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先知分享独特的命运
发布日期:2025-08-14   |    作者:意鸣子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先知分享独特的命运

怀疑主义对幸福与时代快速的变迁感到惊讶,而蔑视与蒙羞更使人感到心灰意冷,它消磨人的意志与熄灭人心中的理想,使人意识到即使是高贵的教育也没有益处。

一些青年人充满着真诚的热忱,努力去建设一个新世界与一个较符合《福音》精神的教会团体。在努力一段时间后,心中的热火就慢慢冷却下来,放弃了自己当初的梦想。认为自己当初所追求的毫无意义与价值,重新接纳自己当初认为是无意义,无价值,荒谬的,昙花一现的想法。这是机会主义还是为了追求舒适呢?可能为一些人是这样的原因,但是为有些人来说他们已经对高远的愿望和青年项目深感遗憾......因为他们先是沮丧而后退出。他们的结局感到失望,于是放弃他们的理想。他们不能接受反对,抵抗,冲突与困难。他们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团体中服务的人,如果期望别人的赞同,赞美,在开始时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以继续向前,为自己所奉献的时间与精力希望得到回报,那就是幻想。因为人们时常是挑剔,不怀好意的批评,嫉妒与纷争。现在我们仍然是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与别人的误解。尤其是当《福音》精神违反这个世界的逻辑,当大公会议的思想与旧的传统不一致时,当在教会内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时,这样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明显。这时,所有的不满,冲突,敌视,敌意毁谤谣言就会满天而飞,使人受孤立,对别人形成舆论攻击,损坏名誉等。

当面对这些困难时,人会感到害怕与挑战,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于是,人就会受到各种诱惑,包括迎合现世统治者的思想,接受世人普遍认为有意义但是易逝的虚假价值与原则,这种诱惑几乎是不可抵挡的。

耶稣明确提醒自己的门徒要小心这样的诱惑:世界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在你们以前,它已恨了我。若是你们属于世界,世界必喜爱你们,有如属于自己的人;但因你们不属于世界,而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为此,世界才恨你们(若15:18-19)。时常让他们记住义人将要承受不义与不公的命运,以此来安慰他们摇摆不定与恍惚的心神。在那一天,你们欢喜踊跃吧!看,你们的赏报在天上是丰厚的,因为他们的祖先也同样对待了先知(路6:16)。几时,众人都夸赞你们,你们是有祸的,因为他们的祖先也同样对待了假先知(路6:26)。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样的讯息,现在重复以下的话:

上主,求祢让人认识先知所宣讲的真理。

 

读经一 耶 38:4-6,8-10

我们必须战斗! 我们要对话! 不,我们不能与敌人达成协议! 谁不挥剑,谁不挣扎,谁害怕诉诸暴力就不爱人民! 每个人都传达他的提议,并试图将其强加给别人。

现在是公元前586年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情,那里的情形是绝望。耶路撒冷被拿布高国王的军队所包围,人民正在挨饿,但是军队的长官们不惜一切代价来想抵抗。漆德克雅国王却没有勇气抵抗,这是个忧伤的时刻。耶肋米亚先知是唯一一个保持头脑清晰的与保持和平的人。他反思说,武力抵抗毫无用处,于是建议投降。他的建议引起宫廷中人的不满与大发义怒,于是他们到漆德克雅国王前控诉他说:请将这人处死!因为他说出了这样使遗留在城里的战士和全体人民丧志的话;实在,这人谋求的,不是人民的福利,而是人民的灾祸(4节)。国王俯允他们的要求,于是耶肋米亚先知被扔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5-6节)。

先知觉得自己被每一个人抛弃:朋友、家人,甚至曾应允保护他的天主(耶1:8)。

这时,出现了一位不畏强权,充满正义感的人,面对这种不义的情况,他不能保持沉默,必须指出这种不义的事情。他是一位外邦人,来自厄提奥比亚的在王宫内服务的厄贝得默肋客,于是他走到君王前说:我主君王!这些人对先知耶肋米亚作的事,实在毒辣;他们竟将他丢在蓄水池里,在那里他必要饿死,因为城中没有粮食了(9节)! 说出这样的言论需要一些勇气,以对抗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人

国王允许了他的请求,于是命令他拯救先知。厄贝得默肋客带了一些人,从储藏室拿了些破旧衣裳和破旧布片,用绳索给在蓄水池里的耶肋米亚放下去。将先知从蓄水池中救出来,对先知说:请你把破旧的衣服和布片,放在你两腋下,然后把绳放在下面。先知这样做了,于是被救了出来(耶38:11-13)。

发生在这位先知身上的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所有宣讲天主话语的人都可能遭遇同样的命运。他们的讯息,迟早会与强权者的利益发生冲突,因而开始被迫害。强权者竭尽全力使他们沉默,甚至消除他们。古时,他们采取了身体暴力(耶稣与门徒们也受到这样的迫害)。今天,方式是不同,但同样是残酷:排斥,蔑视,诋毁和威胁。只要想想当有人勇于批评那些有权力的的人,行不义的人,偷窃的人,工作不诚实的人;并拒绝以暴力手段作为恢复正义的人,所受到的是怎样的遭遇,他们所承受的下场就可以明白耶稣与先知们的命运。有时即使在基督徒团体中,当有人建议需要符合福音精神来生活,要求财务公开,挑战特权时,这样的人就会受到别人的排挤。

但上主不会舍弃那些受到迫害,被人孤立与扔到泥土中的先知。祂总是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甚至有时也像在耶肋米亚先知时代一样出现厄贝得默肋客这样的人物,派遣一些诚实,正义,勇敢的人出来为他们伸张正义。

 

读经二 希 12:1-4

上星期日的读经,已解释了《希伯来人书》是写给初期教会,处在困难与迫害中的犹太人基督徒而写的。他们甚至有丢弃信德的危险。在他们皈依后不久,迫害与困难接踵而来:他们成为诽谤,暴力,敌视的对象,被剥削一切财产,甚至被扔进监狱(希10:32-34)。接着,情况恶化到他们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希伯来人书》的作者邀请他们不要灰心与害怕,要勇敢面对,不要畏缩。他说,这是一个好机会,是为让人显示自己对基督的爱及忠信。

这篇读经将基督徒的处境与在运动场上的运动员相比较。在面对奖赏时,他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使自己可以获得那准备好的奖杯。而基督徒也应该以过去的伟大人物,如亚巴郎与众先知们为榜样,为能到达基督面前。门徒们必须走师傅曾经走过的路,这样,将由天父手中接过为他们所准备好的光荣冠冕。

当然,如果他有一些负载拖累,例如罪恶,就不能快速奔跑了。

 

 福音 路 12:49-57

耶稣带到地上的「火」是甚么(49节)?祂所要领受的「洗礼」又是甚么呢?为甚么祂说:「不是带来和平而是带来分裂呢」(51节)?甚么是假善人所不能认识与知道的「时代征兆呢」(56节)?这与要避免站立在法官前受审有甚么关系呢(58-59节)?今日福音,象是耶稣所说的一系列的谜语一样。它指的究竟是甚么意思?现在来看看它的意思吧!

现在从「火」与「洗礼」的图像开始(49-50节)。洪水过后天上出现了彩虹,是天与地重新建立和平的象征。天主保证说: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以后决不再受洪水湮灭,再没有洪水来毁灭大地(创9:11)。由天主的这个许诺,以色列人确信天主不会再用水消灭世界上的邪恶,而是用火:因为上主要用火审判大地,用刀审判所有有血肉的,许多人将被上主消灭(依66:16)。若翰洗者也宣布说默西亚带着威胁性的话语而来:我固然用水洗你们,为使你们悔改;但在我以后要来的那一位,比我更强,我连提祂的鞋也不配,祂要以圣神及火洗你们。祂的簸箕已在祂手中,祂要扬净自己的禾场,将祂的麦粒收入仓内;至于糠秕,却要用不灭的火焚烧(玛3:12)。耶稣自己也说是带着「火」而来,在耶稣之后,几乎新约所有作者都提到「火」。

这是甚么意思呢?这使人立即想到最后的审判及邪恶的人所要承受的永火。现在慢慢看它的意思,也许这就是若翰洗者与耶稣的门徒雅各伯和若望所希望的从天降下消灭撒玛黎雅人的火(路9:54),但肯定耶稣不是这个意思。

天主的火并不是为了消灭作恶的人或使犯错误的人承受痛苦,而是天主消灭邪恶与净化罪过的工具。他们希望天主的火可以消灭原教旨主义者,扑灭那些怀着虚幻与各种幻想的末世宣讲者。由先知与耶稣的宣讲所带来的是拯救,洁净与治疗:就是天主话语的火,是救恩的消息,是带来更新的神,就是在五旬节那天像火舌一样降临在门徒们身上的火(宗2:3-11)。这是为世界带来更新与益处的火。

现在应该可以明白耶稣的欢呼声了:「我多么希望它燃烧起来」(49节)。这是描述耶稣希望可以尽早看到世界上的莠子被毁灭的热烈渴望。玛拉基亚先知曾经宣布说:看,那日子来临,势必如冒火焰的火炉,所有的骄傲人和作恶的人都要成为禾稭;那一天来到,必要将他们烧尽──万军的上主说──不给他们留下根和枝条(拉3:19)。耶稣怀着焦急与渴望的心情希望这样的先知性宣讲早日实现,在这样的宣讲中,耶稣已经隐约看到在新世界中没有任何邪恶存在的空间。邪恶的势力将被天主的不可抗拒的爱的火焰所消灭。

第二个图像,就是「洗礼」,与前面一个图像「火」联系起来。耶说为了发挥这样的火焰,祂自己必须首先接受「洗礼」。「洗礼」意味着淹没,耶稣指的是说自己必须要由死亡的水中出来(谷10:38-39)。这是由祂的仇人所准备的洗礼用的水,目的是要永远熄灭耶稣的话语,爱与圣神的火焰。但是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现在耶稣的火焰开始呈现出不可抑制与不可抵挡的力量。耶稣怀着「焦急」的心态等待着自己的逾越奥迹。即将面对的事实是,将受到污辱与别人的嘲笑,将受死亡的痛苦,但是祂自己知道,从这样的黑暗的水中出来,在逾越节当天,将成为新世界的开始。.

如果这就是师傅的命运,那么门徒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是不是为师傅举起这样的火焰呢?耶稣对他们说,他们也将承受同样的命运:纠纷、分裂、敌意、并将体会到整个家庭因着祂的缘故而带来的撕裂的痛苦(51-53节)。

「你们以为我来是给地上送和平吗﹖不,我告诉你们:而是来送分裂(51节)。耶稣这样的话语令人不安,似乎与默西亚的使命不符合,因为在《旧约》中,已经清楚指明了默西亚是和平之王,他的王国将没有终结(依9:5-6)。豺狼将与羔羊共处,虎豹将与小山羊同宿;牛犊和幼狮一同饲养,一个幼童即可带领它们。母牛和母熊将一起牧放,牠们的幼雏将一同伏卧;狮子将与牛一样吃草。吃奶的婴儿将游戏于蝮蛇的洞口,断奶的幼童将伸手探入毒蛇的窝穴。在我的整个圣山上,再没有谁作恶,也没有谁害人,因为大地充满了对上主的认识,有如海洋满溢海水(依11:6-9)。祂由厄弗辣因铲除战车,从耶路撒冷除掉战马,作战的弓箭也要被消灭;祂要向万民宣布和平,祂的权柄由这海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匝9:10)。天使在白冷高声欢唱说:和平于地(路2:14)。保禄也说:「祂是我们的和平」(弗2:14)、

向世界宣讲福音,为人与家庭带来的是和谐还是分裂呢?

真的,先知们曾经宣讲在默西亚的时代是个充满和平的时代,但是也宣布说这是个充满冲突与分离的时代。当耶稣说时代的代沟时(年轻人与老年人),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人,是引用米该亚先知的话: 因为儿子要侮辱自己的父亲,女儿要反抗自己的母亲,儿媳要违抗自己的婆母: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人(米7:6)。先知已经明白,新世界的诞生不会以和平和无痛的方式诞生,并且会有痛苦的撕裂。

路加证实在自己的团体中,这样的痛苦现在已经出现了。在师傅话语的光照下,他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话语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耶稣的讯息象是火一样,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可以想想,那些有许多财富的人,有广场需要建设的人,对那些纵火的人常常是不容忍的。《福音》是燃烧着的火焰,它缩短因着不义,不人道的社会状况,种族歧视,对财富的贪婪,对权力的渴望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谁觉得被这样的「火焰」所威胁均不是被动的。他一定反对,反应激烈,因为他希望罪恶在世界上常存。从这点出发,就会先产生误会与不理解,然后就是分裂与冲突,最后就是迫害与暴力。

联盟并不总是好的,应该得到认可。联盟必须从真理中寻求天主的道。建 立在谎言和不公正基础上的和平,不能受到青睐。它有时必须引起很多爱,并且不会冒犯任何人,健康的分歧。

我们时常听到讲有关「时代的征兆」。在《福音》片段的第三部分,耶稣的话语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54-57)。

绝不能混淆与基督教选择不兼容的仇恨,暴力,攻击性和傲慢的言辞 - 诚实的挑战,新福音派提出的分歧。 这些是必要的,即使是痛苦的,特别是当涉及同一家庭的成员时。

在议会后,我们听到了很多关于「时代的征兆」的惊人形象。 在今日福音的第三部分(第54-57节)中,它出现在耶稣的嘴唇上。

为农民来说,认识天气变化是很重要的。他们必须知道什么时候是下雨的时间,使田地得到灌溉;观看天空,知道什么时候刮风,是为了避免田地里的种子不让太阳晒焦。耶稣于是问:为什么人知道何时下雨与刮风,但是却不知道认识新天地已经来临世界的标记呢?耶稣说因为他们都是假善人。他们可以认出这样的标记,但是却不愿意睁开眼睛,不是因为他们无知,而是因着他们邪恶的心。由耶稣的话语所带来的新世界,使他们担忧与打乱他们的心,使他们感到不悦。他们希望这个旧的世界永存,不去注意发生了什么。

路加介绍自己团体的情况,很多人感到害怕,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福音》所带来的后果;并「假装」不注意它将要引入的变化,变革和创新。

《福音》以一个比喻介绍这样的状况(58-59节)。一个人欠别人一笔债,而债主却准备将这个人带向法官前。那么这个欠债的人可以做什么呢?他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必须要立即与自己的对头达成协议,否则将有受到审判的危险。这个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呢?

耶稣说,审判的时刻即将要来,新世界也即将要出现。使大地更新的标记是显而易见的:瞎子看见,聋子听见,跛子行走,麻疯病人获得痊愈,死者复活,向穷人宣讲喜讯(玛11:5)。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人毫不知觉,毫无准备。因为在人意想不到时候,天国就出现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