中蕴含着基督无限爱情的象征与具体形象,这爱推动我们彼此相爱,因此向祂至圣之心的奉献实属合宜:这无非是将自己交付并委身于基督[…]。看!今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另一个神圣标记:在烈焰中闪耀着辉煌光辉的至圣耶稣圣心,上方竖立着十字架。一切希望应寄托于此,人类的救恩应在此寻求”(通谕《圣年》,1899年5月25日:《宗座文献集》31[1898-99],第649、651页)。  

[70] “在这至福的标记及其所散发的形象中,难道不包含着宗教的全部精髓,尤其是更完美生活的准则吗?它引导人们通过更便捷的途径深入认识基督,并促使心灵更炽热地爱祂、更慷慨地效法祂”(通谕《至慈悲救主》,1928年5月8日:《宗座公报》20[1928],第167页)。 

[71] “这是宗教美德最卓越的行为,即我们向救主之爱作出的绝对而无条件的服从与奉献——祂被刺透的心正是这爱最生动的标志与象征[…];我们在此不仅看到象征,更可说是整个救赎奥迹的缩影[…]。基督曾多次明确指明其圣心,将其作为激发人类认知并珍视其爱的最佳象征;同时将其立为现代教会灵性需求的慈悲与恩宠的标记和保证”(通谕《你们将汲水》,1956年5月15日,序言;III;IV:《宗座公报》48[1956],第311、336、340页)。  

[72] 要理讲授,1994年6月8日第2点:《罗马观察报》,1994年6月9日,第5版。  

[73] 2008年6月1日三钟经讲话:《罗马观察报》,2008年6月2-3日,第1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