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爱了我们》通谕 连载十一
发布日期:2025-08-17   |    作者:石磊恭译

圣心敬礼的传播

109.被刺透的肋旁,作为基督圣爱的居所及恩宠生命的泉源,渐渐地取了圣心的形象,尤其是在隐修传统中。我们知道,基督圣心敬礼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不同的形式,当今不同灵修传统中有关圣心敬礼的诸多特点,与中世纪的各种形式密不可分,是它们的演进;同时,更与圣经紧密相连,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圣心敬礼的种子。无论如何,今日教会珍视圣神在历代所赐的一切美善,并相信对敬礼的各个层面总能获得更为明晰、更为圆满认识,并在深入理解的同时,发现其新颖的内涵。

110.诸多圣女记述了她们与主相遇的经验,她们在主的圣心——生命与平安的泉源得到休憩。圣卢特嘉、哈克伯恩的玛蒂尔达、福利尼奥的安琪拉、诺里奇的朱利安等都有类似的经验。熙笃会修女圣赫夫塔的格特鲁德曾描述一次祈祷时,将头枕于圣心并听到心跳的声音。她与圣若望宗徒对话时,询问为何他在福音中没有记载他的感受。格特鲁德领悟道:“这心跳的甘饴专为现时代所存留,因为聆听心跳,能使冷漠的老旧世界在天主的爱内更新。”[98]这岂不是对我们这时代所做的预言吗?提醒我们发现这个世界的“老态龙钟”,急需基督常新的爱之讯息?格特鲁德与玛蒂尔达被誉为“圣心最亲密的知己”[99]。

111.在卢道夫·撒克逊的推动下,嘉西都会士发现圣心敬礼,使他们与基督的关系充满温情和亲近。透过伤痕进入圣心,必会燃起爱火。圣佳琳·锡耶纳写道,主所承受的苦难绝不可等闲视之,因为基督洞开的圣心,正是我们与如此大爱真实相遇的契机:“我洞开的肋旁隐藏着我心中的奥秘:我以这有限之苦难为彰显无限之大爱。”[100]

112.圣心敬礼渐渐跨越了隐修生活,成为很多圣师、讲道者及修会创始人的灵修,也是他们将这敬礼传至天涯海角[101]。

113.圣若望·欧德的创举尤具历史意义:“他与自己的同工在雷恩完成传教工作后,征得主教的批准,在该教区举行‘吾主耶稣基督可敬圣心’庆节。这是圣心庆节首次获得教会官方认可。接下来,1670至1671年间,库唐斯Coutances、埃夫勒Evreux、巴约Bayeux、里修Lisieux及鲁昂Rouen等教区的主教,相继批准自己的教区庆祝这个节日”[102]。

圣方济各·撒肋爵

114.近代灵修中,圣方济各·撒肋爵的贡献尤为卓著。他常默观基督洞开的圣心,圣心邀请人藉爱的关系住在祂内,爱的关系是照亮生命的奥秘。面对严苛的道德主义或流于形式的虔诚,这位圣师的思想很显明:基督圣心召唤人全然信赖祂恩宠的奥秘作为。他在致尚塔尔男爵夫人的信中如此表述:“我很清楚,我们不再停留在自己内[…]而是将永远居住在救主洞开的肋旁;离了祂,我们便一无所能”[103]。

115.对他而言,敬礼绝非迷信或把恩宠物化,而是建立个人关系的邀请:每个人在基督面前都感到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基督认识他,基督对他的了解是直接而全面的:“我们导师的这至可钦崇,至可爱慕的圣心,对我们的爱炽燃如火,这颗心上刻着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的主常把我们放在祂的心上,蒙主如此深情厚爱,实在是莫大的安慰”[104]。圣方济各以“每个人的名字都刻在圣心上”为喻,彰显基督对每人的爱绝不是抽象空泛的,而是个人化的,每一位信友都感受到被珍视,被认可:“这天空多么美丽啊,如今救主已成为它的太阳,祂的胸膛是爱的源泉,圣徒们在此尽情畅饮。每个人都去凝视它,并在其中看到用爱写成的文字,只有爱能读懂,也只有爱能雕刻出这些文字。啊,我的女儿,我们的名字难道不会出现在那里吗?是的,毫无疑问,它们会出现在那里,因为即使我们的心没有爱,但它有对爱的渴望,这就是爱的开端。”[105]

116.他将这种经验视为灵修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并将这一信念列为重要的信仰真理之一:“是的,我最亲爱的女儿,祂惦记着你,不仅是你,就连你头上最细微的发丝,祂也挂念于心。这是不容置疑的信仰真理。”[106] 由此,信友可以完全把自己交托在基督圣心中,在那里寻得安息、慰藉与力量:“啊,天主,能这般安卧在(救世主的)臂弯与胸怀,是何等的幸福。[…]亲爱的女儿,就这般安歇吧,如同另一个小圣若望,当其他人在救主的筵席上享用各种美食时,你只需怀着最为单纯的信赖,将你的头、你的灵魂、你的精神,倚靠在亲爱的主那充满爱意的胸怀上。”[107] “我希望你和你的心神憩息在斑鸠的巢穴,置身于我们亲爱的救世主那被刺透的肋旁。[…] 我的宝贝女儿啊,这位主是多么良善!祂的心是多么可亲!让我们留在那里,留在那神圣的居所。”[108]

117.然而,他始终忠于自己关于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成圣的教导,他告诉人们应在日常活动、任务与职责中活出圣德:“你们问我,那些在祈祷中被吸引,追求这单纯的圣德和彻底向天主交托的灵魂,在他们一切行动中应当如何行事?我回答,不仅在祈祷中,而是在他们全部的生活中,都应该始终以单纯的精神前行,将他们整个灵魂、所有的行动及其结果,怀着完全且绝对信赖的爱,交托给天主的旨意,把自己托付于永恒圣爱的恩宠与眷顾。”[109]

118.基于这些原因,当需要选择一个标记,来概括他所倡导的灵修生活时,他给出如下结论:“因此,我亲爱的母亲,若您同意,我想我们应当采用一颗被两支长矛刺透、被荆棘刺冠围绕的圣心,作为我们的徽章。”[110]

脚注

[98] 圣葛楚德·冯·黑尔夫塔,《虔敬的使者》IV,4,4:《教父文献》255卷,第66页。  

[99] 良德翁,《耶稣圣心神父灵修指南》,图尔奈1936年版,第二卷第七章141条。  

[100] 圣加大利纳·锡耶纳,《神圣眷顾的对话》第75章,巴里1928年版,第144页。  

[101] 参见如安日洛·瓦尔茨,《道明会耶稣圣心敬礼》,罗马1937年版。  

[102] 拉斐尔·加西亚·埃雷罗斯,《圣若望·欧德传》,波哥大1943年版,第42页。  

[103] 致圣尚塔尔书,1610年4月24日:《圣方济各·沙雷氏全集》第8/2卷(书信1605-1610),罗马2021年版,第686页。  

[104] 四旬期第二主日讲道,1622年2月20日。  

[105] 1612年耶稣升天节致圣尚塔尔书:《圣方济各·沙雷氏书信全集》第二卷(1611-1618),罗马1967年版,第183页,第781号书信。 

[106] 致玛利亚·阿玛塔·德·布洛奈书,1618年2月18日:前引书第1056页,第140号书信。  

[107] 致圣尚塔尔书,1609年11月底:前引书第610页,第552号书信。  

[108] 约1610年2月25日致圣尚塔尔书:前引书第654页,第573号书信。  

[109] 《会谈录》第十四章:论宗教的简朴与审慎。  

[110] 1611年6月10日致圣尚塔尔书:《圣方济各·沙雷氏书信全集》第二卷,罗马1967年版,第56页,第69号书信。

热门推荐